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清承明制,但在宗室封爵这件事上,清朝并没有直接照搬明朝制度,而是在反反复复修改百余年后,才基本形成定制。
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由于正处草创之初,封爵尚未形成制度,因此当时并没有亲王、郡王,最高爵位为“大贝勒”。
诸如代善、皇太极,早年便都是大贝勒。
而大贝勒之下,则是贝勒、台吉。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郊外举行祭天仪式,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
称帝不久,皇太极拟定宗室九等爵位制。
即:一等和硕亲王,二等多罗郡王、三等多罗贝勒,四等固山贝子,五等镇国公,六等辅国公,七等镇国将军、八等辅国将军,九等奉国将军。
其中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为高级爵位,只授予皇子。
不过规定没有严格执行,个别皇子的爵位低得莫名其妙。
确立制度后,一批贝勒爷晋封王爷。
如大贝勒代善晋封和硕礼亲王;
贝勒济尔哈朗,封和硕郑亲王;贝勒多铎,封和硕豫亲王;
贝勒多尔衮,封和硕睿亲王;贝勒豪格,封和硕肃亲王;
代善长子、贝勒岳托,封和硕成亲王;
皇弟阿济格,封多罗武英郡王;皇侄杜度,封多罗安平贝勒;皇兄阿巴泰,封多罗饶余贝勒。
代善第三子、贝勒萨哈廉,拟封郡王,但未受封即病死,追封为和硕颖亲王。
顺治六年(1649年),宗室封爵制度进一步完善。
原来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辅国将军,分为一、二、三等。
奉国将军之下,又加了一级爵位,即奉恩将军。
于是,宗室爵位便由九等级变成了十等十八级。
如果细究,镇国公、辅国公还可以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
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清朝“不赐土,不临民,不加郡国”。很难体现宗室成员的特殊地位。
为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每次打完仗,努尔哈赤便会赏赐人丁给有功宗室。
赏赐流程完成后,这些人丁就自动变为有功宗室的“属人”,也就是私有财产。纵使是努尔哈赤也不能轻易调动。
而这些有“属人”的宗室,便被称为“入八分”。
他们在各旗内部,不是旗主,就是领主。享受参政、议政的权力。
至于“不入八分”的宗室,则无此特权。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并不存在“铁帽子王”的概念。
老王爷、贝勒爷死后,爵位到底是降等承袭,还是世袭罔替,没有统一标准。
比如阿济格,起初封贝勒,后来因为得罪了皇太极,被一撸到底。
清军入关期间,阿济格屡立战功,又晋封和硕英亲王。
结果没过几年,他又犯了事,被顺治皇帝赐死,又是一撸到底。
直到雍正年间,英亲王爵位才以辅国公起复世袭。
还有岳讬,因其性情耿直引起皇太极不满,动辄获咎,由成亲王贬为贝勒。
岳托死后,皇太极又念其功绩,追封为克勤郡王。
按道理,既然没有“铁帽子王”的概念。岳托的子孙就应该降爵承袭。
然而其子罗洛浑,其孙罗科铎,袭爵时仍为郡王,只是改了王号。
由此可以看出,清初各王爷贝勒的爵位,或黜、或降、或改,有相当大的随意性。
你有本事,能打胜仗,无论是不是皇帝亲儿子,都有可能封王。
没功劳,皇子亦可能只是镇国将军。
你跟皇帝关系较好,就能世袭罔替。
你跟皇帝关系较差,各种穿小鞋。
教科书中评价“清朝是中国封建专制集权社会的巅峰”,显然不是一句空话。这就是体现。
经过两代人的折腾,努尔哈赤16个皇子的最终爵位如下:
皇长子褚英,追封为广略贝勒。
皇次子代善,封和硕礼亲王。乾隆时期,定礼亲王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代善家族还有两个铁帽子王。
