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富治,这个名字,大家不一定熟悉,但关于战争时期的“陈谢兵团”,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一定知道,他们就是威名赫赫的陈赓大将,和“出将入相”的谢富治。
在新中国开国将帅中,能做到“出将入相”的人很少,而谢富治却做到了,可以说是获得了莫大殊荣和得到战绩上的肯定。但就是这样一名开国上将,在出任政治局委员后“行差踏错”,以致晚年得了心病,临终前对陈康吐露心声,反复强调自己在云南的“清白”。
新中国成立后,谢富治凭借其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迅速在党内军内崭露头角,一度担任要职,达到了“出将入相”的高度。尤其是在“十年特殊时期”,被江青一伙人青睐,得到数次提拨,更是在1969年与江青同选为政治局委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谢富治带头参与了一系列整人运动,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而陈康也因“滇西挺进纵队”一事,被斗得死去活来,期间谢富治不但不帮其拨正,反而横加指责。
这番话,是谢富治晚年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对那段历史深深的反思与悔悟,或许他也期盼着这位老战友能帮他洗脱罪名。陈康听闻,默默不作声,欲言又止,因为他知道,谢富治必须要为他在那个特殊时期的作为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
最终,谢富治被开除党籍,其骨灰也被移出了八宝山公墓,曾经为他撰写的悼词也被撤销。这一系列决定,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审判,更是对那个时代错误的一次深刻反思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