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刘兴元调任四川,毛主席接见时意味深长说:你先去看一副对联

任飞鸿之影 2025-01-22 10:37:14

1972年,四川负责人张国华中将逝世。毛主席与周恩来总理深感悲痛后,着手考虑由谁来接替张国华的职务。

四川省情复杂,需接班者头脑冷静、智慧超群。经深思熟虑,周恩来决定推荐时任广州军区政委刘兴元接任。

【能文能武的全才】

刘兴元乃山东人士,家境异于多数开国将领之贫寒,属当地中农。幼时衣食无忧,然随年岁增长及父逝,家道中落,重担落于母肩,刘兴元遂离家赴青岛求生。

军阀混战致中国秩序混乱,刘兴元饱受苦难,因识字被征入国民党军。1931年,所在部队被红军歼灭,他得以解脱,随即加入红军,开启人生新篇章。

刘兴元革命生涯主攻政治工作,即“文”,但军事指挥能力亦强。老战友赞誉他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1949年,刘兴元升任四野42军政委,为其战时最高军职。新中国成立后,他转至中南军区(后改名广州军区),在广东工作十多年,终升任广州军区政委。

刘兴元在政治工作中独具风格,著文《思想工作融入中心任务》强调:政治为统帅,工作乃生命线,思想工作是战斗力首要因素,军事服务于政治,政治领导并统率军事。

刘兴元深刻理解我军政治工作,是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之一。因其卓越表现,党组织不断赋予他重任。

【先去看一副对联】

刘兴元在广东的卓越表现引起周恩来,1972年张国华逝世后,周恩来认为需有人担纲重任,刘兴元成为考虑人选。

周恩来访越途经广东,会见刘兴元等人时表示,中央正考虑接替张国华人选,他认为刘兴元合适,但需先报毛主席同意,建议刘兴元做好准备。

毛主席信任周恩来这位老搭档,故在周恩来推荐刘兴元任四川要职时,立即应允,且毛主席对刘兴元亦有所了解。

1971年南巡时,毛主席在长沙会见了广东、广西军政领导,包括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政委韦国清及第二政委刘兴元。

调至四川工作,刘兴元初感并非喜悦,而是疑惑与迷茫。疑惑暂放一边,他内心茫然,不知如何在新岗位开展工作。

毛主席在北京召见刘兴元,叮嘱他到四川后先访武侯祠,观看一副对联,并言明看后自会领悟工作之道。

刘兴元虽对毛主席的话感到困惑,但确信其必有深意。抵达四川后,他即刻前往武侯祠,探询有关对联的信息。

刘兴元不解武侯祠此时无对联,但坚信毛主席无误,遂找武侯祠负责人询问。

武侯祠负责人称,1958年毛主席曾到访,于“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楹联前驻足凝视良久。

刘兴元顿悟,毛主席所提对联,应是此副无疑。

【对联有什么深意呢?】

此对联总结诸葛亮生平,上联言其以攻心为上,战争非唯一;下联道治理四川需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结合实际情况。

刘兴元聪慧,阅毕对联,即悟毛主席之意:治蜀非易事,首在取势,关键在于审时度势。

“知行合一”即知即行方为上策。刘兴元上任伊始,便从调研着手,先在成都召开系列会议,再广泛谈话以深入了解情况。

刘兴元审时度势,迅速稳定四川局势。1975年秦基伟调京后,他接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虽初感忐忑请辞,但中央未允,刘兴元遂担重任,不负期望。

1984年,中央军委批准刘兴元因特殊时期与林彪等人联系深受牵连,以大军区副职待遇退休。晚年他不再涉足政治,专注于颐养天年,静心读书。

刘兴元曾度过一段极为珍贵的时光,这段日子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直至1990年,他因病辞世,终年82岁。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