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的封锁,节令的束缚,让兔年的春来得晚了一些。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比道角村,更是迟迟不见春的踪影。二月已将告罄,比道角依旧是气温跳跃幅度大,低温寡照时间长,依旧是晴晴雨雨热热冷冷,倏忽交替毫无规律。那厚重的冬装,穿上又脱下,脱下又穿上。就在人们犹豫要不要把棉衣羽绒服收进衣柜的时候,一场洋洋洒洒的三月雪猝然降临,让很多人差点惊掉了下巴。那一脸的懵懂疑惑写满问号,这春,到底还来不来了?能不懵懂疑惑么?看吧!从窝氹的山坳口到水塘子的河堤岸,从上湾的分水岭到陇家沟的小河边,从龙洞坪的山梁子到白岩脚的大塗滩,从倮倘坪的魁星峁到岔河下的拱桥边,处处疏枝突兀、衰草连天。放眼猎猪坪之顶、也拉山之巅,那些高树密林也还是灰黑黄褐一片。搭倮沟的河,那潺潺汩汩的流水声虽然比冬日更加响亮了,但那不过是远山积雪融化增添了水流量,和春搭不上多少关系。
淅淅沥沥的夜雨,仍带着冰雪的寒气,让怕冷的人蜷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清晨八九点了还懒得动弹。晨光破晓、云开雨霁,为了跟踪查看魔芋样板种植进度,毛锐、赵长举、郑传永我们一行四人,八点准时到达白岩脚。隔河望去,山坡上的地块里,已经有二十来个村民在栽种魔芋了。我们下坡过河再爬坡,在半坡上遇到白岩脚村民小组的赵组长他们几人背着背篼下来,一问才知道是乡亲们背上山的魔芋种子已经快种完了,得赶紧到公路边再背一些上去。我们继续往山上爬,小路上的泥泞和耕地里的湿土,糊满鞋底又卷上鞋面,前面的在走动中掉落了,后面的又糊上来。步履因泥泞而更加沉重,也因沉重而更加稳重。润泽的土地,用这独特的方式迎接我们的到来,却苦了赵组长他们,不论是在地里栽种魔芋,还是背着种子徒步爬坡,这泥泞的包裹纠缠无疑加大了劳作难度。我们抵达乡亲们劳作的地段,乡亲们有的在培土起垄,有的在挥锄挖窝,有的在安放种子,有的在回土填埋。我们仔细检查了挖窝的深度,行间距的尺寸。乡亲们大多参与过之前的种植培训,所以操作基本都还规范。我们对不够规范的操作进行了矫正,又就一些细节做了示范,见大家都能熟练掌握要领了,才放心返回。
在河流边,我们简单地刮了一下鞋上裹着的泥泞,以免把车里弄得太过糟糕。那润湿的泥土,带着山林的味道,携着草木的清香,蕴着乡村的韵致。小憩之时细看,河岸两边的缓坡上,乱石间,林丛里,有探头探脑的草叶,有羞怯畏葸的花蕊,有欲闭还张的芽眼。目睹此景,蓦然心惊。原来,季节轮回,不会厚此薄彼;时间流逝,不会挂一漏万。春早已叩响岁月的门楣,翻开季节的扉页。只是步履太匆忙,目光太散漫,感觉太迟钝,没有聆听季节的浅唱,没有细看花叶的舒展,没有感知春意的萌动,却托故于料峭的寒冷、沉溺于慵懒的舒适,无力自拔,不愿醒来。《小窗幽记》有言“伏久者,飞必高”。是的,大自然是深谙厚积薄发之道的。岁月不会滞留,时光不会停息,迟迟不来的春,积蓄了更多力量,一旦触发,便是爆破的井喷,便有极度的惊艳。为深入调查了解群众的收入情况,我们逐户进行了走访。最后走访倮倘坪村民小组,恰逢微风不燥、阳光正好的绝佳天气,加之该地离村委会不远,便徒步前往。许是不忍蒸干了我们的汗水,许是不忍憔悴了美女的娇容,刚沿着公路开始爬坡,几片薄云便漂移过来遮住了太阳。没了阳光的直射,却有辉光的明亮。风暖烟淡,天气醺酣,在徐徐山风萦绕之下,沿着崎岖蜿蜒的公路徒步向上,既不至于过于疲惫,又能漫观四野风光,那份惬意的感觉,让人极度舒爽。