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克勤郡王。
岳托死后,其子罗洛浑改封为衍僖郡王。
罗洛浑死后,其子罗科铎改封为平郡王。
平郡王爵位传承六代。乾隆时期,又改回克勤郡王,并得到世袭罔替许可,列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另一个是顺承郡王。
萨哈廉死后,其子勒克德浑以军功晋封多罗顺承郡王。
勒克德浑死后,顺承郡王沿袭多代,一直未降爵。乾隆时期,获得世袭罔替许可,列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相比代善家族,其他人就差点意思了。
皇三子阿拜,生前封二等镇国将军,死后追封镇国公。
皇四子汤顾代,三等镇国将军。
皇五子莽古尔泰,起点非常高,早在天命元年就被封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然而高开低走,最终被一撸到底,其子孙也由“黄带子”宗室降为“红带子”觉罗。
皇六子塔拜,生前封三等辅国将军,死后追封辅国公。
皇七子阿巴泰,生前封贝勒,死后追封郡王。
皇八子皇太极,清朝第二位皇帝。
皇九子巴布泰,镇国公。
皇十子德格类,也是高开低走的典型。早在天聪三年(1629年)就是贝勒。后来因为得罪皇太极,一撸到底。全家沦为“红带子”觉罗。
皇十一子巴布海,起初封镇国将军。后来嫌爵位低,发牢骚,不但自己掉了脑袋,连带着老婆儿子也被处死。
皇十二子阿济格,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
皇十三子赖慕布,生前封奉恩将军,死后追封辅国公。
皇十四子多尔衮,生前封和硕睿亲王,死后追封成宗义皇帝(清成宗)。不久被顺治皇帝剥夺一切荣誉,睿亲王爵位也被废除。乾隆时期,恢复多尔衮名誉和爵位,睿亲王也得以位列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皇十五子多铎,生前封和硕豫亲王。死后被剥夺荣誉,爵位降一级,由亲王豫降为平郡王。乾隆继位后,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恢复名誉,豫亲王爵位也一并恢复,位列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皇十六子费扬果,生前无爵位,且因为得罪皇太极,被赐死后,削除宗籍。直到康熙年间,费扬果一脉才恢复宗籍,但仍不被列为宗室,只是赐予“红带子”觉罗身份。
此外,济尔哈朗虽然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非帝王直系子孙。但考虑到他有功于国,乾隆便将郑亲王列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皇太极11个皇子的最终爵位如下:
皇长子豪格,初封贝勒,崇德元年晋封和硕肃亲王,后来两次降封,又两次复封。
顺治五年(1648年),豪格遭多尔衮构陷,冤死于狱中,爵位被废。
待顺治皇帝亲政后,为豪格昭雪,恢复其封爵。
顺治八年(1651年),豪格第四子富绶袭亲王爵位,改称显亲王。
此后,显亲王一直未降爵。
乾隆时期,将显亲王改回肃亲王,并许可世袭罔替,列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影视剧中的豪格和代善
皇次子、皇三子夭折,无爵位。
皇四子叶布舒,辅国公。
皇五子硕塞,生前封和硕承泽亲王,康熙时期改称庄亲王。乾隆时期列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皇六子高塞,镇国公。
皇七子常舒,辅国公。
皇八子夭折,无爵位。
皇九子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
皇十子夭折,无爵位。
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和硕襄亲王。
对比高塞和常舒,博穆博果尔的爵位显然高出一头。
难不成他立有大功?并没有。
博穆博果尔被封为亲王时,仅13岁。半大的孩子,立哪门子的功?
