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父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没有感受到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无论如何,他们也没办法给出孩子需要的爱和安全感。
爱和安全感这个东西,从哪儿来?大部分是钱给的,也就是经济问题。
当你自己感觉经济压力很大,为生活奔波,活得很吃力,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多耐心和爱,以及温和的状态来对待孩子的。
原生家庭的安全感,除了家庭环境,还需要很多的爱和耐心,经济问题也影响了很大一部分。
听课听到这些,直接解了存在我心里很久的疑惑。
我家老大10岁左右时,有一次返校前,因为气温变低,要穿校服外套。
她在她的衣柜里,怎么找都找不到。又临近上学的时间,有点儿着急。
我跟她说了可能会放的地方,她找了之后,还是一样的结果,没有。
她说没有之后,就自顾自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没有再继续找。
而我,看见她降温了,还不穿外套,火气马上就上来了。
明明校服外套就在那几个地方,她为什么就找不到?非得我去找,没我不行是吧?
我把正在干其它事情的老大,叫到衣柜前,让她找。
在我高压眼神的压迫下,老大翻了翻衣柜,还是没找到。
02
她转身,怯生生地看着我,求助的意味那么明显,等待我下一步的指令。那无辜的眼神,让我彻底爆发了,对着她就是一顿数落。
说她不会感知气温变化,不会自己添加衣物,连穿什么衣服都不知道,以后长大了怎么办?我又不能跟着她一辈子,她总会有独立生活的时候。
我用尽我浑身的力气,歇斯底里地指着她的鼻子,对着她又吼又叫,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就差把人身攻击的话,说出口了。
好歹是亲生的,理智还是在线的,控制着没说脏话。
老大被我的架势吓到了,哇哇大哭起来。她越是哭,我越是不爽,自己事情没做好,有什么脸哭?
她长这么大,可能从来没见过她妈妈的这副模样,面目狰狞,横眉怒视,恶声恶气。
发完脾气,我气呼呼地走出老大的房间,她的哭声依然清晰地传递到我的耳朵里。
等我冷静下来,懊恼的情绪上来了,何必呢?多大的事儿啊,至于嘛。
我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很少发脾气,这是周围人以及我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评价。
我想,可能是我在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没处发泄,一直积压着。此刻,因为一件事,突然被点燃了。
03
现在再来复盘这件事,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遇到的事,还夹杂着我为家里经济状况的焦虑,这个比例,占了大头。
那段时间,我家靠信用卡套现度日,这其中的焦虑可想而知。
虽然表面上云淡风轻,但内心深处的底色是恐惧,是害怕,是对明天不知道会怎样,以及未来的担忧。
当最基本的生存出现问题时,很多东西都自顾不暇了,哪还有心情去管其它?
对孩子的耐心、爱和温和的态度,统统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为这些东西太虚无缥缈了,看不见,摸不着。
跟生存问题相比,它简直不值得一提。
这些,让我想到另外一件事。
初一上学期的秋冬季节,我掉头发掉得非常厉害。
从这一学期开始,我开启了住校生活,我以为是换了新环境,不适应,压力太大造成的。
我跟我妈讲,我妈说,秋冬季节掉头发很正常,等来年春天,它就长出来了。
我妈这么说了,我也就信了。
来年,春天来了,我掉的头发也跟着长出来了。
04
只不过,新长出来的头发,数量有点儿惊人,以至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不会是得了什么绝症吧?我是不是活不了多久呀?
我当时留的是长发,中分刘海,扎个低低的马尾。
从前面看,很多新长出来的,毛茸茸的头发,立在头顶上,随风摇曳,像是剪了个小平头的假小子一般。
尤其是洗了头之后的那种蓬松感,让这种情况更甚,跟公鸡头上的鸡冠形状类似。
从后面看才知道,我留的是长发。
这样的发型,让我在同学面前像个异类。
我感受到了他人审视的目光,怕和别人对视。逃避别人打量的眼神,几乎成了一种本能和自动反应。
这种状况持续了两三个月,一直到放暑假后,我真的把头发剪成了小平头,问题才算终结。
我跟我妈说,我想去医院看看,我妈不接话茬儿。
我非常痛苦,在家里哭,不肯去上学,想去看医生,我妈不搭理我,也不回应我。
是我爷爷看不下去了,带我到村卫生所看医生,医生给我开了两盒补血口服液。
喝了之后,到了第二年的冬天,掉头发症状明显好多了。
我爷爷当时跟我说,不是你妈不想带你去看病,是因为她手上没钱,不要怪她。
几年后,我妈也跟我证实了这一点,不是她不愿意带我去看医生,而是她没钱,有心无力,只能选择性忽略。
05
当一个人还在为生计奔波,吃了上顿,发愁下顿的时候,他是没有多余的心力去做或是关注其它事情的。
整个人处在一种非常焦躁的状态,一点就炸,想让他对孩子耐心,状态温和,不太现实。
人最大的底气,来自于财富。
财富,是人最大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安全感从哪儿来,财富。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圈,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环,剩余的,就像多米诺牌效应一样,应声而倒。
繁衍后代是人类本能,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但要学会克制,从现实,从实际情况出发,摒弃掉想当然。
很多人都说,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可爱不仅要大声说出来,也需要金钱来支撑呀。要不然,也不会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说法了。
替换到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的。
去赚钱吧,赚很多很多钱。
套用那句很俗气,但又很有道理的话,钱可以解决90%的问题,剩下的10%解决不了,可能是你的钱不够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