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松:春风又绿白崖寨,诗赋飘香趾凤乡

邢应东 2023-03-27 15:05:12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应安庆市宿松县诗联学会会长华实佑、宿松县白崖寨自然风景区管委会主任、趾凤乡党委书记张劲松等领导的邀请。3月26日上午,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安庆站站长陈兰香一行会员老师,赴宿松县白崖寨景区采风一日游活动。

据悉,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宿松县诗联学会会长华实佑;县诗联学会执行会长吴云涛;县诗联学会董邦震常务副会长;宿松县白崖寨自然风景区管委会主任、趾凤乡党委书记张劲松;趾凤乡人大主席徐桂林;南冲村党支部书记陈乐林;团林村党支部书记毕加华;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安庆站站长陈兰香;顾问牛松胜;顾问江继安;以及太白楼安庆站、宿松县诗联会员共计50余人。

上午,由安庆市宿松县诗联学会会长华实佑、宿松县白崖寨自然风景区管委会主任、趾凤乡党委书记张劲松等领导陪同下,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安庆站站长陈兰香一行,第一站游览了白崖寨景区。

据了解,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傍大别山余脉,南临长江。全县辖22个乡镇209个村(社区),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省属华阳河农场坐落县城东南。

宿松历史悠久。于汉高祖吕后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设立松兹侯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宿松县并沿用至今,距今2200多年历史。宿松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民间戏曲文南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诗歌之乡,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境内拥有国家3A级景区“长江绝岛”小孤山,国家4A级景区石莲洞森林公园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国小长城”白崖寨。

白崖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境内的白崖山上,因建于白崖山而得名白崖寨。白崖寨始建于元朝末期,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军事古寨堡,被誉为“南国小长城”。白崖寨历经近700年的风雨洗礼,为中国历史留下的寨堡文化和军事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崖寨城墙周长4264米,高1-4米,宽1米多。险要地段建双层,全部用大片石所砌,顺山脉走向或沿山腰而筑。环绕白崖山东峰、西峰、北岭、雁恋坡、大印坡等6座山峰。在寨墙东西南北的关隘口,分别建有5座门楼,东名“朝九”,西名“百花”,南名“听雨”,北名“乘风”,西南名“攀龙”。门楼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此安营扎寨,可屯兵数万,易守难攻。攀龙门外的山泽冲是进入白崖寨的主要通道,途中有船舵石、关门石、船形石、鸟语崖、龙骨石等景观。

白崖寨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诗词佳句,明末兵部尚书史可法曾踞寨与张献忠的起义军作战,当他被围困白崖寨时,曾于石壁上写了一副联语,文曰:“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泣。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死还生。”清省彻禅师有诗曰:“山上层峦欲连连,山前一树独擎天,放开利辔名疆远,锁住心猿意马坚。百尺谁将重钥启,三生我结虎溪缘。此辈可是飞来石?莫让嘉名鹫岑传。”清赵世晟有诗曰:“化日消空却火烟,荒城废堡尚云边。群山围住英雄迹,老树遮深佛国天。”贺欣有诗曰:“涧曲泉鸣石,松疏月入林。来源皆活相,落花是清音。”

上午,我们在白崖寨景区参观了红二十七军成立遗址,据介绍,1936年10月,中国工农军第二十七军在白崖寨关帝庙成立,军长刘士奇,政委郭述申,副军长吴保才,下辖2个师,在与七十九师师长徐海东,政委王建南等所率部队配合下,同陈调元部队在此激战,最终歼敌一个团,创下了红二十七军建军后首次大捷,为白崖寨留下重要的革命战争史迹,谱写不朽的红色篇章。2021年11月,被公布为安徽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白崖寨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从元末义士吴仕杰为保境安民,抗击入侵者“率众垒寨御寇”到清末进士贺欣“商量防寇策,慷慨筑山城”的壮举,无不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当前,生在和平时期新时代的我们,在手捧幸福的同时,理应以史为鉴,学习先人智慧,居安思危,永葆民族气节,发扬斗争精神,练好新时代斗争本领,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彰显家国情怀。

