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和《红楼梦》:伟大文学作品的内核往往是相通的

花平说历史 2022-09-22 22:39:21

在枯燥而麻木的人生里,我们总要用诗歌来描绘自己的心情,有时会有所感悟,有时会想到天意。《飞鸟集》可以说是一部人生的向导,《红楼梦》也是如此,所以,我想用这首诗来表达对“囚鸟”的敬意。

“你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想,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宝玉初识这句话,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一片繁花之中,抛去了所有的名利与欲望,对黛玉说:「别怕。“……”

就像脂评人说的:“花是清澈的,花是美丽的,花是美丽的。”一个是阆苑中的花儿,一个是无暇的美玉,一个是纯净的,相得益彰,相得益彰。我们现在的男女关系中,缺乏这样的诚意。每个人都承诺过,但很快就会忘记。

在漫长的誓言中,感情早已被稀释,变得索然无味。很多年前,曹公用一句很简单的话,就化解了爱情的疑惑和不安,不需要任何华丽的语言,我们就是这样。

“感谢上帝,我不是一个力量的车轮,我只是一个活着的人,被这个轮子压着。”

冯渊是《红楼梦》中的一位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人们提到他时,他已经在黄泉路上安息了。原书中说,冯渊欲与英莲成婚,但拐卖英莲的劫匪贪图两家的银子,遂将英莲转交给呆霸王薛蟠,薛蟠不愿将英莲交与他人,遂与家仆强盗英莲,并将冯渊击毙。

冯渊本来就是个纨绔子弟,家境也不算太差,但在薛家的薛蟠这个“财大气粗”的大少爷面前,就这么死了,而且还被冤枉了。可悲!我们总是向往名利:幼年时希望成为班长,少年时希望成为主席,成人时希望成为主席。你、我、他,谁不是被权力的车轮碾碎?

“我们的愿望,借了彩虹的色彩,让生命如浮云。“……”

王熙凤,衣冠楚楚,衣冠楚楚,衣冠楚楚,劳心劳力,却落得个草皮枯骨,落魄落魄的下场。王熙凤的野心很大,她的心中充满了渴望,渴望被认可,渴望恐惧,渴望赞美,渴望名声,渴望金钱。可是,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里,谁还能独善其身?被欲望感染的八面玲珑,也抵挡不住一夜的北风,凛冽而狂暴,呼啸而来,将所有的悲伤都倾泻在她的身上。

她的妻子在外头有个小妾,她的婆婆不相信,她的仆人也不听她的话,幸好她给了刘奶奶一个仁慈的机会,让她逃过了一劫。无数的算计,无数的算计,无数的人情,无数的微笑,无数的浮沉,无数的风雨。半辈子的追求,换来的却是一座坟墓,一座虚幻的渴望。

“在这汹涌的大海里,我向往着歌唱的岛屿。”

宝钗、湘云两人最喜欢的就是劝宝玉去学,宝玉却很不喜欢。他是个单纯的浪漫主义者,不在乎一斤米价,不在乎贾府的开支,不在乎名利,反而感贾雨村的“禄蠹”,他宁愿留在大观园里,看着花儿凋零,听着流水,听着蝉声。

他并不认同“文者为谏,武者为死”,认为万物皆有其命运,皆有其归属。他曾经说过,他宁愿死在大观园里,也要让自己的眼泪流到远处,然后化作灰烬,化作青烟,但他不想活着。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有这种念头,说明他很古怪。脂评语:黛玉被聪慧蒙蔽,宝玉被多管闲事蒙蔽。这里说的多情,不是世俗的事情,而是爱情的事情。在那段阴暗的岁月里,他什么都不想,就是要死得干干净净。

“宴会上的灯,一直亮着,到了晚上,就会熄灭。“……”

大梦未醒,命运难料。《红楼梦》最可悲的地方,不是晴雯的死,不是她的丧事,不是她的丧事,不是她的葬礼,不是大观园的搜捕,而是在元宵节,灯火通明,鞭炮声震天,人来人往。这一天,王熙凤被派去给她讲笑话,但她一连说了三个“散了”。正如鲁迅所说,撕碎了喜剧,暴露了它的悲剧性,就像是一把染血的利刃,将金玉包裹的皮肤一片片地切开。

也不知道是预言难以避免,还是已经注定,彼刻,天崩地裂。喧嚣过后,地面上一片狼藉,用鲜血画出的乐曲,用美人做的镜子,很快就会被贴上毁灭的标签。这一次的荣府之会,只是盛极而衰前的最后一丝余晖。老马不能走,鱼不能在锅里游泳,不能用一根木头来支撑。灯快熄灭了,我们就可以走了。

0 阅读:5
评论列表
  • 2022-10-05 22:30

    往往是相同的

  • 2022-11-06 20:11

    伟大文学作品的内核往往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