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被观众掀桌的《不够善良的我们》。
该剧是林依晨的复出之作,卡司里还有女神许玮甯,以及曾经的台偶花美男、如今人到中年逐渐接地气的贺军翔。

对于这部作品,大部分观众可能都享受到了过山车般的追剧体验。
前六集时,全网狂吹……
各种赞美不断涌现,口碑好到像是出现了旷世之作。
台剧爱好者也疯狂打CALL,用词还是大家熟悉的那句“Next level”。

然,本剧真正爆出圈,却是因为它结局憋了坨大的。
看完全剧的网友,普遍觉得编剧对单身女性恶意太大。

许玮甯饰演的职业女性Rebecca一直努力拼搏事业,独居未婚的她,人到中年事业有了转机,却立马被病魔击垮。
单身女性的努力没有迎来漂亮人生,反而凄凄惨惨,生命最后一程,没钱没房,被爱慕者抛弃,被前任拒绝,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唯一的温暖来自情敌。

就……不是不存在这种悲惨人生,只是放在Rebecca身上很难评。
也有网友不满故事隐含的驯化属性。
林依晨饰演的简庆芬陪伴Rebecca走完最后一程,你以为编剧是想刻画一对情敌的双向奔赴吗?错了,结局告诉你,Rebecca是来修复简庆芬的恋爱脑的。

她的遗言让简庆芬知道原来丈夫何瑞之(贺军翔)在信息里拒绝了Rebecca,并向Rebecca宣示“我很爱我老婆”,看到这条信息,圣母简庆芬心花怒放。
“啊!原来老公已经不喜欢漂亮前女友而是很爱我诶!是我太多疑了,原来我的婚姻那么幸福啊,不能让这么好的亲亲老公跑掉啊!”(以上为脑补)。
编剧和简庆芬似乎都忘了,简庆芬与何瑞之婚姻的问题,一直存在何瑞之对婚姻的敷衍与冷暴力,不愿表达爱,也不愿沟通问题。

向简庆芬求婚时,他直接跳过了恋爱,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简庆芬一直在倒贴他,和简庆芬结婚后,他的梦里永远都是白月光前任Rebecca。
一个连前任联系方式都拖了多年才在妻子暗示下删除的男人,一个让妻子像圣母一样奉献了12年、自我怀疑12年的丈夫。

却只用一句“我很爱我老婆”,便让痛苦多年的妻子将所有的婚姻问题都转化成“都怪我太多疑了”,真是“夫爱无声”。
说一句本剧是东八区娘道,都不为过。

2024年了,居然还能在都市剧里看到矫情版娘道,很难不让人震惊,但如果真正去捋作品底色,你会发现它一开始就不是大部分观众期待的故事。
进入Next level?网友很喜欢用“Next level”定义他们觉得惊艳的非内地剧,而“Next level”作品最受称赞的莫过于对方在核心角色塑造与立意选择上,很“敢”拍。

比如,《不够善良的我们》剧名就突出了不够善良。
女主简庆芬结婚前是典型的绿茶,暗中嫉妒并挑拨另一女主Rebecca与男友何瑞之的关系,成功上位与何结婚,婚后又不断窥视情敌。
核心主角是心机绿茶,编剧不追求完美主义与道德标杆,能够允许主角有瑕疵存在,让不少观众觉得“惊艳”:哇,这剧好敢拍啊!

内地剧追求的三观影响力,不出意外的再次被拿出来鞭打,连本剧导演接受内娱采访时,都暗踩内地剧追求“三观正确”。

内地剧不会鼓吹法制咖当偶像,台剧却可以为法制咖鸣不平。

客观来说,过度追求“三观正确”会对影视创作存在束缚,但并不代表只要走“三观不正确”路线,就是正确的。
《不够善的我们》前期真正能触动人心的,并不是所谓的三观与敢拍,更不是主角有道德瑕疵,而是故事对中年人生活困境的刻画很细腻。

简庆芬在三角恋中成了赢家,可当婚姻按部就班地前行时,她的生活逐渐压抑,她的人生成为了谁的谁,却唯独没了自己。
她的灵魂很痛苦,也想解决问题,可发现拼尽力气也找不到出口,于是不断地“奉献、奉献、再奉献”,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认同。

对家人、朋友、情敌她都能用心机碾压,可面对婚姻,简庆芬似乎被加了娘道BUFF,虽然恨其不争,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少见。
她的痛,更让很多人感同身受。
一谓奉献大概率不会解决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情绪旋涡,简庆芬亦是如此,放弃事业照顾婆婆的是她,身体出轨的也是她,可她真正快乐了吗?

