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有对联会友、切磋才华的故事,这不仅是一种文字游戏,更是智慧的较量、学识的展示。而在众多对联故事中,以才子佳人的姻缘故事最为引人入胜。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段寒门书生与富商千金通过对联喜结良缘的故事。

一、书生赴考遇风雨
某地有一位名叫周子安的年轻书生,他自幼聪明好学,却家境贫寒,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他不负众望,十八岁便考中了秀才,二十二岁成为全县闻名的才子。
会考那一年,周子安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上京赶考之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周子安急忙跑到路边的一棵大树下避雨,眼见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加上天色已晚,他只得继续冒雨前行。
直到深夜,浑身湿透,又冷又饿的周子安才来到一座小城镇。但走遍全城,所有客栈都已客满,他只能踉踉跄跄的走到了一家灯火通明的宅院附近。
"小友留步!"就在他绝望之际,一声浑厚男声穿透雨幕,子安抬眼望去,但见朱漆大门前立着位锦袍老者,门前灯笼映出"裴府"二字金漆微光。
老者旁边老仆撑伞疾步而来:"我家老爷见公子冒雨赶路,特请入府暂避。"
子安感激涕零,向老者拱手相拜,便跟着走进了这座宅院。

二、裴府收留遇佳人
进入大厅,年约五十的老者迎了上来:"年轻人,淋湿了吧?快换身干衣服,喝碗姜汤暖暖身子。"这位老者便是当地有名的富商裴老爷。
子安感激不尽,换上干净衣服后,裴老爷详细询问了他的情况。当听闻子安为赴秋闱日夜兼程,老人眼中精光一闪,连连称赞:"好志向!好志向!"随后命人准备了丰盛的晚膳招待。
用过晚饭,裴老爷请子安到书房叙谈,"老朽冒昧,可否请教公子对东坡'会挽雕弓如满月'之句的见解?"
他放下茶盏,声音清朗如击玉磬:"此句豪气干云,然晚生更爱'竹杖芒鞋轻胜马'之洒脱。征战沙场固然壮烈,能在风雨中守住本心方是真丈夫。"
他发现这个年轻书生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谈吐不凡,对他产生了好感。得知他尚未婚配,便有了结亲之心。
子安闻言大惊,连忙推辞:"在下身份卑微,怎敢高攀裴小姐?"裴老爷却执意要结这门亲事。
屏风后忽有环佩轻响,子安余光瞥见湘妃竹帘微动,一缕沉香混着女儿家特有的茉莉头油气息飘来,随即走出一位身着素雅衣裙的少女,容貌清丽脱俗,气质高雅。

三、对联考才子
裴小姐是裴老爷的掌上明珠,老来得女的裴老爷夫妇对她宠爱有加。裴小姐自幼熟读诗书,聪慧过人,不仅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颇会打理生意,是个内外兼修的奇女子。
对于自己的婚姻,裴小姐有着自己的考量,她不想像其他女子一样,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随便嫁个人了事。她渴望能找到一位才华出众、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如意郎君。
事关自己的终身大事,便及时出现在了书房,虽说眼前书生言谈举止十分得体入眼,可自己不能马虎,于是提出了切磋对联的想法。
子安见到眼前女子,内心也十分欢喜,听到玉娥的提议,爽快的答应。
玉娥略加思索,便根据苏轼《江城子》词出了“张长弓,骑奇马,三更作战”的上联。
子安闻言,心中暗自思忖:这上联看似简单,实则内藏玄机。"张长弓",拆开来看,"张"字由"弓"和"长"组成;"骑奇马","骑"字由"马"和"奇"组成;"三更作战"则描绘了夜间征战的场景。

四、子安妙对下联
李文轩苦思冥想一番,终于有了灵感。于是提笔写下下联:嫁家女,孕乃子,半夜生男。
下联同样运用了拆字法,将 “嫁” 拆为 “家” 和 “女”,“孕” 拆为 “乃” 和 “子”,与上联对仗工整,丝丝入扣。
从内容上看,下联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与上联的家国之事相互呼应,一刚一柔,相得益彰,展现了书生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裴老爷看后大为赞叹,玉娥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此联对仗工整,拆字巧妙,而且意境相符,真乃佳作!"她看向子安,眼中满是爱慕:"李公子果然才华横溢,小女子心服口服。"
于是双方约定了亲事,书生承诺等考完试回来,就与裴小姐成亲。在裴府住了三天,子安带着丰盛的盘缠和裴小姐的叮嘱再次上路了。

半年后,他凭借出色的才华高中进士,被授予了官职,并且谢绝了所有的提亲,专程来到裴府完婚。
婚后,子安和裴玉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成为当地人人称羡的模范夫妻。
END
这种荤对子,说的那么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