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英国流传已久很温情“付小费”的故事:
《英国的故事》▲
一个十岁的男孩走进冷饮店坐下。女待者手拿托盘来到他面前,男孩问她:“一个有色冰淇淋多少钱?”女待者答:“五角。”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硬币,放在桌子上一枚一枚地数着,接着又问:“一只普通的冰淇淋呢?”
女待者这时显得不耐烦了,说道:“三角五分。”男孩又数了一遍硬币,才说:“给我三角五分的冰淇淋。”
男孩津津有味地吃完冰淇淋才离开,当女待者回来收拾桌子时,她一下子怔住了:在空盘子旁边,整齐地叠放着三个五分的硬币——那是她的小费。
男孩津津有味地吃冰淇淋▲
在亚洲儒家文化圈里,华夏、日本并没有小费文化的习惯。
所以国人、日本游客到欧美东南亚等国旅行时,很难“入乡随俗”,甚至感觉好像被坑了一把。而我们谈到西方文明时,许多人认为小费文化是欧美国家文明的特征之一。
但实际上如果你对小费文化的发展历程有过了解,以及它现在所存在的乱象,或许就是另外一种看法。
华夏、日本并没有小费文化的习惯▲
小费文化起源于英国,最初是奴隶主对表现优异的黑奴奖赏。
到19世纪末期,顾客为了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往往会在用餐之前给服务员盘里丢几枚硬币。这一习惯也随着英国人登上美洲大陆,逐渐流行开来。为了像英国贵族一样,显得豪气、优雅,早期的美国人也把小费文化当成一种身份的象征。不过早期的小费,除了为了获得优质的服务和内心的虚荣感以外,还得看顾客的心情,比如服务员的颜值是不是很顺自己的眼。
主动付小费▲
20世纪中期,随着欧美在全球的战略影响,小费文化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
比如早期一些国家有美军驻军,习惯了给小费的美国人,就把小费文化带给了这些国家。比如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
发展到今天,小费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美国小费给的最高,通常是15%-25%左右,其次是加拿大、接着是英国,然后是南美、欧美等国。
美军在东南亚大兵付小费▲
九十年代笔者初次出行美国前,不少有在美生活经验的同事朋友叮嘱我:带点一美元的零钱,给小费。
这不是第一次出行前被叮嘱准备小费。之前去越南、英国等地方,多少也遇到过需要支付小费的情况,酒店收拾房间、外出用餐等。对于熟悉香港生活,习惯“+1”(即餐费总额的百分之十作为服务费)的我来说,给小费,“湿湿碎”啦。
出行前带点一美元的零钱▲
那时候我还是低估了美国小费夸张的程度。
一到纽约,搭的士,司机张口直言,除了车费,还可以给他十美元小费,差不多是总车费的百分之十,不过不是强制的,让我看着办。毕竟刚到异国他乡,便入乡随俗,给便给了。心想:和香港一样,也“+1”。谁知,到了吃第一餐饭,惊觉原来小费不止是明码标价,更是远超“+1”。
搭的士,司机张口直言付小费▲
在美国餐厅,结账的时候金额总数,往往比在餐单上见到的要贵得多。
这里面包括了什么呢?有餐饮原本的费用、有消费税,还有小费。美国的小费直接从百分之十八起,有百分之十八、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三十几个不同的档次,每个档次给你算好要给多少钱,任君挑选。顾客可以选择餐厅建议的额度,也可以自定额度。当然,也可以选择不给,这样的话,可能会面临不太友好的结果──店员直接黑脸,或者追着要小费。
在美国餐厅付小费▲
初次去美国刚到的那一两天,我以为小费是“非给不可”,就餐时按曾经在香港的出行经验,以标准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自定义。
毕竟在美国吃一餐饭本就不便宜──汉堡、可乐、薯条三件套基本上就要二十美元,再加消费税和小费,这么一个在香港只要四五十元港币的套餐,在美国就要将近二十六美元,约港币二百元。
餐厅付小费额度提示▲
后来我发现,也有一部分当地人选择No Tips(不给小费)。
于是我也开始评估,这家餐厅的服务,是否应该给小费。有些餐厅并没有提供太多服务,比如咖啡店、快餐店等,但在支付时仍提供小费选项,于是我们也便参考当地人直接选择No(这些地方是可以不给小费的);有些餐厅提供“有限度”的服务,很多环节(收拾、擦桌子)还要顾客自己动手,那也可以不给小费。我也遇到过服务不错的店──店员热情、积极,自然而然,留下一些小费感谢对方的服务也没有问题。
我也遇到过服务不错的店,热情、积极▲
但是,当我没给小费时,比如在一家韩国料理店,店员立刻黑面,对我爱理不理。
曾在一家亚洲菜馆,店员就站在旁边看着,提示我们:你们还没有给小费。最后,我留下了百分之十八,约二十美元作为小费,才能离开。
不给小费,店家提示你要给▲
问了在美国当地的朋友,他们都对现在氾滥的小费文化深恶痛绝。
朋友说,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因为餐厅和部分服务业雇用员工的薪水都很低,于是小费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朋友提到,在一些美国西岸城市,有些大学生做兼职服务员,只要人美心善嘴甜勤快,一个月光靠小费能月入近万美元。
疫情期间我出行美国,在一家餐厅看到一位美女服务一位顾客,他的餐费只有37.4美元,但他加了1000美元的小费,并在小票上留言写道:“恭喜重新开张,对于疫情流行感到难过,但希望这能有所帮助,谢谢你们!”
