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1955年,地点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内,一份关于少将的授衔名单被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前,一一阅读,起初时他的面色始终没有什么波澜,还是直到瞧见一个名字后,主席这才显露出了一阵惋惜,随即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评价,那就是“皮有功,少晋中!”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这个“皮”指得就是皮定均将军,相关部门将他评为了少将,但毛主席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皮定均是有功的,虽说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符合常规中将的条件,却也可以破格提拔。
好家伙,能让毛主席破例,这个皮定均将军的面子还真是不小,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到底立下了什么大功,既然如此又为何连个中将都没能评上呢?
中原千里突出重围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皮旅”的成立开始说起。
所谓“皮旅”其实正式番号乃是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只因其旅长是皮定均将军,这才得名“皮旅”。
这支部队的成立时间大约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是我党在豫西抗日先遣队的基础上,为了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而创建,当然了,皮旅自然没有辜负组织上的信任,仅在这第一战便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1946年6月26日,在旅长皮定均的指挥下,大名鼎鼎的中原突围战就此展开,第一旅作为诱敌之师,本来算得上是必死之局,在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下,除了覆灭,替友军争取突围时间外,看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下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战役开始后,面对穷凶极恶的追兵,皮旅非但没有就此陨落,反倒是以仅仅牺牲两千人的代价,成功突出重围,还不到一个月就抵达了江苏省盱眙县,无论是伤亡还是速度都比友军要快得多。
如此成绩着实令组织上又惊又喜,按理来说,皮旅幸存的五千余战士和皮定均本人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奖励,可让人感到错愕的是,答案竟然是否定的。
按照彼时皮旅的建制与军区归属,他们未来的路大致有两条,一个是去延安,毕竟老中原军区的机关单位已经在延安重新开设了,本部归建也在情理之中,另一个则是去到晋冀鲁豫军区,携不可战胜之势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抗争,继续打最硬、最难的仗。
事实上,无论皮旅走上了哪一条路,迎接他们的前途都将是光明的,皮定均本人亦是一样,然而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最终,皮旅居然去到了“后妈”家,也就是被划归到了华中军区!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一来,如此劲旅各个部队都想要,刘伯承元帅想要、中原军区也想,于是仅在中原突围过后,两方主帅便都向党中央发去了申请,希望能让皮旅回归己方的建制,给出的理由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令组织上很是为难。
恰巧就在此时,距离皮旅最近的华中军区发话了,他们也想“收编”皮旅,并直接拿出了一个合理的方案,也就是将皮旅与第五旅合并成一个师,在这种情况下,本着两不得罪与就近分配的原则,皮旅这才意外被划归到了华中军区。
二来,实际情况也着实不允许皮旅做选择,去晋冀鲁豫投奔刘邓?路程太远,这对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皮旅来说难度着实太大,那么去中原军区呢?虽说最为合情合理,但奈何组织上早有裁撤该军区的想法,裁撤过后还是要重新分配,莫不如直接就将他们划给华中。
三来,由于担心此举会引起晋冀鲁豫军区的不满,组织上在协调之前还特地给出了一个优渥的条件,即,皮旅只是暂时划归华中,等待陇海线作战结束后,便可以将他们送还。
就这样,在军事条件与现实条件的驱使下,皮旅最终脱离了老部队,暂时成为了华中军区粟裕手下的一份子,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粟裕大将爱护将士、善于谋略的美誉是出了名的,再者说大家都是党领导的部队,去谁家不一样呢?
带着这般乐观的心态,皮旅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新家,起初之时,华中众将士对他们的态度也当真不错,算得上是要钱给钱、要枪给枪,完全是拿皮旅当成了自己人,但岂料,这样的舒坦日子才仅仅过去了不到两个月,变数就悄然到来了。
番号问题一波三折
由于军事条件与现实条件,原本归属于中原军区的皮定均旅被暂时划归到了华中野战军粟裕大将的麾下,在战争年代,这本来没什么稀奇的,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才刚刚“搬家”不到两个月,一系列的问题就随之出现了。
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番号问题,还记得刚刚提到的吗?华中军区对于皮旅最初的提议是把他们与第五旅进行合并,重新组建成一个师级单位,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个提议最终并没有得到中央的采纳,反倒是继续保留了旅级建制,只是改了个名字,变成了华中十三旅,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其中的原因堪称复杂至极,我们需要先从华中方面关于皮旅编制的整理方案开始说起。
华中军区的最初方案其实还是比较合理的,第一步是将皮旅与第五旅合并成一个师,第二步,将两个旅的领导干部穿插安排,也就是皮定均为师长,原第五旅旅长成钧为副师长,政委由原第五旅政委赵启民担任,副政委则是原皮旅政委徐子荣担任。
一个旅长当家,一个政委当家,两支部队都不亏,大家伙也都能接受,可问题同样出在这里,试问,两支部队的首长都混合使用了,手底下的将士还能保持之前的独立性了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按照华中军区的设想,由于皮旅的干部数量较多、兵员数量较少,而第五旅的情况又恰恰相反,完全可以将一半的皮旅干部划到原第五旅中,再将第五旅的兵送到皮旅,这样一来,部队的整体战斗力相信很快就会提高一大截。
是的,不可否认,华中军区的计划可行性很高,皮旅上下也少有反对意见,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皮旅是他们借来的,用完还是要还给晋冀鲁豫军区,还给刘伯承元帅的!
