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和李世民父子在夺取天下后,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搜罗仇家的女儿做媳妇,似乎征服了仇家女儿就是真正征服了对手,尤其是李世民,胸怀无比宽广,不管是多大的仇恨,都敢将她们收入后宫。
最著名的当属李世民的杨妃,她本是隋朝公主,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要知道李渊也曾起兵反隋,按理说,杨妃应该对李世民一家恨之入骨,但杨妃不仅嫁给了李世民,还给李世民生下了两个儿子。
而阴妃娘家与李家的仇恨更深,用血海深仇四个字都难以形容,她的父亲曾经挖了李家的祖坟,杀了李世民的弟弟,而李渊攻破长安之后则下令将她父亲斩首,家眷充入掖庭。
即便两家有如此大仇,阴妃仍旧为李世民生下一个儿子,后来阴妃还因此子造反受到牵连,晚年郁郁而终。今天就来简单聊聊阴妃和李世民之间的故事。
挖祖坟,杀其弟大业十三年(617年),本就处在风雨飘摇中的隋朝又迎来一记重击,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身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得知消息后深感挫败,因为李渊和他是亲戚,连亲戚都开始向他捅刀子了,可见大隋在他手中灭亡几乎已成定局。
即便知道大隋败亡已经不可避免,但杨广仍旧对李渊痛恨不已,因为自己并没有亏待李渊一家,而对于李渊的反水,还有一位忠心耿耿的隋朝大将感到无比愤怒,他就是阴世师。
阴世师父子两代都是隋朝重臣,深受隋朝皇帝恩赏,因此对杨广忠心耿耿,杨广对阴世师也极为信任,在巡幸江都时,特意让阴世师留守长安。
李渊决定起兵反隋时,身边只有李世民一子,李建称、李元吉以及李智云等人都寓居于河东郡,虽然李渊已经提前派人通知儿子们来太原,但李建成却只带走了李元吉,而将年幼的李智云留了下来。
结果李智云被隋兵抓住押解长安,而阴世师也毫不留情,直接将其杀害。在杀李智云不久,阴世师还奉命派人到处寻找李渊家祖坟,“发其坟墓,毁其五庙”,将李家祖坟尽数毁坏。
李渊得知消息后悲愤万分,每当想起此事便泪流不止,也由此与阴世师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两个月后,李渊领兵攻破长安,他自然没有放过阴世师,直接将其杀了以报挖祖坟之仇,不过李渊比阴世师要厚道得多,他并没有斩草除根,而是留下其一双儿女性命,其中阴世师的女儿阴氏便是后来李世民的阴妃。
成李世民妾室,为其生子从大将军家的千金大小姐沦落成掖庭宫女,可想而知阴氏的心理落差会有多大,后来李渊将阴氏赏赐给秦王李世民,成为李世民的妾室,好在李世民并没有为难阴氏这位挖自己家祖坟的仇家之女。
就在李世民正室长孙氏为他生下第四子李泰后不久,阴氏就为李世民诞下一子,即李佑,由此可见,阴氏应该很受李世民宠爱。
阴氏能受宠,除了李世民的胸怀宽广之外,长孙氏在其中也一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毕竟李世民与长孙氏十分恩爱,长孙氏掌握着管家大权,若是长孙氏想要刁难阴氏,那么阴氏将很难在秦王府中立足,更不用说生儿育女了。
也有一种说法是,李世民让阴氏为自己生子就是为了报复仇人阴世师,这种说法显然有些站不住脚,因为李世民在登基称帝后,将阴氏封为德妃,贵为后宫四妃之一,儿子李佑先是获封楚王,随后又改封齐王。
阴氏的弟弟阴弘智也跟着姐姐鸡犬升天,由原来的秦王府洗马升任为礼部侍郎、御史中丞等职,阴家一时之间可谓荣宠至极。
这一切都源自李世民对阴氏的宠爱,阴氏拥有如此地位,又怎么能说是报复?真正令人奇怪的是,阴氏亲人几乎都是死于李家之手,她却为仇人生育一子,她难道就没想过报仇?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阴氏从来没有做出过伤害李世民的举动,但她的儿子李佑后来却选择造反,李佑造反固然是受到舅舅阴弘智的影响和挑唆,但其中是否有阴氏的暗中支持则很难说。
儿子造反,阴妃晚景凄凉贞观十二年(638年),本该前往封地就藩的齐王李佑因生病留在长安养病,在此期间,舅舅阴弘智一直向李佑灌输李世民儿子众多,将来无论是谁继位,都会对他不利的思想,并劝李佑暗中招募壮士以备不测。
李佑听信舅舅的话,赏赐阴弘智妻兄燕弘信不少金钱布帛,让他暗中招募死士。李佑向来喜欢游玩打猎,李世民担心李佑到达封地之后会胡作非为,便任命权万纪为齐王府长史,负责教导李佑。
李佑到达封地之后果然开始放飞自我,斗鸡遛狗、游猎嬉戏,行为愈发放荡,权万纪性情刚烈正直,看不惯李佑荒唐的举动,于是屡次劝谏李佑,但李佑对谏言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然而,随着权万纪对李佑的管教愈发严厉,李佑也愈发痛恨权万纪,后来甚至还派遣燕弘亮射杀权万纪,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李佑也只能选择起兵造反。
李佑的造反决定本就是临时起意,他在封地中也没什么威望,因此根本没多少人愿意跟随他造反,结果没过多久,李佑就被齐州兵曹杜行敏抓捕并被押送到长安,而此时,李勣率领的朝廷平叛大军还未到达齐州。
一场造反就这样如同儿戏般结束了,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佑被贬为庶人,后赐死于太极宫内省。
李佑是阴氏唯一的儿子,想必在李世民下达赐死的命令前,阴氏必定会求李世民饶过李佑一命,但很显然,李世民没有答应阴氏,而阴氏也因李佑造反一事受到牵连,品级由妃降为嫔。
可想而知,此后阴氏在李世民后宫中的境遇有多糟糕,最终,阴氏在宫中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