所以博穆博果尔受封,开启了清朝皇子“无功也能受禄”的先例。
此后,清朝皇子封授,由最初的“军功”变成了“恩封”。
即皇帝推恩给兄弟或者子孙,授予他们顶级宗室爵位。
在这种情况下,顺治皇子的爵位普遍较高。
皇长子牛钮,幼年夭折,无爵位。
皇二子福全,和硕裕亲王。
皇三子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
皇四子夭折,本来应该不授爵位,但因为其母是深受顺治宠爱的董鄂氏,所以仍被追封为荣亲王。
皇五子常宁,和硕恭亲王。
皇六子夭折,无爵位。
皇七子隆禧,和硕纯亲王。
皇八子夭折,无爵位。
大体而言,清初宗室封爵既严格又混乱。
能不能封王,一看军功,二看与皇帝的关系。
是否为皇子,反倒是次要因素。
爵位承袭上,尽管顺治六年“打补丁”时,顺治皇帝参考明朝制度,规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贝勒儿子封贝子,贝子儿子封镇国公,镇国公儿子封辅国公,辅国公儿子授三等镇国将军。
但规定同样没能严格执行。
比如福全,他的裕亲王爵位就传了四代。直到乾隆时期才照规矩降袭。
相反的例子,豪格死后,除一子承袭肃亲王爵位,一子封温郡王外,其余都是辅国将军。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随着宗室成员越来越多,康熙皇帝修改规定,对亲王和郡王各子的封爵都减了一级。
也就是说,原来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现在不行了,余子只能封贝勒;
郡王、贝勒、贝子以及以下爵位,亦是如此。
受新规影响,恭亲王常宁死后,他的几个儿子最高也就是贝勒,没捞着郡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康熙皇帝又规定,应封爵者,在20岁要参加考封。
考试内容包括国语(满语)、马射和步射。
每项考试成绩分为优、平、劣三个等级。考试结果直接影响爵位的授予。
只有最优者才会授予应有爵位,次优者降一等,再次者降二等,最次者不授予爵位。
末代皇后婉容的外公毓长就是通过考封获得爵位
康熙收紧授爵的口子,导致当朝皇子的爵位又普遍偏低,大多是“光头阿哥”。
具体情况如下:
皇长子胤禔,起初封直郡王。后来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而死。
雍正继位后,下旨以贝子之礼为胤禔办理丧事。于是胤禔的子嗣便按照贝子爵位往下递减承袭。
皇次子胤礽,康熙朝太子,因圈禁被剥夺所有待遇,死后追封和硕理亲王。
皇三子胤祉,初封诚郡王,后晋封诚亲王。雍正时期被剥夺爵位。不过雍正也没把事情做绝。胤祉死后,以郡王例安葬。于是胤祉的子嗣便以郡王爵位往下递减承袭。
皇四子胤禛,登基前为和硕雍亲王,后成为清朝第五位皇帝。
由于顺治、康熙登基前没有爵位,皇太极只是贝勒。因此胤禛是清朝皇帝中,第一个登基前被封为亲王的皇子。
皇五子胤祺,和硕恒亲王。
皇六子胤祚,夭折,无爵位。
皇七子胤祐,康熙时期封淳郡王,雍正时期晋封淳亲王。
皇八子胤禩,康熙时期封贝勒,雍正继位后,晋封廉亲王。但当雍正坐稳了皇位,又找理由削其王爵,圈禁致死。
乾隆继位后,以胤禩无悖逆之实,恢复其宗室资格。但没有恢复爵位。
皇九子胤禟,初封贝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皇十子胤䄉,康熙时期封敦郡王。
在八爷党中,老十的爵位最高。雍正继位后,将其圈禁,并革去郡王爵位。直到乾隆继位,胤䄉才被释放,并重新授予辅国公爵位。
皇十一子胤禌,夭折,无爵位。
皇十二子胤祹,康熙时期封贝子,雍正时期封履郡王,乾隆时期封履亲王。
皇十三子胤祥,起初为“光头阿哥”。康熙驾崩的第二天,直接晋封为怡亲王。
乾隆继位后,根据雍正遗诏,恩准怡亲王世袭罔替。胤祥成为清朝第九位帽子王。
原本胤祥第四子弘皎也是世袭罔替的宁郡王。
但因牵涉理郡王弘皙一案中,宁郡王由世袭罔替改为降等承袭。
皇十四子胤禵,康熙时期封贝子。
按康熙临终前的意思,胤禵应该封亲王。但因为参与夺嫡,被四哥一撸到底。
乾隆继位后,觉得十叔、十四叔太冤了,便重新授予他们辅国公爵位。
后来,乾隆又给胤禵升了两级,最终为恂郡王。
