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3位“2度梅”,其中的2位已形成新的流派了吗?

艺曦点点娱乐说 2025-04-03 10:41:52

在豫剧界,有三位名家两度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其中两位已经凭借着自己的艺术才华与辛勤努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流派、新风格。豫剧自常香玉为代表的老艺术家和艺术流派之后,人们在期待新流派的诞生。这两位“2度梅”获得者创立的新艺术流派为豫剧的繁荣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章兰

章兰,1953年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一个梨园世家,7岁登台一炮而红,13岁正式拜豫剧大师马宝珍为师。她主唱正旦,闺门旦,兼工帅旦,反串小生。章兰在艺术实践中并没有归附于某一传统流派,不特意仿效某一流派的唱法,而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理解,广采博取,独树一帜,五十多年的舞台打磨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章派风格”。

章兰曾演出50多出剧目,代表作有传统戏《陈三两爬堂》《三拂袖》《大祭桩》;现代戏《路边店》等。是中国豫剧十大名旦之一,被文化部批准为优秀专家。1993年凭借豫剧传统戏《陈三两爬堂》和现代戏《路边店》首获梅花奖;2009年又凭借豫剧《大明贤后》二度获梅花奖。

2、李树建

李树建,1962年出生,河南汝州人,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李树建在长期的舞台生涯中以一系列优秀的代表剧目、独特的艺术创造、鲜明的表演风格,创立了豫剧的“李氏流派”,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豫剧代表性传承人。

从艺几十年,李树建先后主演了《清风亭》、《程婴救孤》、《大登殿》、《清风亭》、《乡村警官》、《儿大不由爹》等多部优秀剧目。1993年,凭借《清风亭》获得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1年,凭借《程婴救孤》获得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二度梅”获得者。

3、王红丽

王红丽,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一个梨园家庭,1979年,王红丽考入了洛阳地区戏曲学校。1985年,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豫剧二团。 1987年,主演《春秋配》崭露头角,因为演得太像豫剧皇后陈素真了,当地媒体称王红丽为”豫剧小皇后“。1993年,自组小皇后豫剧团。王红丽唱腔明亮而甜润,代表剧目有《秦雪梅》《抬花轿》《泪血太行》《风雨行宫》《三更生死缘》《铡刀下的红梅》等。1994年荣获中国戏剧第十二届梅花奖;2002在《铡刀下的红梅》饰演刘胡兰,将刘胡兰的成长经历把握得出神入化,再次捧得梅花奖。

网友朋友,您对3位“2度梅”获得者以及新的艺术流派又是怎么个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声明:此文系“艺曦点点”原创,严禁转载、抄袭,请自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0 阅读:0

艺曦点点娱乐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