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乌克兰冬季来临之后,前线乌军面临多重考验。首先是每日炮弹消耗数量过大,北约未必能持续对乌援助。其次,前线乌军过冬物资严重不足,即便北约援助了大量冬季野战帐篷和棉服,但是对于在前线部署了百万大军的乌克兰而言,几乎是杯水车薪。
除此之外,俄军改变全新进攻方式,通过温压弹和铝热剂燃烧弹对乌军和国际雇佣兵展开袭击之后,后者几乎被打得“抬不起头”。甚至还出现了巴赫穆特地区的上万乌军精锐被包围的情况,其中还包括刚刚从英国培训回国的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第一营。
据悉,所谓的第77空中突击旅,是乌军刚成立不久的新部队,是该国麾下第十个空中突击旅,其中第77旅以接受英国教官培训为主,随着第一营进入前线之后,剩余部队很快就会进入前线。可是所谓的空中突击旅,在没有任何空中装备的情况下,如何能称之为空中突击旅?
再加上,俄军将赫尔松撤离的3万名大军部署至顿巴斯地区之后,巴赫穆特的乌军压力倍增,面对俄军的猛烈进攻,只能选择不断后撤,最终落入俄军的包围圈之中。虽然乌军此前展开了第十次动员,但是面对俄军真正的精锐部队,尤其是第76伞兵师、车臣士兵以及瓦格纳雇佣兵的时候,乌军新兵除了被俘虏,或者被歼灭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同时,乌军过冬物资面临严重不足的情况,在夜晚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中,能够坚持多久,估计连泽连斯基也不知道。如果前线乌军出现负伤的情况,不仅会面临感染的情况,甚至很难愈合,这对于乌克兰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除此之外,俄军也对乌克兰本土的国际雇佣兵展开袭击,尤其是重点照顾了英国和美国的雇佣兵。说明随着俄军调整攻击方式之后,乌军和国际雇佣兵基本上属于“插翅难逃”。尤其是随着俄军使用温压弹和铝热剂燃烧弹的进攻方式之后,乌军基本上毫无抵抗力,国际雇佣兵除了眼睁睁看着温压弹爆炸,同样是束手无策。
这对于俄军而言,可谓是非常提升士气,终于找回了场子。如果说此前俄军从赫尔松地区撤离,让外界不看好俄罗斯的话,那么随着俄军在顿巴斯重新掌握主动权之后,西方媒体罕见闭口不谈俄军包围上万乌军一事。
在西方媒体看来,只能报道乌军暂时获利的消息,绝对不能报道俄军打败乌军的消息。可是西方媒体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似乎无法帮助乌克兰扭转颓势。如果乌军找不到破局的办法,得不到北约援助的新一轮军火和过冬物资的话,那么最终除了失败,真的别无选择。
不动武时尽量讲仁义,一旦动武决不能个月妇人之仁!
既然把他们包围了就是一顿炮轰。
包围不算啥,要消灭才算数!集中使用温压弹。
直接碾压不就好了吗,死了那么多,才动用温压弹,感觉不太划算!
在包围圈内用温压弹待后,不留活口,战争才能早日结束!
温压弹的伺候
马上电影拍完了
战争那一方输赢就全靠媒体的嘴巴,媒体说那方赢、那方准赢无疑。
快点哦迷死给
哎俄罗斯就是妇人之仁,总报着希望乌克兰会回心转意
赶紧用降温弹把它们活活烧死
好消息
对美欧雇佣军用温压弹是最好的选择[呲牙笑]
上万乌军精锐、雇佣兵被包围,决不接受投降全部消灭掉。
泽连斯基简直是在做狐假虎威的梦,欧美送这么点废铜烂铁还这么屁颠屁颠地高兴,实际上就是挨打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