1000多年前的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象仪到底啥模样?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有哪些特点?巴中在自然、人文、科技领域有哪些奥秘?2月14日上午,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主题快闪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东广场举行。作为全新打造的国家级科普视听盛会,邂逅成都文旅界“顶流”,当然会产生别样的激情。
主题快闪活动以科普展览、视听体验、科学游戏等方式推介大会。100余名科技博主、科技爱好者、网络达人、中小学生和媒体人员参加活动,上万名游客现场从主题快闪活动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活动主办方介绍,成都是中国西部电子信息产业中心、科创中心,宽窄巷子是成都文旅界的“顶流”,与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主旨高度契合。作为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率先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科技主题快闪活动与巴中明日开幕的大会遥相呼应,进一步丰富了大会的形式和内涵。
在活动现场的科普展览区,设置航空航天、文博历史、人工智能、自然生物等科普展位,展示科技产品和科技成果;在太平浑仪模型展区,通过复原的太平浑仪模型并解释其历史文化背景,进一步推介了历史上的科学传承和巴中名人;在视听体验区,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播放科普动画、纪录片等,让游客零距离感受科技视听;在科学游戏区,通过科普知识问答、科学实验挑战,让广大青少年通过参与游戏,赢取科普奖品,激发科普热情;并且通过多平台现场直播、一镜到底录制方式,全平台展示科技和视听结合之美。
尤为特别的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巴中人张思训曾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象仪——太平浑仪,也是世界上使用水银于机械仪表的始祖。由于原品在1000余年前毁损,无人知其制法。按照史书记载,道具师大概还原了太平浑仪。该模型在活动现场揭幕并展出,也是经现代技术复原后的太平浑仪以实物模型首次公开展出。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初一学生刘芩兰和同学赵昱棋身着传统汉服参加快闪。刘芩兰说,通过学校的编程课,她接触到智能网络技术,自己动手在家里安装了智能家庭网络,并且用共享云盘解决了内存不够的难题。“我还对深空探测和航空航天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去巴中,很想问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我们又发现了哪些未知的星球?外星文明真的存在吗?”赵昱棋说,她很想向参加科普视听大会的科学家们请教:不断进步的人工智能,最终可能有自我意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