照这么看,胤䄉如果多活几年,应该也能复封为郡王。
皇十五子胤禑,康熙时期无爵位,雍正时期先封为贝勒,后晋封愉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康熙时期无爵位,雍正登基后,将其过继给庄亲王一脉。
当时,很多人认为雍正是“大宗吃小宗”。明摆了欺负人。因为庄亲王家里其实有人可以承袭王位。
不过前面也说了,那时候并没有明确庄亲王为铁帽子王。
所以面对指责,雍正直言道:自己不是贪图庄亲王的爵位,否则完全可以册封胤禄为亲王,何必遭人诟病。
当然,胤禄运气好到爆。据民国政府统计,庄王府在全国拥有55万亩良田,每年仅田租收入就是亲王俸禄的六倍,富得流油。
况且,庄亲王爵位后来还得到世袭罔替许可。胤禄也算是享受了一把胤祥的待遇。
皇十七子胤礼,康熙时期无爵位,雍正时期先封为果郡王,后晋封为果亲王。
皇十八子胤祄,夭折,无爵位。
皇十九子胤禝,夭折,无爵位。
皇二十子胤祎,康熙时期无爵位,雍正时期先封贝勒,后因罪降为辅国公。乾隆时期晋封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禧,康熙时期无爵位,雍正时期封贝勒,乾隆时期封慎郡王。
皇二十二子胤祜,康熙时期无爵位,雍正时期封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祁,康熙时期无爵位,雍正时期封镇国公,乾隆时期封贝勒。临终前,乾隆特许其加郡王虚衔。也就是仍拿贝勒食俸的郡王。
皇二十四子胤祕,康熙时期无爵位,雍正十一年(1733年)与弘历、弘昼一起册封为亲王。封号諴亲王。
有人猜测胤祕多半是雍正的心腹。至少也有恩于雍正。否则无法解释他的几个哥哥仅为贝勒或郡王,而他却可以直接封亲王。
雍正驾崩后,眼看宗室成员呈指数型增长,乾隆皇帝明发上谕,说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和怡亲王这九家,有功于大清,可以世袭罔替。
当然,不降级的只是“帽子”,如果铁帽子王犯错,一样会被剥夺爵位。
至于其他皇族成员,犯错了不仅会被夺爵,从这时开始,还得降等承袭。
待降三级后,才能世授。
比如亲王爵位,降至奉恩镇国公,才可以世袭罔替。
亲王尚且如此,那些贝勒、贝子、国公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乾隆中期,“考封”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只有马射、步射、满语三项全优者,方可授予应得之爵位。
两优一平者,降一级授封。
一优两平或两优一劣,则降二级授封。
三项皆平,或一优一平一劣者,则降三级授封。
至于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三项皆劣者,则停封。令其学习,再行考试。
后来,乾隆又规定:凡考试与应封之例不符合者,不仅停封,且永不准再参加考试。
如此一来,社会上便出现了大量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
据统计,清朝立国近300年(含后金),获得爵位的宗室成员仅6.3%。大部分人都没有爵位。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鉴于无爵无官的宗室太多,有一些甚至成了流浪人员,被平民百姓所嫌弃。乾隆觉得太丢人了,便规定:康熙帝系子孙,凡年满20岁,授予四品顶戴、四品武职补服,称为“四品宗室”;在20岁以前去世的,或非康熙帝系子孙,则称为“闲散宗室”。
不过,乾隆对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倒没这么苛刻。
清世宗雍正有序齿皇子6人,封亲王者两人,封郡王者一人。
皇长子弘晖,因夭折,生前无爵位。乾隆继位后,追封大哥为亲王。
皇次子弘昀,夭折,无爵位。
皇三子弘时,由于不讨雍正喜欢,一直无爵位。雍正还他将过继给了老八。乾隆继位后,恢复了弘时的身份,但没有追封爵位。
皇四子弘历,登基前为和硕宝亲王。后成为清朝第六位皇帝。
皇五子弘昼,和硕和亲王。
皇六子弘瞻,雍正时期无爵位。乾隆即位不久,由于果亲王胤礼病逝,无子袭爵。乾隆便将弘瞻继给了胤礼,并爵降一等,封果郡王。
