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尘人间客
秦桧这个名字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他是史上最著名的大奸臣之一,贪污腐败,卖国求荣、陷害忠良坏事做尽。
最著名的就是他将精忠报国的大英雄岳飞给杀了,至今杭州越王庙前还摆着秦桧夫妻的跪像,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岳飞外,秦桧还陷害过其他大名人,其中一位就是爱国诗人陆游。
一个是以莫须有罪名坑杀岳飞的著名大奸臣,一个是写出“王师北定中元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大诗人,他们究竟有何纠葛?
位及人相的秦桧,为什么执迷状元梦,为了让子孙做状元,他手段用尽做下了多少荒唐事?
那年春天,秦桧前脚坑杀了岳飞,后脚还把主张抗金北伐的文臣武将都收拾了一遍,一时之间,秦桧在朝廷可谓是只手遮天,地位无人能及。
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秦桧考虑起了他纠结一生的事情。
秦桧贵为宰相,可却没有自己的子嗣,跟老婆王氏结婚数十载,没有产下一儿半女,眼看秦桧年岁已大,可秦家的香火不能断,于是,秦桧想到了过继。
秦桧的大舅子王焕子嗣众多,跟着秦桧肯定吃香的喝辣的,王焕也乐于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秦桧。
秦桧给他取名秦熺,这个“熺”字就是香火不断,富贵延绵的意思,他不仅要自己荣华富贵,还想延续这份富贵。
而实现富贵传承的办法就是做官!
在朝为官,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改变命运,对于秦桧来说也是如此,秦桧自己从平民干到宰相,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寄予厚望。
自隋唐起,历朝历代就开始通过科举来取仕选拔官员,从童生、秀才、举人再到进士,最终成为朝廷命官。
除了考取功名,高管还可以通过“荫补”制度,给儿子官位,但“荫补”来的官位不如自己考取的功名,不仅被人看不起,在官职晋升上也不如意,
想要达到像秦桧这样的官职那是不可能的,秦桧又怎么甘心让儿子只是个区区的“芝麻官”呢?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州县是一级,到中央的礼部又是一级,北宋初年基本上也是这样。
但是到了英宗的时候,它慢慢地变成了三级考试,增加了一个皇帝直接参与的考试,叫作殿试。
最初的叫作秀才,秀才往上叫作举人,举人考中叫贡士,贡士里面再进行筛选,经过了殿试就是进士,进士第一就是状元。
理论上讲,状元和其他人在选官任官的标准上是一样的,最初任官状元类比于八品,其他是九品官,但状元的官职都是一些清职,不仅清闲晋升还非常的快。
秦桧是宰相位极人臣,自己出身进士,他对状元有莫名的执念,为了秦熺能够考中状元,他花了很多的心血,但秦熺不是秦桧亲生的,没有遗传到读书的料。
尽管秦桧重金费心培养,秦熺依旧资质平平,甚至还很平庸,如果没有秦桧的帮助,连考个秀才都很困难,又谈何考状元呢?
真才实学考不到,按照秦桧的手段,能不能给秦熺弄一个“状元”呢?
毕竟秦桧连岳飞都能杀了,凭借秦桧的手段和本事,难不成就弄不到个状元了?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之后,历代统治者都极其重视考试的公平,搞了很多严格的防止舞弊的措施。
想提前知道考题,那是不可能的!负责出题的主考官,都是有名望的大臣,一般人就根本收买不了。
更何况主考官一接到任务,就必须立马入驻考场,跟外界断绝一切联系。
就算有本事收买主考官,提前知道考题,接下来还有“糊名”制度,将考生的姓名和个人的信息都糊起来密封,考官压根不知道自己批的是谁的卷子。
那看不到名字就无法做文章了吗?
可以看字迹呀,国家也想到了,所有考生写的卷子都会找专门的人誊抄,考生在考场写的试卷用的是墨笔,誊抄的时候用朱色的墨。不仅看不到名字,连字迹都看不到。
秦桧从平民一步步当上宰相,他的脑子比绝大多数人都好使,日思夜想地琢磨了很长时间,他想出了一个妙招。
在这一年科举开考前半个月,时任中书舍人的陈程厚,突然收到了秦桧的请柬,他如约来到相府。
可并没有见到秦桧,反倒是管家迎接的他,管家说秦桧公务繁忙,一时之间不能来,让程敦厚吃点茶果点心等待一会,如果无聊也可以在府中转转散心,像在自己家中一样。
程敦厚刚起身,就看到客厅的桌子上摆着一本小册子,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圣人以日星为纪赋》,打开册子看了几页,程敦厚不由得心生赞叹,写得真好,不仅有观点有见地,文笔还格外出众。
这么好的文章令程敦厚啧啧称奇,正感叹出于哪位高人之手时?他惊奇地发现文章署名居然是秦熺,秦熺也就是个才学平平的公子哥,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程敦厚看得心里发笑,放下文章正想走开,脑子里边儿突然一个激灵:“不对啊,相爷请我上门儿却又不见,我还特意盯住管家,让我四处走走,看看我能看什么,不就只有桌上这篇文章。”
秦熺明明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为什么还让我有意看到?
