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黄仁勋李在容为中国市场奔走郭台铭李嘉诚为去中国化而出走

光头老莫头 2025-04-18 20:06:50

4 月 17 日,英伟达的掌舵人黄仁勋抵达北京,这是他三个月内第二次访华。

他明确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

黄仁勋的坚持,源自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关键意义。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与领先的软件实力,更是英伟达持续创新的重要动力。

中国拥有 150 万开发者构成的 CUDA 技术生态,他们每天都在优化英伟达的芯片架构,直接影响全球产品性能;

中国 AI 服务器市场占全球 37%,是测试前沿技术的试验场,没有中国市场真实场景的数据反馈,英伟达的芯片迭代速度必然放缓。

尽管美国政府不断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如对专为中国设计的 H20 芯片实施 “无限期出口管制”,导致公司计提 55 亿美元损失,但黄仁勋仍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试图通过联合设计下一代芯片等方式,规避出口限制,继续影响中国 AI 技术路线 。

无独有偶,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在镕也在 2025 年 3 月开启中国之行。

他先是参加了在北京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随后参观了小米汽车工厂和比亚迪集团总部。

李在镕此举,意在挽救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颓势。

近年来,中国本土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 等凭借技术创新和性价比优势迅速崛起,抢占市场份额,而三星自身遭遇产品质量风波,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为了重振雄风,李在镕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推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

例如,小米不仅是三星在智能手机、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客户,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使小米成为三星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潜在客户;

比亚迪作为国内主要的电动汽车生产商之一,三星希望与其合作,扩大芯片、显示面板、动力电池等上游部件在中国汽车行业的销售 。

然而,郭台铭和李嘉诚的选择却截然不同。

郭台铭,富士康的创始人,曾公开表示要紧随苹果的步伐,撤离中国市场去印度和美国建厂。

他的 “去中国化” 战略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是为了迎合苹果和美国政府,另一方面他曾计划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想撕掉自己身上的大陆标签。

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打击,富士康在印度建厂后,面临工厂建设速度缓慢、基础设施差、断电断水频繁、工人工作积极性不高且拒绝加班等问题,严重阻碍生产效率;

在美国,人工成本昂贵和工厂建设进度缓慢,导致工厂迟迟无法开工。

如今,郭台铭试图重回中国市场,但中国市场也像中国国籍一样:退出容易进来难。

再回来,华为、小米等公司已将订单交给了富士康的对手比亚迪,已难有位置 。

李嘉诚则早在 2013 年就开始出售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东方汇经中心,拉开了套现楼市的序幕。

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在六年时间里,抛售地产套现超过 1700 亿元,转而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在英国投资了几千亿元。

然而,他在英国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英国脱欧和疫情给他的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如今,李嘉诚又开始发作,其与贝莱德 - TiL财团配合美国当局,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转手其全球43个港口资产,以便美国控制。

后虽因国家出手而夭折,但本性暴露无遗。

9 阅读:5790
评论列表
  • 2025-04-18 23:35

    都不是好人

  • 2025-04-19 08:43

    屁股指挥脑袋

  • 2025-04-19 05:55

    李嘉诚和郭台铭都成为大名顶顶的汉奸!

  • 502 3
    2025-04-19 09:25

    难个屁,富士康在中国有超过70万员工,这叫回来难?

  • 2025-04-19 12:50

    都是小丑!

  • 2025-04-19 22:40

    郭台铭和李嘉诚只不过是高级卖办和打工仔而已

光头老莫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