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富治,这个名字,大家不一定熟悉,但关于战争时期的“陈谢兵团”,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一定知道,他们就是威名赫赫的陈赓大将,和“出将入相”的谢富治。
在新中国开国将帅中,能做到“出将入相”的人很少,而谢富治却做到了,可以说是获得了莫大殊荣和得到战绩上的肯定。但就是这样一名开国上将,在出任政治局委员后“行差踏错”,以致晚年得了心病,临终前对陈康吐露心声,反复强调自己在云南的“清白”。
说到谢富治与陈康,两位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杰出将领,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两人便在同一战线上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谢富治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从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逐步成长为高级将领;而陈康同样以英勇善战著称,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战友,更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知己。无论是战略部署还是战术执行,两人总能心有灵犀,默契配合,共同书写了一段段传奇佳话。随着战局的演变,两人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和岗位,虽然各自为战。新中国成立后,谢富治凭借其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迅速在党内军内崭露头角,一度担任要职,达到了“出将入相”的高度。尤其是在“十年特殊时期”,被江青一伙人青睐,得到数次提拨,更是在1969年与江青同选为政治局委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谢富治带头参与了一系列整人运动,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而陈康也因“滇西挺进纵队”一事,被斗得死去活来,期间谢富治不但不帮其拨正,反而横加指责。
“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已步入晚年的谢富治,心事沉沉,身体状况大不如前。1976年,陈康因公干来到北京,得知消息的谢富治不顾身体虚弱,坚持要见一见这位久违的战友。当见到陈康那一刻,谢富治情绪激动,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紧紧抓着陈康的手,声音颤抖地说:“老陈啊,那些年,我对不住你,对不住很多人。整人的事,真不是我的心意,我在云南,没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啊!”这番话,是谢富治晚年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对那段历史深深的反思与悔悟,或许他也期盼着这位老战友能帮他洗脱罪名。陈康听闻,默默不作声,欲言又止,因为他知道,谢富治必须要为他在那个特殊时期的作为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
1980年,谢富治因病去世,当时其罪行未公开,骨灰被存入了八宝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开始着手对“十年特殊时期”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经过严格的审查与调查,谢富治被认定为“四人帮”的同伙之一,其生前的许多错误决定和行为得到了清算。最终,谢富治被开除党籍,其骨灰也被移出了八宝山公墓,曾经为他撰写的悼词也被撤销。这一系列决定,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审判,更是对那个时代错误的一次深刻反思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