另外,年妃为雍正还生有三个儿子,但都夭折了,其中两个没有爵位。有一位被追封为怀亲王。
乾隆的17个皇子,封亲王者六人,郡王一人,其余诸子无爵位。
皇长子永璜,生前因不讨乾隆喜欢,无爵位。嘉庆继位后,按照惯例,追封大哥为和硕定亲王。
皇次子永琏,幼年夭折,死后追封为皇太子。
皇三子永璋,生前无爵位,死后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原本无爵位,后因履亲王胤祹绝嗣,乾隆便将他过继给履亲王一脉。过继后,爵降一等,封履郡王。永珹死后,被追封为亲王。
皇五子永琪,和硕荣亲王。五阿哥是乾隆儿子中,第一个实封亲王。
影视剧中的五阿哥永琪
皇六子永瑢,原本无爵位,后因慎郡王胤禧无嗣,乾隆便将他过继给慎郡王一脉。过继后,爵降一等,封贝勒。但永瑢多才多艺,深得乾隆喜爱,晚年连升两级,晋封和硕质亲王。
皇七子永琮,幼年夭折,嘉庆时期追封为哲亲王。
皇八子永璇,和硕仪亲王。
皇九子夭折,无爵位。
皇十子夭折,无爵位。
皇十一子永瑆,和硕成亲王。
皇十二子永璂,生母为继皇后那拉氏。原本应该是储君。但由于继皇后与乾隆感情破裂,受到牵连,永璂生前未授爵。死后也仅仅只是追封为贝勒。
皇十三子永璟,夭折,无爵位。
皇十四子永璐,夭折,无爵位。
皇十五子永琰,登基前为和硕嘉亲王。后成为清朝第七位皇帝。
皇十六子,夭折,无爵位。
皇十七字永璘,乾隆时期为贝勒,嘉庆时期封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病危,为了给永璘冲喜,嘉庆皇帝册封其为和硕庆亲王。
乾隆之后,清朝宗室爵位制度大体没变过了。
嘉庆和道光又都是守成之君。老爷子怎么来,他们也一仍旧贯。
清仁宗嘉庆有5子,除长子夭折,追封郡王外,其余都是亲王。
其中的皇次子就是后来的道光帝,封和硕智亲王。
老三绵恺,初封惇郡王,后晋封惇亲王。
老五绵愉,嘉庆时期无爵位,道光继位后,封和硕惠亲王。
清宣宗道光有9子,封亲王者3人,其中两位为铁帽子王。
具体如下:
皇长子奕纬,又是个高开低走的典型。由于深得嘉庆喜爱,一出生就获封贝勒。但由于道光不喜欢他,所以一直到死,都只是贝勒。奕纬死后,追封为隐志郡王。
皇次子奕纲,夭折,无爵位,咸丰时期追封为顺和郡王。
皇三子奕继,夭折,无爵位,咸丰时期追封为慧质郡王。
皇四子奕詝,继位前没有爵位。后成为清朝第九位皇帝。
皇五子奕誴,被过继给惇亲王绵恺,过继后,爵降一等,封惇郡王。咸丰时期,奕誴因功晋封惇亲王。
据史料记载,奕誴平时明哲保身,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非常有原则。连慈禧都很忌惮他。
皇六子奕訢,道光时期无爵位,咸丰即位后,根据道光遗诏,封为和硕恭亲王。辛酉政变后,因有功于两宫太后,被恩准世袭罔替。奕訢也成为清朝第十位铁帽子王。
恭亲王奕訢
皇七子奕譞,道光时期无爵位,咸丰时期封醇郡王,同治时期晋封醇亲王。光绪皇帝继位后,为了尊崇“皇帝本生父”,两宫太后恩准醇亲王世袭罔替。奕譞成为清朝第十一位铁帽子王。
皇八子奕詥,道光时期无爵位,咸丰时期进封钟郡王。
皇九子奕譓,道光时期无爵位,咸丰时期进封孚郡王。
清文宗咸丰有两子,长子夭折,次子同治帝因是独子,便没有封爵,按太子培养。
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绪,均无子嗣。
既然没皇子,那也就不会再封新王了。
但清末出了个例外。
同治、光绪时期,庆亲王永璘的孙子奕劻因为善于逢迎,运气也不错,由辅国将军一路晋爵为庆亲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加恩庆亲王世袭罔替,奕劻便成为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
对比明朝,清朝统治者显然是吸取了厚养宗室的教训。对宗室可谓刻薄寡恩。
当然,正所谓牛吃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清朝宗室也有明朝宗室羡慕的地方。
那就是有权参政,身边可以有班底,外地有爪牙,掌握各部实权。
众所周知,清朝六部各有两个尚书,分别是满尚书和汉尚书。
常有人会问:两个尚书,谁才是一把手?他们平时不打架吗?
