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此花,此花与汝同归于寂,见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王阳明悟道的谒语,表达的是“相由心生”,言说的是万事万物皆由心起心落,与我关联即为世界,与我相契即是情缘,现世之中,心外无物。近几年回红安,无论是清明祭祀,亦或是避暑小憩,总觉得那山那水是如此明白畅快,深有“便知此花不在心外”的同感,顿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那种相怜相惜的情愫起来。无论是群山叠翠,还是倒水清流,无论是古村落,还是新型的工业园区,由滴溜溜的柏油路循环往复地勾连贯通,驰骋往来,或走马观花,或悉心赏鉴,朝入闹市,夜宿深林,红尘内外,近为咫尺。聊聊走走,漫游品鉴,真的感觉红安现在真的是很美很美,俨然有“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感觉。

红安,说古老很古老,说年轻很年轻。古老处,在《三海经》的山经——中次八经里就有记载:又东五百里,曰岐山,其阳多金....,此经中的歧山,据古史专家考证即红安现在的天台山。说年轻,红安建县始于明嘉靖42年(1563年),原名黄安,建国后,1952年改为红安,两百多个将军同故乡,故实打实地称其为将军县,铁血红安,红安的山山水水与共和国在深层的肌理上血脉相连。

红安,在地理位置上属鄂东北,处于大别山的脚下;在地形上,北高南低,北面是天台山、老君山,中部是丘陵,南面是与武汉的黄陂、新洲接壤的平原地区。人性上,红安人深带古时苗蛮的血性,有其朴实古倔的一面,也深藏爱憎分明易于冲动的个性。因其古倔,红安至今还保留了大量的古语方言,在如今的关联开放时代,这一现象不能不说较为奇特,也充分展现出红安人个性之鲜明。

红安的山水,那真不是吹的,最解颐的山最少有两处——天台山和老君山,天台山雄奇壮美,老君山敦实壮丽。天台山,东与杨山相通,西与老君相接,环抱着绿水莹莹的烟宝地水库,奇林深壑,波光粼粼,烟宝地水库的水绿得让人心醉,水生寒烟,烟雾袅袅,云霞泯灭,闭上眼睛李白的那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很快就会移植过来,你也恍然入梦。记得前年清明时节去烟宝地游玩,拍了几张水库的图片,立刻便引来不少惊呼,问这是哪里的水,怎么这么蓝这么翠。站在天台山的顶端,瞭望盈盈绿水,你会为宋代王观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的诗词妙语折服。只有深处那让人入醉入迷的山水间,才能生出如此曼妙的勾连咏叹来。只有那些深具才情又有深切体会的人才能写出流芳千古的杰作,诚然如是。从七里坪镇到天台山顶端,有36华里,虽盘旋婉转,但并不算十分陡峭,黑刷刷的柏油路也十分宽趟。山上有一条街依路而建,避暑山庄与农家院落相穿相插,山庄多为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楼台庭院古朴雅致,山顶有一块几百平米、百来丈高的天然巨石直向苍穹,原来的天台寺庙就坐落其上,后来寺庙扩建才移于脚下。天台寺曾有个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的(据说是黄石市第一任市长的公子)做主持,在此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佛教音乐小提琴唱诵班,不少人慕其名,从全国纷至沓来,名极一时。层林深处,清风穿林,凡呗唱晚,妙乐连心,试想想,那是何等的场景?

天台山并不是独体山,是群山集合,属于山中有山,林中有水的那种。除主体山峰往东通向杨山有个幽深的游乐处外,往西经对天河漂流处再到老君山,有条可通小车的水泥路,林壑幽深,溪流潺潺,白鸟和鸣,蜿蜒秀丽。这条旅游线路绝对是被很多游览者所错过的,错过它是常态,但也错过了天台山的绝胜。今年清明后,我带妻子、姐姐、姐夫及同学巨诚,边游边玩,摸出了这条线路,同学巨诚也说从来没走过。游玩这个线路,别急着走,停下来,在对天河的农家小院住上两个晚上,旁晚或清晨,或迎朝霞,或观暮紫,沿着山间的溪流缓步慢行,贴近蝉鸣鸟叫,走累了再移一把竹躺椅,置于院落台前,好生体会一下“高卧北窗之下,清风徐来,自谓是西皇上人”的感觉。连续两年,我和同学或朋友于盛夏都去天台山小住过,睡到自然醒,午间去小水库(比水塘大点深点)游游,旁晚沿溪间小路走走,晚上搁一凉椅躺躺,望着夜空,观着流萤,似有想、似无想,任清风拂面、任夜露沾衣,至夜风不胜再移居内室,睡至日上三杆。

老君山属于华家河镇,是拍摄《铁血红安》的地方,外观敦实,内有洞天。刘铜锣(剧中人)都能带着偌大的一支队伍盘桓于此,你自然就能想象到它的开阔了。老君山的老君眉茶久负盛名,雾眉、银针和毛尖都有,加之天台山的云雾茶,都是有机生态茶的上品,入杯沁绿,入口沁心。

别以为红安是山区就缺水,不仅不缺,而且红安的水绝对是5A级的,烟宝地自然是甘泉级别,金沙河和新寨水库的鱼质鲜美(上海、北京争抢货)就是最好的佐证,以其水煮其鱼,那鲜中带着微甜的白浆粘丝成线,吃罢鱼、喝罢汤,保证你在放下碗筷的那一刻还要将舌头伸出来绕着唇沿绕三砸。我就是在金沙河边长大的,汛期,常去捞鱼,运气好,站在岸边就能守株待兔,而且这事是我亲眼所见。本塆(村)就有个呆子曾赶热闹站在岸边围观,正巧赶着一个十多斤的胖头鱼蹦到岸上,呆子一屁股坐了上去,鱼尾巴用力地拍着他的屁股啪啪作响,那画面我现在还记得。金沙河鲜美的鱼汤在我味蕾中还时时唤醒。金沙河是红安人的生命河,是全县人民自来水的供应地,和江水不同,那里的自来水清者自清,无需漂白过滤,自带甘甜。倒水河自北向南在红安穿城而过,经新洲汇入长江,清清的河水流淌着我儿时的欢笑与快乐,直到读高中,晚自习结束时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还溜河里游玩,直至今日同学相聚还追忆言笑。现在,红安县城沿河立岸,岸后建园,沿河的公园柳丝拂水,旁晚时分歌舞罗列,不得不概叹,小民之乐,斯时为甚。

红安的人文,也是不能抹杀的。如果想探究新中国的革命史,红安两百多个将军的历程和无数英雄的铁血,是红色教育的活的教程。除此之外,从二程(程颐、程灏,现在红安的二程镇即来源于此)传学布道(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开山宗师,接周敦颐之后),到耿定向、耿定理的建院设教(耿定向为明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红安的建县与此相关联),再到思想家李挚的往来传学,大山深处依旧文脉绵延。历史文物还有徐寿辉所建的桃花塔,与朱元璋关联的朱胜塘和太平桥,还有那些石头村、老古宅,等等这些历史遗存,无不渗透着楚风楚韵,绵延着历史传承。

这此携巨诚同游,他笑说在抖音中有个视频,制作人列举全国最宜居的十大地方,从第十说起,至最后第一名却赫然标出红安。笑后细想,此人固然有博眼球的成分,但也深藏心外无物理素,想必是个“近乡情更切”远乡游子。(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