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惕到感动到哭!美国孩子在中国上学后,家长对中国看法大转弯

紫萱聊社会 2024-09-03 00:46:44

美国孩子在中国上学是什么体验?是被欣然接纳还是被处处排挤呢?

四川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客前驻华记者彼得·赫斯勒,就用两个女儿做了亲身实验,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一开始他以为女儿在这里会被当做外地人,对两个女儿的上学环境忧心忡忡,可是没想到,中国文化包容并蓄,不仅让两个女儿拥有了非常快乐的读书时光,还让他们彻底爱上了中国,这让他感到无比惊喜。

事实上,这也是彼得·赫斯勒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作为一个上个世纪90年代就来到中国执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美国人,他对中国的感情十分深厚,也希望两个女儿能够融入到中国文化里。

那么,这两位美国小姑娘在中国学习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这位家长对中国又是什么看法呢?

01:父亲留在中国,女儿爱上中国文化

提到彼得·赫斯勒,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如果说他的中文名字何伟,很多人可能会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啊!

何伟1969年6月14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他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他的代表作《江城》、《寻路中国》等是脍炙人口的描写中国社会的大作。

在这些书里,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并致力于向美国以及更多国家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他的许多作品都一扫外国人对中国的偏见,让中国先进、包容、勇敢的形象被世人称道。

《华尔街日报》曾称赞他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他自己则说:不想做一名研究中国的专家,只想做一个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

由此可以看出,何伟骨子里的谦虚,以及他所传达出来的对中国的友好。

27岁的时候,何伟只身一人来到了中国,此后在中国教授英语,前后有十多年,他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写成书,后来火遍大江南北。

在他的书籍《寻路中国》中,他以外国人的视角一笔一画勾勒着中国人的面貌,喝茶、看书、聊天,街边的烟火气,融洽的邻里关系,浓郁的爱国情怀,在他的笔下,中国被回归了本来的面貌,一个充满烟火气、温暖和爱的幸福国度。

在西方国家对中国普遍持有偏见时,这本书横空出世,打消了许多外媒的不良引导。

《南方人物周刊》曾这样评价何伟:他笔下才是真正的中国,是许多外国人都不曾认清的中国。

在中国的十几年,何伟深深的爱上了中国,2010年之后何伟曾举家搬往埃及开罗,然而秉持着对于中国的热爱,2019年他又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回到了中国定居成都,也正是在这期间,两个女儿也爱上了中国文化,他记录下了可爱的女儿们在中国上学交朋友的经历,让世人对中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02:美国人在中国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何伟的妻子是一位美籍华人,所以他们的两个女儿彩彩和柔柔骨子里也流淌着中国人的基因,在面相上看起来也很像中国人。

不过因为她们更像美国人,所以走在路上很多人会一眼认出,她们并不是中国的小孩。

她们刚来到学校里也是如此,同学们对她们的到来表示十分惊讶,不过老师告诉同学们,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可以坐在一起学习,很快彩彩和柔柔就和周围的小伙伴打成了一片,后来她们还当选了少先队员。

这让何伟感觉到很惊讶,因为当时中国和美国正在打贸易战,双方的关系十分紧张,没想到中国人竟然这么大方的接纳了两个美国小孩,这种包容与理解也是他一直以来强调的,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

虽然两个女儿已经九岁了,但是何伟和妻子在此前并没有教给她们说中国话,他们认为总有一天,他们还会在回到中国,到时候在中国这个语言环境里学中文会更有效。

结果果然不出他所料,彩彩和柔柔上学几天之后就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节奏,还跟着小伙伴学了几句汉语。

何伟告诉记者,当时女儿们学到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王八蛋”,这让他听了哈哈大笑,觉得很有趣。

随着两个女儿上学的日子越来越多,他们的中文也越来越好,甚至可以跟小伙伴一起学中国的古诗词了。

比如有一首叫做《赠汪伦》的诗,他印象深刻,两个女儿学会之后叽叽喳喳地吵着要在爸爸面前背诵,而且她们还从小伙伴口中学会了这首诗改编的打油诗。

李白乘舟没给钱,被人一脚踹下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

两个女儿说这样的改编让她们觉得很有意思,她们课后经常和小伙伴一起讨论,现在两个女儿还会主动去去学习中国文化,背诵古诗词,何伟觉得这点非常好,因为中国文化非常值得学习。

时间久了,何伟也发现了两个女儿的一些改变,比如她们当选了学习小组的小组长,要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学习,偶尔还要帮同学们看作业。

何伟告诉女儿,如果觉得很累可以不必去当,但是女儿斩钉截铁地说,既然当了小组长就要承担起这份荣誉。

小小年纪,经过短暂的学习竟然被培养起了责任感和荣誉感,这让他作为爸爸十分自豪,并且由衷认同中国的教育。

中国文化并不是强硬的洗脑,而是鼓励每个人承担责任,追求理想,这种内驱力才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关键。

当然,何伟也有担心的事情,他害怕两个女儿在中国上了政治课,会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毕竟他们是美国人,骨子里认同美国文化,如果中国文化相互冲击,担心两个女儿难以分辨。

可事实证明,他多虑了,学校除了基本的文化课,就只有一门道法课,主要就是讲述道德与法律,完全不是涉及更深层次的政治问题。

在这堂课上,两个女儿学会了怎样树立道德信仰遵守法律,何伟打心底里认同这样不落俗套的课程,他认为这种课对于女儿的人格培养很有用。

虽然只在中国学习了两年,但是何伟看到了女儿们的变化,她们变得更勇敢、自信、更有集体荣誉感,她们也爱上了中华文化,后来回到美国之后,她们经常还会捧着中国的古诗词来读。

两年的求学时光不仅让何伟夫妇感动到哭,也改变了众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负面印象。

中国并不是一个小气的国家,我们欢迎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来中国学习,并且真心接纳这些可爱的孩子。

中国的教育不是从来不是掠夺,而是培养人骨子里的自信勇敢、积极向上、奋发前行。

这片土地上能孕育出这么多英豪绝对不是没有理由的,世界各国也该刷新认知,重新看清中国了。

参考资料

[1]观察者网《别了,何伟》20210828

[2]澎湃新闻《《寻路中国》作者何伟回来了,全家定居成都,任教四川大学》20190830

[3]红星新闻《美国作家何伟:我在中国从未感到孤独》20191227

0 阅读:0

紫萱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