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把一男人当作宝物进献,耶律隆绪不怒反喜:此乃应梦之臣

和煦斋书屋 2020-12-02 20:33:56

契丹有狩猎的传统,即便建立了辽国,以定居方式为主,但是包括皇帝在内的契丹贵族,每年都要定期打猎,以便纪念契丹祖辈的渔猎传统。

一般来说,皇帝到哪个地方打猎,当地的节度使都要进献宝物。把皇帝伺候好了,自己禄位高升自然是不愁了,因此地方官大多绞尽脑汁,思考进献何种宝物给皇帝。

这一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到云州打猎,按照惯例,云州节度使也要进献宝物。节度使实在想不出来要送什么宝物,帝王家能缺啥呢?当时大辽国力强盛,边境安定,奢靡之风也开始盛行,皇宫之中奇珍异宝不计其数,选择何种宝物才能让皇帝满意呢?

忽然,节度使猛得想起幕僚之中有一人才,名叫张俭,很有才华,曾经以第一名考中进士,而且为人俭朴,行事低调。节度使也不想埋没人才,推荐张俭在皇帝身边做事,更能发挥人才的专长。

于是节度使向辽圣宗上奏道:“云州这旮旯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唯一的宝物便是张俭,愿意献给皇上。”

这辽圣宗耶律隆绪是《燕云台》里的主角之一,幼时母亲萧太后主政,听从萧太后,跟随萧太后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后萧太后还政,耶律隆绪便自己独当一面。辽圣宗是辽国的明主,在位期间辽国国力强盛,与大宋达成澶渊之盟,边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辽圣宗爱惜人才,听闻节度使一番话,不怒反喜。更让节度使没有想到的是,这张俭乃是皇帝的应梦之臣。此前辽圣宗做了一个梦,梦里身边有四个人服侍,辽圣宗赏赐每人两口美食,如今见到张俭方才醒悟梦见的是他,因为“俭”字的繁体字是“儉”,正好是四个人和两个口组成。

辽圣宗召见张俭,发现张俭穿着朴实,举止大方,问及政务也回答得头头是道,再加上是自己的应梦大臣,心中自然欢喜,于是带回上京,授予官职。

这张俭的确是能力出众,从枢密院事升至节度使、枢密使。皇帝非常器重张俭,甚至到了偏袒的地步,朝中还有位大臣叫吴叔达,因为和张俭政见不合闹了矛盾,皇帝二话没说,直接将吴叔达贬为刺史,升任张俭为左丞相,后来又封张俭为韩王,可见张俭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尽管位高权重,但是张俭依然保持朴素的本色。辽圣宗去世后,辽兴宗继位,此时大辽腐败风气进一步恶化,国内贵族崇尚奢靡之风,王公大臣衣着华丽,用度奢侈。反观张俭,吃穿用度很是节俭,领了薪俸,如有剩余,还会拿来周济旧时朋友,真正做到了“苟富贵,勿相忘”。

辽兴宗想试探张俭是不是真的俭朴,命令侍卫偷偷地在张俭官袍上钻了个洞,后来发现张俭竟然一直穿着这件带洞的衣服。辽兴宗忍不住问张俭这件事,张俭却回答说这件衣服他已经穿了三十年!

如果辽国贵族能像张俭那样,大辽怎么会灭国?大辽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奢靡之风盛行,为了得到一种珍珠,不惜压榨女真部落,最终导致女真的反抗,导致大辽急剧衰落。

看到张俭如此朴素,辽兴宗也感动了。他让张俭到宫中任意挑选布匹,他却只拿了三匹布。辽兴宗想照顾张俭的家人,也被张俭拒绝了。品行如此高尚的名臣,怎能不让皇帝放心?

张俭还曾力劝辽兴宗切莫发动战争,避免了一场动乱。当时,因为大宋在上表中言辞不逊,辽兴宗勃然大怒,准备御驾亲征。当时辽与宋已和好几十年,边境安宁,如果重燃战火,势必造成生灵涂炭,这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

别人劝不动,可张俭坚持原则。他不厌其烦,反复向辽兴宗陈述发动战争的利害关系,最后还给出解决的对策,即直接派遣使者兴师问罪,不必亲自征战。一番话说得辽兴宗开了窍,避免了一场大战的发生。

张俭虽然一生俭朴,生活清贫,可正因为清心寡欲,没有过多的放纵和欲望,反倒是活了很长时间,去世的时候是91岁,不仅在大辽,就算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寿命如此之长的大臣都是不多见的。

张俭是现在的宛平县人,去世的时候,辽兴宗赐葬宛平县,算是落叶归根了。其实,当时张俭衣着朴素,也是试图以上率下,纠正大辽的不正之风,同时也在提醒辽兴宗不要太奢华。可惜当时能明白张俭苦心的明白人并不多,辽兴宗去世后仅70年,大辽便灭亡了。

参考资料:《辽史》《契丹国志》《辽史补注》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阅读:32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