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翻脸”这么快?裸车只要17万宝马,竟然还要再等等

三叔侃科技 2024-06-06 08:35:39

2003年,也就是二十年前。

CBC(佳瑞)发起了一项关于汽车购买意向的调查。

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高档汽车,宝马和奔驰的形象根深蒂固,明显领先于其它品牌,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高档轿车品牌。

而对于中档轿车的评论也集中在合资品牌,至于国产车……能聊的人很少,想去买的人更少。

2019年,艾瑞咨询联合WEY品牌发布的报告《2019中国豪华车市场发展白皮书》。

报告中显示,宝马、奔驰等车型依然是中国消费者豪华车型的首选,但在备选选项中多了一些当时大众并不算熟悉的中国汽车品牌。

当时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眼中的豪华车评价的标准,也在发生着改变,而这一消费观念的转变整整经历了几十年。

这一年,智能、科技已经跃居到第一选项,最大比例的消费者认为只要在核心技术、配置方面与一线豪华品牌媲美,即使是新品牌的车辆也是豪华车,消费者更多务实地关注产品自身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外观、内饰的设计、做工、材质也是衡量豪华车的重要标准。

诸如宝马、奔驰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品牌影响力,已经成为了影响消费者选择豪华车次选项……

此外,辅助驾驶、安全预警等功能是否匹配到车辆,也成为了一部分消费者对于豪华车的硬性要求。

时间一晃,又过了四年。

2023年,BWM创想未来之夜。

宝马喊出:“BMW家在中国,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刻在心里的”的口号。当宝马将家人挂在嘴上,放在心头的时候,“巧买的不如拙卖的”这句话再次萦绕在中国消费者脑中,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将钱包捂得更紧。

结果,还真是如此……

上海车展上,宝马MINI在展位上推出了赠送Luneurs冰激凌的活动,当中国访客前往领取时,工作人员称“发完了”。

而当外国男子来到了宝马MINI的展位,想要品尝一下冰激凌,就有了。有了的不只是冰激凌,还有热情似火的笑容。

一面高喊家在中国,一面把家里人拒之门外。事实再次证明,在商终究是言商,虚情假意的“亲情”在其面前不堪一击。

宝马2022年财报显示,宝马2022年全年营收1426.1亿欧元,其中中国的营收(基于客户所在地)418.81亿欧元,按“冰淇淋时期”的汇率算约合人民币3162亿元,占总营收的29.3%。

当时,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还非常有信心的说出了那句话,“我们在中国市场有着坚实的基础。我们永远不会为了推动销量而采取激进措施,因为我们不需要这样做。”

结果到了2024年,汽车行业的天彻底变了。

在一众中国汽车品牌的围追堵截下,无论是海外车企还是合资车企,在销量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在对豪华车品牌上的认知,已经完全被打破。

在刚刚结束的5月,赛力斯旗下的问界M9车型,共计交付15875辆,成为中国市场内50万以上豪车车型销量第一名。

而反观宝马。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显示,宝马集团一季度营收366.14亿欧元,同比下降0.6%;净利润为29.51亿欧元,同比下降19.4%。其中汽车业务一季度营收为309.39亿欧元,同比下降1.1%;汽车业务税前净利润2703亿欧元,同比下降达29.4%。

值得一提,影响宝马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就是中国市场的业务。

宝马2024年一季度在中国的交付量为18.77万辆,同比下滑3.8%,成为了宝马各主要市场中交付量唯一下滑的市场。

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交付量下滑3.8%还是在“降价保量”的前提下完成的。简单来说,宝马正在中国市场牺牲部分利润,来保全其市场份额。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6月4日,宝马i3价格“腰折”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指导价35.39万元的宝马i3 35L在4S店内实际售价不到20万元,甚至有媒体曝料,裸车只要17万宝马i3就能开回家。

与此同时,i5车型的优惠也达到了14万左右,标配版优惠后价格不到30万元。更多的宝马车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价。

但即便如此,网上的反馈也没有一边倒向宝马,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表示,还需要再观望一下,再等等。

甚至有人提出,“17万买一辆电动杂牌车,不值”。

当初余承东说,要一把干掉B BA。

所有人都当一个笑话来听,相信宝马、奔驰、奥迪的高管们也没有当回事,估计听到这句话心里一阵的,估计也只有库克了吧。

如今依然有人把这一句话当成笑话,可他们不会静下来想一想。正是因为中国车企人的这一句话,已经让他们提前享受到了汽车降价的红利。

国产汽车的价格在降……

合资车型的价格在降……

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几乎市面上可以看到的车型,在中国市场内都在选择降价,来应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冲击。

均价50万以上、不分能源形式、不分国内外品牌、断崖式第一……这些定语不是发生在传统国际巨头车企身上,也不是发生在B BA身上,而是来自一家被某些网友调侃为“面包小康”的赛力斯问界M9身上。

这难道不是一件更令人感到震惊的一件事情吗?

5月11日,AITO汽车公布问界M9大定数据,累计大定突破8万台。

5月31日,问界新M7焕新发布会上,余承东公布了最新的数据,问界M9大定数据,累计大定突破9万台。

也就是说,一款均价超50万以上的国产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卖出去1万台。

这可是新增的大定数据,这完全说明一个问题。

问界M9并非是一辆现象级、流量级车型,在上市一段时间后,它已经是一款被大众或者说被中国市场内消费能力出众的人认可的一款车型。

余承东那句“一把干掉B BA”,其实已经做到了。至少在价格方面,让这些百年车企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

可以预见,至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市场内的进口高端车型、合资品牌,都会处于降价应战的常态。消费者大概率不会碰到原价购买进口豪车,甚至变相加价购买某些进口车型的情况了。

当然中国新能源车企不只有“东风小康”,还有比亚迪、小米、理想、蔚来……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卖点。

宝马打骨折,保时捷经销商造反,以上车企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作为一名中国消费者,平心而论,非常希望中国车企在未来承担更多类似的“责任”。

0 阅读:0

三叔侃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