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断崖出现中国文字,翻译成汉语后,中国专家当场红了眼眶

鲍旭论车 2021-05-25 20:15:43

我们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刘彻68岁时,巫蛊之祸已经停歇,接班人卫太子刘据就死在汉武帝的面前,前线又传来了将领李广利兵败匈奴,汉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刘彻精心安排的一切彻底被打乱。

回顾往生,击溃匈奴、开拓疆域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摆在汉武帝面前的是一个纷乱的朝代,让他悔恨不已,更是颁布了《轮台诏》,表示自己将不再出征,与民休息,两年后,汉武帝驾崩,杀母留子。刘弗陵成为了即位太子。就在后世评价汉武帝的时候,脑海中不由浮现了当时汉军北击匈奴的画面,那时的汉朝正是鼎立之时,他认为匈奴也没有世人说的那么彪悍,因此派名将卫青、霍去病大规模出击匈奴。漠北之战得胜归来后,汉武帝非常高兴,奖赏有功的将士,话说当时的奖赏非常丰厚,但是买单的还是国内的平民百姓,外敌虽然解决得好,但是国内的问题却接踵而来。

直到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九世刘秀再次一统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经过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三代皇帝的恢复,东汉江山也有了起色,因此又一次北击匈奴。北击匈奴的将军名叫窦宪,是汉章帝皇后的兄长,这位窦宪在后期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汉朝的中流砥柱,更是一举击垮了北匈奴,追击匈奴,直到1990年,有两位中国牧民在蒙古国杭爱山南麓避雨,发现断崖上有中国汉字,后来内容又经考察队翻译成现代汉语,发现就是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铭》,中国专家当场红了眼眶。

经过1900年,石碑上的汉字依然保存完整,向后世阐述了当年激战的场面,以及汉军得胜之后的雄风,但《封燕然山铭》并未记载,国舅窦宪的出兵与西汉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的意义完全不同。

窦宪本身就是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耀武扬威,就连自己的亲妹妹都看不下去了。因此才出击匈奴,以死赎罪,窦宪得胜归来后,死罪不仅免了,还名震四海,之后更是权倾朝野,愈发嚣张,但是这一次偶然的发现,更是让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对抗击匈奴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

2 阅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