通常是不会打架的。因为满尚书、汉尚书,都不是各部的一把手。
他们的头上往往还有一个“管部王爷”、“管部贝勒”、“管部大学士”。
比如雍正年间,胤祥就是户部的“管部王爷”。十三爷才是真正的户部尚书。
至于名义上的户部满尚书、户部汉尚书,实际干的是户部侍郎的工作。
明朝王爷有封地,有钱,没有政治权利,不担心被皇帝猜忌。那些想做富贵闲人的清朝王爷,肯定很羡慕。
清朝王爷不赐土,不临民,不加郡国。入关后,没有圣旨,不得出京一步。但有机会接触到权力核心。那些有志向的明朝王爷,泉下有知,想必也很羡慕。
最后再说说清朝灭亡后,铁帽子王们的境遇。
末代礼亲王世铎,代善九世孙,与溥仪同辈。
然而论年龄,世铎给溥仪当爷爷都绰绰有余。
甲申易枢后,由于恭亲王奕訢失势。醇亲王奕譞与光绪皇帝的关系,不方便出任领班军机大臣。
于是,年迈的世铎便成为军机处的领班大臣。
但世铎知识有限,没啥能力,标准的政治吉祥物。
清末新政期间,因为不通洋务,世铎被慈禧弃用。
民国三年(1914年),世铎去世。
之后,还有三人曾袭封礼亲王的爵位,分别是世铎之子诚厚(1914-1917年袭爵);
世铎养子诚堃(1917-1929年),以及诚堃之子濬铭(1929年袭爵)。
不过,此时清朝已经灭亡,这三位只能算是有名无实的假王爷。
末代睿亲王魁斌,多铎之子多尔博的后代。由于多尔博过继给了多尔衮,所以法理上算多尔衮的后裔。
这位王爷也没什么能力,武昌起义后,面对全国革命浪潮,魁斌无可奈何,只能目睹清帝退位,帝国覆灭。
民国四年(1915年),魁斌去世,其长子中铨袭爵。
如果说魁斌是废材,那中铨就是标准的纨绔子弟了。
民国年间,前清王公贵族的俸禄停发。清初王公贵族圈占的土地,也因改朝换代,农民不再交地租,失去了经济来源。
而王府的开支又非常大。
当初有皇帝的时候,朝廷对宗室各种限制,如不准结交外臣,不准无故离京。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宗室随意挥霍。
现在没朝廷管着了,宗室子弟玩的那叫一个花。
就拿中铨来说,刚袭爵没两天就在家里修了一座花园和一间西式厨房。见别人出门不坐轿,他也买了两辆汽车和八辆马车显摆。
不仅如此,中铨还好赌。
结果没几年,这小子就将家产挥霍一空。
为了搞钱,中铨刨自家祖坟。后因与当地衙门官员分赃不均,被告上法庭,判了7年有期徒刑。最终死于狱中。
末代郑亲王昭煦,济尔哈朗后裔,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清政府倒闭时,昭煦还是小学生。指望他有所作为,自然不现实。
后来因为缺乏管教,坐吃山空,郑王府也迅速没落。
为了搞钱,昭煦先是变卖家里的古玩字画,接着开始变卖房产。等房产也卖完了,昭煦又仿效中铨,盯上自家祖坟里的文物。结果在刨坟时,遭人举报,一时沦为笑柄。
末代豫亲王懋林,多铎八世孙,生前不受重用,病故于民国二年(1913年)。
懋林死后,其子端镇袭爵。
端镇又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
在败光家产后,他将豫王府卖给了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后来洛克菲勒基金会在豫王府原址上,建造了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这也算变相为国家做贡献了。
末代肃亲王善耆,豪格的第十代嫡孙。
辛亥革命期间,善耆加入宗社党,坚决反对溥仪退位。
清朝灭亡后,善耆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
见复辟无望,善耆将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并将38个子女中的35个送到日本,从事卖国活动。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川岛芳子。
相比其他王爷,善耆在政治上比较有作为。但历史大势所趋,他所做的努力,都只是螳臂当车。
末代庄亲王载功,胤禄五世孙,初封二等镇国将军。