显然没有。
Rebecca漂亮有能力,是一条博文都能让简庆芬妒忌到发抖的职业女性,可中年单身这个身份,仍旧让她在社会上处处感受被歧视。
熟人下意识的否定,陌生人不经意的冒犯,都能让观众感受到Rebecca身上包裹的单身女性困境,有些问题看似无形,却总能刺人入骨。

两个主角前期的痛与困,都像插在观众心脏的手,处处挠伤,句句扎人。
本剧的“Next level”的地方,也在于此。
编剧不会用尖锐地矛盾去渲染人物的痛苦,却总能生活日常去呈现那些让人窒息的顽固问题,比如让简庆芬崩溃的日常,让Rebecca破防的餐位。
生活中一闪而过的小细节,经过台词打磨之后,外表有格调,内里很尖锐,观众看起来就会觉得很共情,又有影视艺术格调。

一个简单的对比,其实小三主角在内地剧里并不缺,《不够善的我们》女主只能算耍了心机接盘,《好事成双》的双女主,却是真正一个原配一个小三。
为什么道德尺度更大的内地剧无人在意“三观”,到了台剧却能成被吹成“Next level”的噱头?区别便是台词渲染、细节刻画的手法与切入视角。

真要去盘故事内核立意,《不够善的我们》委实称不上“Next level”,甚至,它更贴近于“Previous level”。
噱头之下《不够善的我们》忠实观众基本都认为本剧结局翻车是因为烂尾,觉得前6集与后2集反差非常大,甚至不少人质疑是不是有两个编剧在写。

但如果你能在开局便去掉“Next level”的魅,就会发现编剧想表达的东西一直都没变,壳子是新式的,内里却仍旧是刻板、老套的。
这一点,在Rebecca身上体现地最为明显。
她走的是很受宠的职业女性路线,虽然社交能力不太行,却独立业务能力强,正常情况下这种人生路线努力走下去,至少会收获自在。
可编剧偏偏各种叠BUFF,自在的一面看不出来,穷且身不由己的一面却很突出。

婚恋方面,Rebecca一开始看起来像是不婚族,甚至她的生活方式也是按不婚族来的,没有固定伴侣,没有结婚计划,一个人独居,一个人拼事业。
可她却又很介意一个人吃饭、渴望有人依靠……明明已经事业有成,却仍旧活在老旧公寓,赚钱能力与消费能力都很强,生活质量却很低。
还时不时陷入对前任意难平的痛苦后悔中。

客观来说,退怯或后悔,是人之常情,无论你选择结婚还是不婚,都不可能幸运到一生每一个时间点都毫无犹豫,当遇到挫折时,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保护机制。
《浪姐5》里陈丽君和朱丹谈心里,便提到自己曾有过“回老家”想法,但只是停留在想,而不是真的因为工作压力大就放弃自己的理想目标了。

就像很多打工人,谁没有过“老子辞职不干了”的念头?可这种念头在我们的人生里,往往只是情绪保护机制,而不是包揽我们生命的全部。
但Rebecca的后悔并非如此,人到中年,她仍旧困在这种情绪里。或者说,她并不是真正的不婚族,坚持单身,痛恨歧视,却并不享受单身生活。
于是编剧给了一个原因:她对前男友念念不忘。

观众以为何庆芬与Rebecca是结婚和不婚的中年对照组,但事实上,她们一直都是同一组,只不过一个年轻时挤破头进了围城,一个恰好没挤进去围城。
挤进去的因为发现围城里的爱没有自己给出的那么浓烈而痛苦,迫切想要证明爱的存在,没挤进去的因为在围城前放弃了而痛苦,一直渴望爱回来。
两者之间的诉求最终殊途同归,无论她们嘴上多么在意自我,内心里的幸福人标配都是婚姻、家庭、丈夫、孩子,或者说,没有爱情,她们就幸福不起来。

有这个立意基础在,拼事业的Rebecca生病后活得孤独凄凉一点也没毛病,因为当她发现自己再得不到爱情时,她自己便认可了同事给的负面人生定义。
简庆芬被一句话哄好,更不让人意外,因为她最在意的一直都是丈夫没有说爱她,只有观众才真正被那些窒息冷暴力、贬低、忽视伤害到了。
最终编剧让简庆芬解决情绪黑洞的方式,也不是真正想办法让中年夫妻共同解开困局,而是让简庆芬学会自洽,让她顿悟“我想要的原来一直都在”。

是不是很熟悉?
远有贤妻,近有娘道,古早情感剧里的女性角色基本都是这样的,她们的人生追求大部分被“爱”与婚姻占据,而不是摆脱束缚,做回自己。
这份立意,甚至不如老台偶推崇的“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来得有力量。
事实证明,外壳噱头再花哨,内核立意撑不住都是白搭,如果想传递的东西还是Previous level,就别鼓吹什么Next level了,毕竟观众的乳腺也是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