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头,在农妇家看到一对“萝卜白菜”,问:这两个东西,我出100卖吗?

探探观察员 2025-01-04 21:32:36

清晨的阳光洒在河南乡村的田野上,一位满身尘土的农民正弯腰在地里挖着红薯。老农的铁锄突然碰到了一处异常坚硬的物体,他本能地放慢了动作,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泥土。眼前出现的景象让他愣住了——两个形态逼真的蔬菜雕塑静静地躺在黄土中,仿佛在等待被人重新发现。

这看似平常的发现,却在1995年的一个寻常日子里,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当老农将这对“萝卜白菜”带回家时,他的妻子只当是寻常的摆件,随手将它们擦拭干净放在了餐桌上。谁能想到,这两件看似普通的物件,竟与紫禁城的荣光有着不解之缘。命运的齿轮就此悄然转动。

一天,一位收废品的老人在例行收集可回收物时被农妇叫进了院子。当他的目光落在桌上那对“萝卜白菜”上时,眼神突然变得炙热。“这两个东西,我出100块钱,卖不卖?”老人开出的价格让农妇心动不已。

然而,老农却及时制止了这场交易。在他朴素的认知里,一个收废品的肯出这么高的价格,这东西的真实价值恐怕远不止于此。带着疑惑,他来到当地的文玩店,得知这竟是珍贵的象牙雕刻品。

文物鉴定专家的出现,彻底揭开了这对“萝卜白菜”的真实身份——它们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珍贵文物,曾被收藏在皇家宝库之中。圆明园的劫难让无数珍宝流失海外,而这对精美的象牙雕刻品,很可能是在动荡年代被人带出宫廷,在逃难途中遗落在这片土地上。

专家详细解释了这对象牙雕刻的非凡价值:它们不仅用料珍贵,更体现了清代工匠的超凡技艺。从象牙的选材到精细的雕刻,再到逼真的着色,每一道工序都展现着极致的匠心。这样保存完好的象牙彩雕,堪称国宝级文物。

面对如此珍贵的发现,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交国家。这份果断让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为之动容。当被问及原因时,老农朴实地说:“这是国家的宝贝,理应归还给国家。”即便在领导安排给予奖励时,他也一再推辞,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坚持下才勉强接受。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议论纷纷,但更多的是对老农品德的赞叹。这对“萝卜白菜”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成为了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农民朴素的家国情怀。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往事,老农的选择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物欲横流的年代,这样的初心尤为珍贵。它提醒着我们:每一件文物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都值得我们用敬畏之心去对待,用行动去守护。

来源:综合文旅中国等媒体报道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0

探探观察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