这位顾客给小费1000美元▲
有一次我去买咖啡,排在我前面的两个顾客。
一位买了六美元的抹茶,毫不犹豫地选了百分之二十的小费,需要多支付一点二美元,另一位点了五美元的咖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No”。后来等咖啡的时候,我和第二个顾客聊了两句,她说,她真的很不喜欢美国现在的小费文化,餐厅、服务业把原本应该给员工的工资,转嫁给消费者,在给小费这件事上,消费者就是被道德绑架的“冤大头”。
餐厅排队▲
提起小费,每一个美国生活的朋友都摇头。
坦言因为小费造成的溢价,再加上消费税,现在都不怎么外出就餐,都是在家做或打包,“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颳来的。”
提起小费,每一个朋友都摇头▲
这不,在2024总统选举中胜出的特朗普的其中一个政策理念,就是呼吁取消小费税。
若政策得以落实,理想情形下是消费者可以减少需要支付的小费,服务员可以获得的小费总数不会减少(因为不用缴税了),从而刺激服务业消费,让大家不至于害怕外出就餐。但是,经济学家们认为,这会造成公平问题及偷逃税问题──更多人可能会把自己的收入列为小费。更重要的是,雇主可能会更乐于将薪资转嫁给消费者,而员工可能会更加花样百出地收小费。耶鲁大学经济专家对这个政策表示担忧,若真的实行,恐怕美国小费文化只会更加氾滥。在这一刻,无比想念没有服务税和消费税的香港,和明码标价“+1”的香港餐厅。
明码标价“+1”的香港餐厅▲
虽然富豪们不差钱,给点小费还彰显自己的体面,但对于大众美国人来说,越来越高涨的小费让人大呼吃不消。
特别是一些好不容易想奢侈一把的美国人,这些额外的小费支出,常常让人感到十分肉疼。对是否取消小费,美国的各大餐厅其实是又支持又反对。首先取消小费,可以做到服务统一性,抬升自己门店的口碑。
美国餐厅后厨▲
但人们又反对,一是商家老板并不愿意给雇员增加薪水,缴纳各种福利保险。
雇主一旦接受给员工涨薪,就意味着成本增加,那就只能抬高菜金,但抬高价格就意味着竞争力下滑,顾客也不满意。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自金融危机结束以来,美国服务业的薪酬一直没有改变。
增加工资意味着成本增加▲
商家为了嫁转自己的成本危机,通常雇佣没有保障性的兼职员工。
这就使得服务员只能拿到最低的时薪,从而被迫靠小费为生。而一旦有了目的性,便产生了针对性,就自然没办法提供一个公允的服务。也就是说顾客想得到服务,就得靠付费来获得保障。所以在六十年代,美国有一些声音认为这是一种“商业贿赂”的行为,是属于非法手段。
雇佣没有保障性的兼职员工▲
所以美国的小费,实际上早已变质,并非过去因为获得了好的服务,给出的奖赏。
它实际上是一种很简单的购买行为。另外要提的是,小费与美国人的自尊感是离不开关系的。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一样,美国最初的小费文化,是为了学习英国贵族。而发展到今天,人们会因为没给小费或少给感觉到丢脸。并非因为在整个消费过程中,是否获得了应有的服务。
美国最初的小费文化,是为了学习英国贵族▲
小费虽诞生于英国,但或许是最早取缔小费的国家。
近些年来,随着薪酬制度的保障,服务员所获得的报酬逐渐稳定。其次,给小费就得到优质的服务,被许多顾客认为有失公允。另外也打扰到自己的用餐等消费过程。而许多餐厅、酒吧、酒店等场所,为了保证顾客的体验,也陆续取消了小费,增加员工的薪酬来代替过去的传统习惯。
英国伦敦餐厅▲
终究随着文化变迁,这种被视为文明礼仪的文化习惯,人们的观念也正在悄然改变。
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