庚子国变期间,载功的大哥、庄亲王载勋借义和团的力量打洋鬼子,上了列强的黑名单,被慈禧逼死。载功因此承袭庄亲王爵位。
可出了这档子事,慈禧也不便再重用载功,所以直到溥仪退位时,载功在朝中都是边缘角色,没什么作为。
民国五年(1916年),载功去世。其子溥绪继任庄亲王。
与中铨、端镇一样,袭爵没几年,溥绪就因生活艰难,将庄王府卖了。
之后,本着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溥绪编写了许多优秀的京剧剧本,成为当时有名的京剧剧作家。
晚年时,溥绪生活非常凄凉,要靠朋友接济度日。
末代克勤郡王晏森,代善长子岳托的后裔。这又是一个吃喝嫖赌样样不落的主儿。
在将家产败干净后,晏森反倒看开了,靠拉洋车挣钱。
当时的媒体撰文取笑晏森,老百姓也戏称其为“车王”。
但晏森不以为意,每天和其他车夫一样,按时出车,去各个路口等人,笑脸迎客。
末代顺承郡王讷勒赫,代善第三子萨哈璘的后裔,曾任阅兵大臣、正白旗满洲都统等职。但都不算要职,无关朝廷大政。所以溥仪退位时,他也无能为力。
民国六年(1917年),讷勒赫病逝。由于没儿子,其侄子文葵继承顺承郡王爵位。
这位末代王爷曾当选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直到1992年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现全国政协驻址就在文葵曾经的家——北京顺承郡王府。
末代怡亲王毓麒,胤祥七世孙,喜欢京剧,为人仗义,花钱大手大脚。所以清朝灭亡后没几年,他就败光了家产。好在毓麒有点京剧功底,靠在戏班跑龙套、打杂,勉强维持生计。
清末醇亲王载沣,奕譞第五子,光绪帝异母弟,溥仪的生父。历史给过他机会,但没把握住。好在没跟溥仪沆瀣一气,算是保住了晚节。
末代恭亲王溥伟,奕訢的嫡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袭爵,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职务。
慈禧死后,溥伟曾与载沣策划诛杀袁世凯未遂。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东山再起,溥伟坚决反对袁世凯的议和主张,并组织宗社党,企图阻止南北和谈。
但在宗社党的另一员骨干良弼被革命党炸死后,溥伟慌了,避居于青岛。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诱迫溥仪到东北,便将溥伟先接到沈阳,扬言要以溥伟为首,建立“明光帝国”。
溥仪得知后,马上答应日本做了傀儡。
而溥伟则因丧失利用价值,人见人欺,最终于1936年,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溥伟
溥伟死后,其第四子毓嶦投奔溥仪,被溥仪册封为恭亲王。
这位伪满洲国册封的末代伪恭亲王,活到了2016年。
庆亲王奕劻,厉害了,号称仅次于和珅的大清第二号贪污犯。
南北议和期间,别的王爷要么明哲保身,要么反对溥仪退位。
唯独奕劻收了袁世凯的好处,在溥仪退位这件事上摇旗呐喊。
清朝灭亡后,奕劻举家前往天津避难。靠着早年贪污所得,生活依旧滋润。
民国六年(1917年),奕劻病死于天津租界,其子载振承袭庆亲王爵衔。
载振的生活虽然也奢靡,但他能挣钱。属于八旗子弟中的异类。
早在光绪年间,载振就入股了天津的多家商场、饭店。
他还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便只投资,收分红,不插手具体业务。
然而生逢乱世,意外总是会突然出现。
抗战爆发后,日军占领天津,载振投资的公司经营不力,业绩一落千丈。
无奈之下,载振只得靠变卖古玩、珠宝、玉器维持生计。最终于1947年病死于天津。
这些清末铁帽子王,有一部分人看到了新世界,得以善终。
但大部分都认识浅薄、能力平庸。他们在民国时代或因挥霍无度,或因遭遇算计,短短二十年间就把家业败光,陷入贫病交加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