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对于密尔沃基雄鹿来说一定不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日子,在季后赛东决以2:0大比分领先猛龙的情况下最终被翻盘淘汰出局,而关于雄鹿的失利原因所有球迷都已讨论过无数次了,有人将责任归咎于当家球星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没有投射能力;有人觉得是他们外线射手群的集体失准所致;有人认为是猛龙内线的针对性策略让雄鹿顾此失彼;也有人说是纳斯的几次神奇调整打乱了雄鹿的节奏…总之众说纷纭。其实我觉得可能都不对,以上几个观点确实是雄鹿失利的直接原因,但最主要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球队没有中投能力。
这个能力不一定要字母哥具备,布莱索、米德尔顿、布罗格登、米罗蒂奇甚至洛佩兹,只要有一人具备中投能力他们都一定不会输!不单单是我这么觉得,纳斯在夺冠一个月后接受加拿大CBC采访时被问到“雄鹿要是加强哪方面的能力最让你头疼”时他的回答就是:“中距离投射”。
这绝不是客套话,虽然上个赛季猛龙的防守效率达到了107.1高居联盟第五,但是他们对于油漆区到三分线距离的防守可一点都不好:
三秒区外的油漆区距离段场均让对手出手14.78次排名联盟第19;
油漆区到三分线距离段场均让对手出手14.32次排名联盟第22;
这两个距离段场均要让对手命中11.61次排名联盟第19;
对手总命中率39.9%排名联盟第14;
联盟总共只有11支球队在这两个距离段的【限制对手出手次数】都不到平均值,猛龙和雄鹿都是其中之一;
而这11支球队里猛龙的【总限制对手命中率】仅排在第6…
换句话说另外五支球队(包括对手雄鹿)虽然在这两个距离段的限制次数也不够理想,但是限制效果好了许多,而猛龙则是即限制次数不好,限制效果也同样不好…
所以这个赛季布登霍尔泽教练最大的改变在我看来就是增加了中距离段的出手,而米德尔顿就是那个执行人。这对于雄鹿和米德尔顿来说都是“双赢”的安排。
如果说雄鹿在季后赛会有更加强势的表现,那我想决定因素一定就在米德尔顿,不单单是进攻端,甚至在防守端米德尔顿都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季后赛字母哥一定会被针对的情况下他就会是布登霍尔泽最重要的“新武器”。
中距离的超级“炮塔”米德尔顿这个赛季有多强势?如果不是疫情的原因,我猜他会是历史上五个场均20+的“180俱乐部”成员。场均21.1分,总命中率49.9%,三分球命中率41.8%,罚球命中率90.8%,两分球命中率54.7%,这是他职业生涯以来第一次总命中率45%+、两分球命中率50%+、三分球命中率40%+且罚球命中率90%+:
罕见的命中率让米德尔顿本赛季的真实命中率达到了61.9%,超过联盟平均值5.5%;投篮效率57.7%,超过联盟平均值4.9%。
为什么米德尔顿效率会提高如此之多?可能大家看上图其生涯各项命中率就懂了,主要的提升就来自于两分球命中率。职业生涯8个赛季仅有3个赛季两分球命中率超过了50%,只有这一个赛季超过了52%,生涯平均两分球命中率49.2%,超过生涯平均值5.5%,巧了,刚好就等于他超过联盟真实命中率平均值…而这两分球命中率的提升就全都来自于中远距离尤其是10~19英尺的中距离段。
上个赛季米德尔顿在10~14英尺距离出手占比是11.34%,命中率46.2%;15~19英尺距离出手占比是13.39%,命中率45.1%;而本赛季10~14英尺距离出手占比提高到了15.57%,命中率上涨到53.0%;15~19英尺距离出手占比提高到17.57%,命中率上涨到53.7%。
10~19英尺距离段总出手占比提升了8.41%,命中率上涨了7.79%。而这个出手次数和命中率即便放在全联盟也是顶级的,甚至就是那个No.1!
全联盟仅有德罗赞、布克、麦科勒姆、阿尔德里奇、威少、伦纳德、比尔和保罗这8人的10~19英尺距离段总出手次数高过米德尔顿,可米德尔顿却是全联盟总出手次数超过100次以上的球员里最准的!
这好像也不能说明他就一定比保罗、麦科勒姆等人的效率更高?毕竟他们出手次数多,要保持命中率较困难?
那我们再看一个如下的散点图,横轴是总出手次数,纵轴是总命中率,以横轴出手次数作为参考标准画出总出手次数超过100次以上球员的线性预测(图中黑线),9位球员里只有伦纳德、麦科勒姆、保罗和米德尔顿在黑线以上,而米德尔顿是超出(同出手次数下)预期值最高的球员!哪怕全联盟也仅有乐福、布罗格登以及亚历山大的预测值高于米德尔顿!