第二站,我们参观了养英山庄,养英山庄坐落于趾凤乡趾凤村,系清刑部主事贺颀之子贺庭桂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砖木结构的大型徽派建筑群体。总面宽58.3米,深43.5米。坐北朝南,四进九开间,计三十六间,东西另有厢房二十六间,总计六十二间。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大门上有“养英山庄”石刻横匾,左有雾岭老人贺颀撰写的四首纪念诗章,右有贺颀五子庭桂撰写的养英山庄记,整个建筑保存完好。2019年3月,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1月,被公布为安徽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第三站,我们参观了宿松县趾凤乡南冲村,这里乡土文化底蕴浓郁,为振兴乡村建设,南冲村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让文化走进乡村,让乡村更有文化。走进村部,可以看到中华孝道文化“二十四孝”图文解说醒目的张贴在村部的墙壁上,南冲村好人榜,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公示栏等,逐一实行看板化管理。河道边的文化长廊、移风易俗韦氏祠堂、河道里的小桥流水、油菜花香春意浓,与村落的有序布局勾勒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采访中了解到,因村子变绿了,天更蓝了,村民富裕了,住在这里的村民有着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

第四站,我们参观了刘家大屋,刘家大屋坐落于趾凤乡团林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1783)年,由门厅、正厅及厢房组成,屋向坐西朝东,五进十五开间,高平屋硬山面饰马头墙,抬梁式,悬山顶。2011年1月1日,被宿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叶尚志先生诗云:“松兹古国育诗才,遍地歌吟骋兴怀”。遥吟俯畅,逸兴遄飞,且看今朝。宿松县自古人文荟萃,宿松松兹吟苑更是鸿儒齐集,诗赋飘香。

宿松县诗词楹联学会简介,该学会成立于1992年10月,同时创办了《吟海联鸿》,诗词园地不久更名为《宿松吟苑》,到2018年底已出期刊总第47期。

宿松县诗词楹联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8年11月20日隆重召开。学会下设9个分会,1个联络组,现有会员2000余人。覆盖全县22个乡镇,向会刊《宿松吟苑》投稿者涵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含台湾省)。宿松籍诗家向全国诗刊撰稿并采用。

现第六届诗学会届时已满,第七届诗学会正在筹备之中。学会始终带领广大诗词楹联会员,高举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的伟大旗帜,为讴歌新时代而笔耕不辍,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奉献社会。

信步吟坛而立年,同扬雅粹识英贤。

黎河细浪分平仄,孚玉松涛咏梓妍。

太白仙风邀月醉,柴桑靖节荷锄肩。

植根阆苑滋心地,梦化诗芽播锦笺。

据悉,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简介,该学会于1984年10月在马鞍山市采石矶青莲祠宣告成立,安徽大学教授冒效鲁任会长,赵朴初、张恺帆、宛敏灏、张涤华等被聘任为名誉会长,被定名为“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是因为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了一代诗风,仅在安徽就写下了《赠汪伦》等200多首诗章,成为千古诗学楷模。为“继承发扬太白诗风”,为民放歌,为时而作,成为时代新声。

念故乡

文/陈兰香

起凤腾蛟紫气扬,海门一柱共天长

仙田畈外枫香驿,回首松兹是故乡。

今天的采风活动,宿松县趾凤乡及白崖寨景区历史人文给太白楼诗词学会安庆站的每位老师留下了最美的画卷,激发了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坚定文化自信,一代代人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不懈努力。诗言志,歌永言。今天宿松太白两家诗联鸿儒齐集,珠联璧合,诗赋百花齐放,老师们纷纷借以诗词歌赋的形式赞美着松兹侯国大美印象宿松,为推动趾凤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气象、新活力。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江山人民豪迈,讴歌新时代,书写新诗篇。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我们新时代的文艺人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邢应东图/文)

0 阅读:30

邢应东

简介: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