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凤凰男孩”:保送北大,全奖直博留美,20年苦读逆天改命!

时鸢故事栈啊 2025-02-18 19:15:02

张伟,一个出身在辽宁深山农村的孩子,家里十分贫穷。

然而,他并没有认命,而是奋发苦读,先是保送北大,后又拿到了赴美全奖直博的留学机会,从此彻底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如今的张伟,在美国一家国际大药厂担任首席科学家。

年过三十,人生翻盘,张伟对于农村孩子的建议:想出人头地,读书是最好的一条出路!

01、出生贫寒,保送北大

张伟,80年代末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母亲是一位小学老师,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张伟的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说来有点搞笑,当年,父母想生个儿子的动力,仅仅是为了将来家里有劳动力来挑水砍柴。

不过,儿子出生后,父母并没有把儿子留在身边干活、养老的观念。

张伟的母亲教书育人多年,明白农村的孩子不容易,因此格外重视一儿一女的教育。

在张伟小的时候,母亲就常在他耳边念叨,“好好读书才能走出这贫穷的山沟,才能看见外面的大千世界。”

5岁那年,父亲单枪匹马把房子周围的荒山全给刨平了,种上了大片大片的梨树。

父亲说,这是给两个孩子准备的上大学的学费。

在那个年代,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而且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高。

但张伟的父母却格外主张两个孩子多读书,无论男孩、女孩,都想将他们培养成才,走出大山。

村里很多人对母亲说,“一个女孩,拿那么多钱供她读书干啥?”

但母亲从来只是听听而已,一如既往的支持两个孩子读书,她一直坚信:念书是有用的!

在父母的影响下,张伟和姐姐读书都非常用功,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姐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大学,北漂多年后回乡当了一名老师。

而张伟,成绩则非常拔尖,初中毕业后直接考进了省里最好的高中的实验班。

张伟读高中时,学校在沈阳,离家非常远,需要乘坐5个小时的火车。

一个十多岁的农村孩子,初到大城市学习生活,父亲不放心。

为此,父亲也来到了沈阳“陪读”,在郊区的一家电钢厂找了一份工作,白晚班轮班。

上夜班时,父亲白天就坐2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学校看望儿子。

为了儿子的学习,父母掏心掏肺,而张伟也很争气,全国生物奥赛金牌,直接拿到了保送北大的机会。

02、大学拮据,不攀不比

山沟沟里出了一个北大的孩子,父母欣喜异常。

起初,父母只是希望儿子能考上大学,毕业后好谋一份稳定的工作,赚份工资。

不过,张伟一路走来,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临近开学,张伟、父亲、姐姐三人一同前往北京,一路上,张伟是既兴奋又忐忑。

第一天,三人从深山老家出发,拎着行李步行了40多分钟,又骑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才到达乡里。

张伟老家的大山

之后,又坐了2个小时的大巴车,他们才到达县城。

三人在县城里的舅舅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终于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踏进北大,张伟明白,自己的人生要翻盘了,北大毕业后找份体面、高薪的工作,应该不难。

4个人一个宿舍,除了张伟来自农村,其余三个室友的家庭条件都很好。

张伟第一次见苹果电脑时,好奇地问室友,“为啥你这电脑是白色的?”

此前,他压根儿没听说过苹果电脑,只见过别人银色的电脑。

室友们知道张伟家里穷,但大家并没有排挤他,也处处顾及他的感受。

宿舍要装饮水机、喝纯净水,费用全是三个室友平摊。去外面吃饭,室友也会叫上张伟一起,有时他们请,有时张伟愿意掏钱就AA。

在北大的第二年,张伟申请了奖学金和贷款,大三、大四的学费,都是用的贷款。

北大读书期间,张伟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家教、助教等兼职赚取生活费。

有段时间,张伟的母亲做了心脏手术,家里没钱,张伟的身上只剩下了5毛钱,只能靠跟同学借钱度日。

“咱是农村的,别羡慕别人有钱,别跟人攀比,穿破一点的衣服也不要紧,好好读书,这些将来你也能获得!”

母亲的教诲,张伟一直谨记于心。

虽然穷,但那时候的张伟并没有感到自卑,反而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能考上北大,已经很厉害了,前途无量。

03、赴美读博,逆天改命

临近毕业时,张伟有机会回沈阳的重点高中当竞赛教练,待遇非常好,父母也希望他能回去。

同时,张伟还有另一选择,美国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全奖直博,继续深造。

思来想去一番后,张伟还是想出国,在亲情陪伴和儿子的前途面前,父母只能选择了妥协。

父母东拼西凑了七八万块钱,将张伟送去了美国。

读博期间,张伟认识了一个同在美国读博的沈阳老乡,两人发展成了恋人。

博士毕业后,张伟直接留在了美国工作、结婚、生子,人生彻底实现了逆风翻盘。

如今,张伟是一家国际制药公司的资深首席科学家。

从农村一路走到美国,从一个穷小子成为一名资深首席科学家,张伟顺利完成人生的逆袭。

年过三十,张伟早已坦然接纳自己出身农村的事实。

可在年轻时,他也曾忌讳过这一话题。

刚上北大时,张伟没有为自己的贫穷而感到自卑。

然而,大三时,张伟追求的女孩告诉他,“你挺好的,但我不太愿意跟你发展,没有经济基础很难建立起稳固的爱情。”

现实太扎心,张伟深受打击,此后,他一直避免让人看出来他是农村的。

甚至在美国结婚时,父亲参加他的婚礼,他也提前叮嘱过父亲,别和他的老板说他们来自是农村的。

生怕老板会因为他农村人的身份,看不起他,不给他发展机会。

直到2023年,张伟终于接受并坦然承认自己是农村人这件事。

那时,父母患癌,时日无多,但张伟却因为工作、家庭、遥远的距离,无法陪伴在父亲身边。

他终于明白,职业发展很重要,但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得留些时间和精力给亲人。

回首自己走过的30多年人生,张伟认为,农村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大部分时候读书还是最好的一条出路。

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只能奋斗,除非你认命。

虽然“读书”这个过程很艰辛,但是考上名校,在城市立足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他还建议农村的大学生一定不要太自卑,要乐观、开朗、主动。

04、写在最后

网络流行一个词,叫“小镇做题家”,他们依靠寒窗苦读,走出了农村、大山。

这个词略带“艰辛”的底色,但他们却又是幸运的。

因为,还有一批没有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穷其一生只能挣扎在底层。

命运赋予的出身,每个人都改变不了,唯一能做的,只有靠自己后天的努力去改变生活。

有人说,如今这个时代,不读书当网红也十分赚钱。

但是,能在网络的厮杀中,没文化、没颜值、没一技之长的网红,能突围的人又有多少?

不要用个例的幸运,去赌自己的未来。

读书,仍是普通人逆天改命最好的出路。

1 阅读:330
评论列表
  • 2025-02-24 17:15

    厉害!佩服!

  • 2025-03-31 16:53

    不错不错,再接再厉,继续给美帝输送人才[点赞][点赞][点赞]

  • 2025-04-08 14:20

    为美国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基地。

  • 2025-04-14 17:03

    说一千道一万,原来是个垃圾!

时鸢故事栈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