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东野首长突然决定更换一纵司令,将原来的司令万毅,调换成已经因病9年没打过仗的李天佑,在军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也引起了万毅的不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更换纵队司令咱们先说说万毅担任一纵首任司令这件事儿。当年一纵刚刚组建的时候,兵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山东军区的滨海支队,另外两方面分别是山东一师和山东二师。而滨海支队进入东北之初,万毅曾担任滨海支队长,而且是由毛主席亲自点名任命的。
万毅出身于东北旧军队,在东北军中有不小的影响,对东北复杂的局势也更加了解,这一点与周保中的情况差不多。在八路军进入东北时期,这样的身份明显是占据地利的优势,所以任命他为滨海支队长,也是对万毅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带滨海支队发展起来。
因此,组建一纵的时候,尽管滨海支队的兵力不过团级单位,远比山东一师和山东二师的兵力少,最终却还是由万毅出任一纵的首任司令。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该任命属于水到渠成,毕竟万毅到东北的时间要早,而且身份也有利,但万毅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据万毅所写的回忆录记载,他当时担忧自己出任一纵司令,指挥作战的能力可能不足。而罗荣桓也明确表示,他在这方面确实还需要提升,但他有培养空间。就这样,万毅出任了一纵的司令。
但仅仅过了8个月的时间,突然又传来更换一纵司令人选的消息,这让万毅有些难以接受。他不满的地方主要是当初自己推辞了出任司令,却坚持让他担任,如今却又要换人,让他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
最重要的是,接任一纵司令的人还不是一个指挥作战的强人,而是因病脱离战场9年之多的李天佑。两人职位对调以后,万毅这8个月融入一纵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转而要将这支部队交给李天佑,而自己则要到后方干工作。
从回忆录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万毅这一次确实没能控制住情绪,带着不满找到了东野首长争执了一番,恰逢有人替他从中说情,这才没有调到后方,而是留在一纵担任政委,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折中办法, 算是平复了万毅的情绪。
不同的声音按照当时的时间节点,正好是夏季攻势打响的前夕,为何要在如此关键的时候,更换一纵司令呢?其实,当时更换纵队司令的并非只有一纵,许多纵队都换了司令,而且东野纵队司令更换是出了名的频繁,最多的时候一个纵队连换5位司令,这一点与华野、中野完全不同。
东野12个纵队,只有4个纵队司令是从头干到尾,其余纵队全都更换过司令,少的换2个,多的换5个。
只要了解东野发展的历史,自然也就不难看出,之所以东野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主要是形势比人强造成的,东北的局面重要且复杂,若想在乱局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紧随形势任命。
从一开始的整顿部队为重心,迅速转变到指挥作战能力为第一考虑,这也是东北战场的一个特点。对于这一点,大家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战局发生变化,谁都没办法,但当时出现争议的关键在于,已经因病9年没有打过仗的李天佑,指挥作战的能力到底如何呢?
证明自己李天佑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是主力团长了,这样的资历来看,担任一纵队司令没什么问题。而且,李天佑当年在115师时期仍然担任团长,在平型关大捷中更是担任主攻位置,这在八路军中的功劳绝对属于罕有人能比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如果李天佑一路这样走下来,担任一纵队司令几乎可以肯定没有任何争议,但他因为长期指挥作战过度劳累,在1938年因病被迫离开了前线指挥,返回延安治病去了。原本以为这是一次短期的治疗,却没想到因为种种原因,李天佑居然一去就是9年时间。
说起李天佑这次回延安的治病之旅,也实在是颇为坎坷。他回延安治疗不久,发现以延安的医疗水平无法治愈,只好安排他去苏联治疗,同时让他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也算是充分利用时间了。
但没想到的是,在此期间苏联与德军的战局不利,莫斯科也陷入危险之中,李天佑等人被迫离开莫斯科,暂避到蒙古国乌兰巴托。李天佑在乌兰巴托断了治疗,也断了学习,只能为了维持生计打工,苦苦寻觅回国之路。
由于日寇对各条路都看管很严格,就连大漠都有巡逻队,李天佑等人想要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返回中国,简直千难万难。李天佑心急如焚,最终决定冒险一试,徒步走沙漠隔壁,绕道甘肃西安,总算来到重庆找到组织,这才得以返回心心念念的延安。
这一路上,李天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生死,一方面是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一方面是沿途因为吃喝不干净带来的疾病,还有进入甘肃以后面对马家军的围追堵截。好在李天佑有惊无险的安全回到延安,在日本投降以后赶赴东北,开始了全新的革命生涯。
李天佑接任一纵司令以后,关于他还能不能指挥作战的质疑声不少,这也是因为平型关大捷已经过去太久,当年的那份功劳已经不足以证明自己。但李天佑很快就在夏季攻势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仅用6小时就率部歼敌一个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此后,四站四平期间,李天佑和万毅搭档指挥作战,23小时全歼守敌,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当时李天佑指挥的三个纵队,其中不乏韩先楚、邓华这样的佼佼者,已经充分证明了李天佑在军中的影响力和指挥作战的能力,那些上任之前的质疑声音,也自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