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尾,大家忙着盘点一年的收获,诈骗分子却在盘算如何“收获”大家的钱包。临近春节,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能就是诈骗分子精心布置的陷阱?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些常见的骗局,看看该如何识破它们的真面目。
先说积分清零兑换骗局,年底很多人都会收到短信,说积分即将清零,可以兑换商品,还附带网址链接。这看似是福利,实则暗藏杀机。短信里的链接其实是钓鱼网站,一旦点击,就会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你以为是在兑换积分,其实是在给诈骗分子“送钱”。这种骗局,就像糖衣炮弹,外表诱人,内里却藏着危险。
再看陌生快递骗局。如果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是某购物平台的“年终豪礼回馈”活动礼品卡,让你扫码领礼品,千万别上当。这是诈骗分子的圈套。扫码后,你会被拉进一个做任务返现的群,一开始可能领到小额红包,但当你越陷越深,垫付资金做任务时,就会发现投入的钱再也拿不回来了。这种骗局,就像温水煮青蛙,一开始让你尝到甜头,最后却让你陷入深渊。
还有假冒购票网站骗局。春节回家,票难买是众所周知的事。诈骗分子就利用这一点,仿冒购票网站或App,甚至在所谓的“抢票神器”里暗藏木马。一旦你在这些假冒网站或App上输入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诈骗分子就能轻易获取,进而实施诈骗。这种骗局,就像在你归家路上设下的绊脚石,让你防不胜防。
机票退改签骗局也很常见。临近春节,无论是回家还是出游,机票都是刚需。诈骗分子会假冒航空公司客服,以飞机故障或延误为由,主动提出办理理赔或退费服务。他们会诱导你登录虚假网站,或下载视频会议类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从而窥探你的个人信息。这种骗局,就像在你最无助的时候伸出的“黑手”,让你毫无防备。
面对这些骗局,提醒大家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这不仅是防骗的金科玉律,更是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的“护身符”。
诈骗分子利用大家对福利的期待、对回家的渴望,设计出各种圈套,太可恶!不过大家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抱怨。防范诈骗,关键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性。比如收到陌生短信或快递,先别急着行动,多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参与过相关活动;购票时,一定要选择官方渠道,别轻信所谓的“抢票神器”;遇到退改签通知,直接联系官方客服核实,千万别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虽然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只要多留个心眼,诈骗分子就没那么容易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