所以,我可以认为他就是本赛季当仁不让的【中投王】吧?要产量有产量,要效率有效率,甚至我可以告诉你:自2014~2015赛季以来的六个赛季中所有在该距离段总出手次数超过200次以上的球员里预期值最高的还是米德尔顿!
看看米德尔顿本赛季10~19英尺距离段教科书般的投篮热图:
因此我会说米德尔顿本赛季效率的提高全都来自于中距离,也正因此我会说布登霍尔泽的这个安排不管对雄鹿还是对米德尔顿本人来说都是“双赢”。
最完美的进攻球员雄鹿凭借着米德尔顿在中距离的“异军突起”,让他们多了一个进攻选择,上个赛季他们各个区域进攻端的基尼系数是0.42,本赛季下降到了0.39!已经从一个“偏科”严重的球队变成一支更加无坚不摧、更加均衡、合理的球队。所以上个赛季有人说雄鹿像勇士我并不赞同,因为勇士各个区域的进攻要均衡得多(他们最佳赛季进攻端的基尼系数是0.36),而这个赛季或许你可以说他们更像曾经那支勇士了吧。
而米德尔顿自身也是受益匪浅的,在我做出米德尔顿的进攻方式效率拆解之前一直认为本赛季最漂亮的图会是德文-布克,但现在我决定把这个“最漂亮进攻方式效率拆解”头衔授予米德尔顿…
11项进攻效率拆解一应俱全,其中:
10项效率排名超过联盟60%的球员;
8项效率排名超过联盟70%的球员;
7项效率排名超过了联盟80%的球员;
只有一个使用频率2.4%的空切效率排名没能超过联盟60%的球员,但也超过了联盟57.4%的球员,至少算是中上游水准…
我也不知道联盟所有球员里(不分位置)还有没第二个人能够做到。我印象中应该自有数据统计以来没有球员能够做到像他一样全面、完美。
没错,即便连外线球员已经基本绝迹的背身单打使用频率都达到了8.7%并且效率排名超过了联盟82.1%的球员;接球投、挡拆接球两项进攻使用频率14.4%,效率排名分别超过了联盟81.2%和98.4%的球员;挡拆持球使用频率25.5%,效率超过联盟86.0%的球员…能持球能无球,还有背身技术,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杀手”!
有些球员比如哈登、库里、汤普森、乔治,他们的出手习惯都有一个特征,比如说接球后运球2次以内投射命中率高,接球后运球3次略微下降,而接球后运球3~6次的出手命中率更是急剧下降,但是运球7次以后又能再次将命中率拉升回来(并不是说四个人都一样,只是举个例子,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轨迹”,从生涯第一个赛季开始就一直保持着)。我们常常说这种球员善于利用节奏。而米德尔顿也是一个善于利用节奏的人,他的出手习惯特征更是明显,尤其是三分出手。
本赛季米德尔顿接球后运球0次的三分出手命中率46.5%,运球1次的三分出手命中率达到了可怕的54.2%,运球2次的三分出手命中率下降到36.4%,运球3~6次后更是下降到28.6%,但是在运球7次或以上时的三分出手命中率又再次拉升到38.7%。
我为什么要提这个细节呢?因为美国数据专家普遍认为绝对稳定各种节奏下命中率都一致的、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的以及这种有明显“轨迹”的三类球员中这种球员的效率提升空间以及在场影响力是最大的(自有数据统计以来的综合统计)。换句话说哈登、库里、汤普森、乔治、米德尔顿这种类型的“杀手”上限会是最高的、在球队中担当起的进攻、串联、掩护、牵制等作用是最大的。
真的是这样吗?