走在穿林而过的公路上,两边全是竹林、树林。因为林密,所以树干都直而且高。树下浓荫疏密间,挨挨挤挤的长满了各种野草,一片幽深,几分清邃。渐行渐上,视野也愈发开阔。登临倮倘坪地界,山风潇潇,林涛阵阵,小鸟的欢叫声自路边的高树上倾洒而下,急促尖利,声声入耳。流莺的啼鸣声从远山的峰峦间荡漾而来,宛转清越,悠悠萦回。回望山下,来路已隐进密林之中,那平伸出去几片峁塬平畴,遮挡了搭倮沟的河流,以及陇家沟、水塘子、白岩脚几个村民小组的绝大部分区域。对面山上的梁子、双山、龙洞坪几个村民小组却是尽收眼底。那些跌宕起伏的山岭,或蜿蜒勾连,或迂回盘旋,在大地上分解切割出各种不规则的版块。人们以岭为边或以壑为界,划出各村民小组的版图。村民的房舍庭院高低错落,菜畦田畴环围,林带竹丛点缀。那一簇簇新发的叶片,绿意尚浅,还带着娇嫩的鹅黄色,在黄土地的映衬下特别惹眼。那一团团初绽的花朵,或红或白,若烟似霞般散落在坡岭之间,锦铺彩绣。春风拂过,带动一树树叶,摇曳一团团花,激活了宏阔的春山水墨画。画面上最为醒目的,是那条条沿着山脊盘旋而上的公路。公路如白色的巨龙,自河流奔腾而起,腾挪闪跃着直扑山巅,在花团叶影的缭绕护卫之下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贵州地界群峰叠成的浪涛之间。要走访的几户人家相邻不远,我们逐户核实了数据,并上传至指定系统。因为公路穿过倮倘坪后,又从申家沟迂回到村委会驻地,我们便不走回头路了,而是选择继续前行。人间三月,漫步乡村,风拂万畴,云摩千嶂,峰岭峁塬繁花朵朵,旷野阡陌芳草萋萋。乡村人家,游枝摇曳,娇花飘舞,树遮房檐叶遮树,枝隐篱院花隐枝。道路两边,樱花如霰,李花似雪,桃红若霞,梨白如云。处处红胭洇润,脂白濡染,满树娇花绚烂靓丽;处处绿叶葱蔚,青草葳蕤,遍野新绿熠亮醒目。才见翠云铺琼茵,又有白菜顶黄花,野田黄雀自为群,繁花丽色斗春风。处处美景,惊艳了视觉,阵阵清香,润泽了心扉。寒过人勤春向早,暖日犁铧牛争先。丰沃的土地上,村民或出耕走犁,或开沟起垄,都在为农事而忙碌着。如果说,那整整齐齐的垄沟,是村民们书写在大地上的诗行,那么,那诗行组合出来的图案,便是村民们纺织在大地上的春花!
春,自带盎然勃发的生命力。比道角的春天,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有莺儿啼,蝶儿舞,蜂儿唱。邂逅春天,走进春风,走着走着,花就开了,走着走着,树就绿了。“大自然造物最是神奇,各色花朵、树叶,就这么随意一搭,就显得和谐、灵性、唯美,不论颜色还是形状,不论是在断岩崖壁还是在阡陌旷野,从来不会有违和感”。面对大自然的馈赠,面对乡村满目的大美,同行的美女王仙情不自禁地感慨。此时,夕阳正带着余晖向西山隐去,天色将暗未暗,瑰丽的晚霞,如团团缤纷的火焰,在凝然幽深的天幕上飘动燃烧。那散射的光芒,涂满山川田野,涂满花树房舍,整个山村灼灼绝艳、熠熠生辉,把我们都看呆了。没想到,比道角角隅之景,竟是美丽如斯!尽日寻春不见春,走访入户倮倘坪。莫怨春迟无觅处,春在乡村已十分。邂逅比道角之春,才思不足的我,只得戏改几句古诗以作纪念。诗粗糙,但无妨。因为陶醉人治愈人的不是诗,而是春光!
作者简介:宋廷波,男,彝族,云南昭通大关人,现供职于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国乡村作家、昭通作协会员,发表有各类作品3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