看过这文章后,程敦厚喝了几口茶就被管家客气地送出了府,一切的疑惑在半个月后揭晓了答案。
半个月后,程敦厚接到圣旨,皇帝任命他为当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负责给考试出题。
这一下程敦厚恍然大悟,原来,秦桧没办法在考场上直接帮忙,但他有权影响谁做主考官。
跟程敦厚提前“沟通后”,程敦厚接到圣旨也立马会意,根据之前看过的文章出了考题,而秦熺只要将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再将文章往卷子上一腾抄就齐活啦。
秦桧准备的那篇文章,是一篇顶好的文章,不管让谁批卷,肯定都能够脱颖,果不其然,等所有的试卷改完,秦熺果真得了第一名,状元就在眼前。
只可惜如此高明的主意,还是没能让秦熺当上状元。
秦西虽然是第一名,但前三名也就“状元、榜眼、探花”得由皇帝亲自选定,也就是所谓的钦点。偏偏在皇帝这儿,秦桧碰了钉子。
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只想在南方醉生梦死,而秦桧也是这样想的。
君主二人站在统一战线,集体对付岳飞等抗金主战派,可如今岳飞已经被害死了,主战的大部分人也被处理得差不多,没有共同的敌人,俩人就开始互相提防、算计了。
听说今年科举考试第一名是秦桧的儿子,赵构怎么可能让秦桧如意,秦桧的势力已经很大了,再大了以后就威胁皇权了不是,为此赵构找了一个“理由”。
秦桧作为高管,儿子可以享受“荫补”制度,在秦熺参加考试之间,秦桧就利用“荫补”制度给秦熺谋得了一官半职。
偏偏大宋有这样一条规定:“在职官员参加科举考试,成绩再好,也不能钦点状元!”
第一条规定是:现任官员参加考试,不能够跟其他考生同场竞技,必须另设考场,他们的考试叫“锁厅试”。现任官员先参加“锁厅试”,再参加科举考试。
第二条规定就是:锁厅人不为状元!”
为什么呢?这现任官员混迹官场,人脉资源都高于寻常考生,如果同场竞技,那对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
翻出这两条规定,赵构有理有据地把秦熺拉了状元之位,钦点第二名“榜眼”!
三、一转眼12年过去,公元153年的春天。秦桧的孙子秦埙又准备考取功名了,十二年后再度出手,秦桧能否要圆秦家状元梦呢?
这时候的秦桧年近古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这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孙子送上状元宝座,何况秦勋的才学比秦熺强不少,写文章也是一把好手,还真有可能考取状元。
不过为确保万无一失,秦桧豁出去了,就算秦埙有水平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就来硬的,今年一定要圆状元梦。
这年的主考官名叫陈之茂,虽然不是秦桧的亲信,但关系还过得去,一确定主考官,秦桧就托人带话给陈志茂:
无论如何,我孙子这次考试您必须得关照一二,出了事儿由我顶着,成了老夫,必有重谢!
陈之茂也不想得秦桧,毕竟前途还在别人手里捏着,让谁当第一名不是当,反正都不是自己的孩子。
可偏偏今年有这么一个大才子参赛,看到他的试卷,陈之茂忍不住改了主意,而这个人就是陆游。
陆游打小就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神童,二十出头就已经是名动天下的大才子,不光诗写得好,文章也堪称一绝,只要陆游参加科举考试,状元非他莫属。
而秦勋跟陆游同科进入考场,秦埙的文章写得也不错,但跟陆游的比起来那就逊色多了,如果非要让秦埙第一,那全天下都知道其中有蹊跷。
何况这些文章还要拿给皇上看,这可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于是,陈之茂直接将第一给了陆游,没有跟秦桧商量,直接将成绩报给了皇帝。
十二年后,老秦家又出一个第二名榜眼,状元已经成了秦桧的执念,他非要让孙子做状元不可,为此,秦桧动起了坏心思。
第一没了第二不就是第一了,只要把陆游扳倒,秦埙就是状元了,为了报复陆游,秦桧要让陆游连进士都当不成。
为了找到陆游的错处,秦桧翻遍陆游写过的诗词文章,还真被他找到了“错处”。
次日,秦桧就安排亲信在皇帝面前告状:“陆游素日大胆狂悖,喜论恢复,此等狂徒岂能为社稷之肱骨?”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句话,让赵构收了陆游的状元,而这里最戳中他的一句话就是“喜论恢复”,什么意思呢?
靖康之变里金灭北宋,将开封给占领了,还将宋朝的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两个皇帝给抓了俘虏,剩下一个赵构跑得快,守着半壁江山当了皇帝。
赵构苟且偷安过得舒服,并不想收复中原,他最忌讳的就是手下的臣子劝他“收复中原,赢回二圣”,收复中原还好,扩大疆土,但赵构并没有那么想赢回二圣,前面的两个皇帝回来了,他们三个究竟谁当皇帝呢?
“喜论恢复”讲得就是说陆游是主战派,强调收复故土。
因为这四个字,赵构将状元收回,陆游不是状元了,但皇帝也不会让秦桧的孙子当状元。
正好有大臣弹劾秦桧,说他在考场上暗中做手脚,属于科场舞弊,皇帝将所有试卷调出重新审阅,这下,秦埙直接从第二掉到了第三名,第三名成了状元。
可怜的陆游大受打击,大受打击的他在很长时间里都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一直到十年以后才再次参加科举,考中功名。
事已至此秦桧仍不认命,他势必要扫清孙子做状元的全部障碍,费尽心思要找到“新状元”张孝祥的错处,可没想到,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于是他又从人家父亲那里下手,循着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就按了一个父亲与表嫂通奸的罪名,古时家国同体,张孝祥就这样被拉扳倒。
好在老天有眼,两年之后秦桧因病去世,没有了秦桧的保护,被秦桧欺压已久的官员纷纷上诉揭发秦桧的罪行,
为平民愤,皇帝虽然一时不能除掉秦家,但下旨除去了秦埙的功名,并且打入另策是永不录用,陆游和张孝祥呢也终于等来了出头之日。
天理昭彰,因果有报,秦桧一生作恶多端,所陷害的忠良不在少数,一身的聪明才学都没有用在正道上,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纵使秦桧手段用尽,最终也是满盘皆输,如今他的跪像还在接受世人的“唾弃”。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