好像还真是这样的,我统计了雄鹿本赛季25项进攻端主要数据中有米德尔顿在场/没米德尔顿在场差值和有字母哥在场/没字母哥在场差值比较,发现米德尔顿有13项数据中对球队正面影响高于字母哥,3项打平手,只有9项数据落后于字母哥…【当然,其实还应该算上各种进攻篮板的,但毕竟两人位置不一样,所以我舍弃了进攻篮板方面的数据对比】
不要怀疑这个数据,即便我们看有米德尔顿在场且没有字母哥在场时球队进攻效率(116.26)依旧要高于有字母哥在场但没有米德尔顿在场时的进攻效率(115.67)。也就是说两人单独带队米德尔顿的整体进攻效率也要略高于字母哥,只不过防守效率上字母哥“碾压”了米德尔顿单独带队时7.94…
不过米德尔顿也不该“气馁”,因为相比于他之前的几个赛季,本赛季的防守端作用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
“进化中”的攻防一体球员米德尔顿的身高臂展本应是一个防守能力突出的球员,但事实上他的职业生涯前几个赛季防守端表现并不突出,生涯前七个赛季中限制效果最好的15~16赛季只有-3.9%,其他各个赛季都从未超过-2.5%。
但是本赛季米德尔顿的限制效果却达到了-4.6%生涯新高;其中两分球限制效果-8.7%同样是生涯新高;防守端威慑力RAD值-2.25生涯新高,效率排名超过了联盟96.4%的球员,在雄鹿阵中也仅次于字母哥;Q-RAD值-1.99还是生涯新高。(下图是米德尔顿本赛季的RAD威慑图,蓝色部分表示米德尔顿在场时对手在该区域出手频率下降,红色部分表示米德尔顿在场时对手在该区域出手频率提高)
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作为一个三号位的外线球员,为什么米德尔顿在场的时候对手在篮下区域的出手频率下降那么多但在远距离的出手频率上涨了?
对,不单单是防守端的威慑能力,实际上在1v1时米德尔顿的三分限制效果也很差,DIFF%是-3.0%,也就是说对手在他的防守下三分命中率反而比赛季平均命中率提高了3.0%…
主要原因我觉得可能跟雄鹿的防守策略有关。之前我在文章里说过好几次了,雄鹿的防守策略是:
收缩篮下甚至有意“放水”给对手命中率低于联盟平均值的“射手”投三分,目的是为了让对手尽快交出球权。因为布登霍尔泽认为有【战术执行的落阵地两分一定会比一个命中率不算高的球员投三分更让人头痛】,所以他宁可放你几个三分(甚至可以说引诱你投几个把握性不大的三分)也绝不让你靠近篮下。但他也不是真的放你,因为字母哥、米德尔顿等人随时长臂管辖、干扰你。
而米德尔顿就是那个经常去执行“放水”的人!换防率75.1%高居全队第三并且又是生涯最高,如果不算只出场280分钟的威尔逊和出战665分钟的斯特林-布朗的话米德尔顿就是雄鹿队换防率最高的球员!然而如此高换防率的人在防守端的头号使用率仅有10.9%排名全队第八…甚至还不如布鲁克-洛佩兹的12.9%…
下图是联盟Off-Ball Wing型防守球员的防守使用率&D-PIPM散点图。横轴是防守端首选使用率,纵轴是D-PIPM防守影响力,颜色表示换防率,图中上边的叉叉表示米德尔顿所在位置,可以看到的是米德尔顿换防率高、D-PIPM影响力更高,然而%vs.UG1(防守端首选使用率)却仅处在平均水准。这好像还真有点“对不起”他的防守影响力、威慑力以及换防率了…
可如果你有看我之前分析英格拉姆防守的那篇文章就会发现米德尔顿和英格拉姆在球队防守端的使用其实是一模一样的!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主动的换防去“避开”对手持球人…唯一的区别就是米德尔顿的主动换防都往篮下靠,而英格拉姆是往任意方向靠。
这并非主教练对他们的防守能力不够信任,而是因为他们需要在进攻端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同时如雄鹿,他们的防守重点就是在篮下,宁愿放三分也要扎堆守住篮下。而他的这些换防实际上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第一,弥补了内线洛佩兹移动速度慢的缺陷;
第二,释放了字母哥在“放水”过后出击干扰的决心;
第三,确保了雄鹿在摘下后场板后快速推进发起反击的频率。
这三点对于雄鹿防守策略来说至关重要,前面两点不用解释了,第三点也是牵扯到雄鹿进攻效率的关键,米德尔顿场均6.3个篮板5.5个后场板可是雄鹿发动反击时的法宝。据数据网站统计,米德尔顿本赛季每百回合8.3个后场篮板(生涯新高)里有5.1个最终推起了反击(不论成功与否),比例还要高于字母哥仅低于布莱索排名全队第二!
拥有雄鹿最缺乏的中距离能力,拥有平衡雄鹿进攻端的全面性,还有雄鹿防守端所需要的机动性,米德尔顿的19~20赛季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略有遗憾,但这绝对是他生涯的最巅峰杰作,哪怕放眼整个NBA历史,能够交出如此效率的球员也实属罕见,我甚至认为他的效率是21世纪以后联盟前五的!
季后赛开打的话字母哥还会被针对吗?这其实不能成为问题…季后赛所有球队一定会照搬上个赛季猛龙的策略去限制字母哥,但这次或许他们不会束手就擒了,因为除了字母哥以外还有一个新武器,一个很多球队都无法防范的超级武器。【如果你看本文第一张散点图就会发现上个赛季大部分强队中距离段的防守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