这部队都打散重组了,到时候还怎么归还?难不成还能一个一个点名,将原皮旅的干部都叫回来,把原第五旅的战士都踢出去吗?
所以,考虑到这一点,晋冀鲁豫军区和中央才会否定了这一提议,并最终做出了不打乱皮旅建制,将他们“原汁原味”的改编为华中第十三旅的决定。
没变成师,没当上师长,这对于皮旅和皮定均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过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却并没有纠结太久,很快就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了战斗当中,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争取下一次的升格,在之后的淮阴保卫战、涟水保卫战、盐城保卫战里,皮旅亦是拼尽全力立下了赫赫战功。
按照这般贡献,就算是为了激励战士们,皮旅和皮定均也该升了,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升了,只是这个位置嘛...就有些尴尬了。
伴随着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被正式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皮旅也总算拿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师级单位许可证”,番号为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在外行人看来,对此皮旅原将士们定会无比开心,然而答案却是否定的。
原因很简单,首先是因为这“独立”二字实在是太过扎眼,相信了解我军建制的朋友都知道,但凡哪个部队沾上独立二字,除了抗日战争初期,老蒋实在不给编制的情况除外,那很大概率就是战斗力不行的民兵部队。
皮旅这支虎狼之师被按上了独立师的名头,这让他们如何能不难过呢?
其次,之前和皮旅一起打仗的其他华中军区部队都变成正规纵队了,例如那个本要和皮旅合并的第五旅,就升级成了七纵,旅长成钧也当上了纵队司令,怎么轮到皮旅就只是个独立师呢?
最后,独立师就独立师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谁知道就在皮旅改编为独立师的下一刻,旅长皮定均竟也被调走了,被调去六纵担任副司令,师长变成了原副旅长方升普,而独立师的指挥权亦是交到了一纵司令叶飞手中。
将士们多年南征北战,早已和皮定均有了深厚的感情,如此巨大的变动让他们如何能够安心呢?
好家伙,正规旅变成独立师,旅长被调走,部队指挥权交由其他纵队,这一系列的决定对于皮旅来说确实有些残酷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最后归属
伴随着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兵一处,整编为了大名鼎鼎华东野战军,原皮旅也随之被改编成了独立师,旅长皮定均被调去六纵队担任副职,部队的指挥权亦是交到了一纵叶飞的手中,这一连串的变故着实将皮旅打击的不轻,那么组织上为何要这般行事,难道上级不怕寒了皮旅将士的心吗?
其实,这其中的缘由不难解释,组织上并非没有考虑过士气与影响的问题,但有以下几个原因却让华东方面不得不这么做。
首先是刘伯承元帅的态度,对于皮旅这支部队,刘帅始终没有忘记当年的约定,也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将其调回晋冀鲁豫军区,这本来没什么不妥,毕竟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嘛,可问题是,如此一来,华东方面就没法对皮旅和皮定均本人进行改编和职位上的调整。
简而言之,粟裕知道皮旅早晚要走,却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自然没办法将其提拔成一个正式纵队,毕竟华东军区在那时也不富裕,将资源都给皮旅了,他们拍屁股走人,这账该怎么算呢?
其次则是源于皮定均本人的缺点,皮定均将军带兵打仗的确是把好手,可他却有着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本位主义作风,简而言之,就是皮定均常常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皮旅才会百战百胜,这虽然没什么不对,却是人民的队伍中最忌讳的。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这种缺点只要好好教育、整改个几个月大概率就过去了,没人会一直抓住不放,皮定均也不可能知错不改,但问题是,由于部队归属问题,以及战斗太过频繁等等原因,刘伯承元帅没时间去处理这件事,华东也没有名义对他们进行整改教育,这也就导致皮旅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只能将皮定均调离部队。
就这样,在皮定均这个灵魂人物被外调的情况下,皮旅的前路亦是一片昏暗,虽说没有耽误作战,在解放战争中他们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编制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即便后续按照约定,皮旅回归了晋冀鲁豫军区,情况也是一样。
依旧是旅级单位,独立师变成了十三纵三十七旅,顶着这个编制,他们又打了一年,参加了解放山西的多场战役,还是直到1949年3月,这才终于被改编成了六十一军181师。
后续,181师先去西北,再下西南,最后更是入朝作战,立下的战功不少,可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181师被改编为了180师,取代了那支被几乎打散的180师,还是直到1984年,老上级叶飞帮着说了几句话,这才总算恢复了181师的番号。
放眼建国前的军史,像皮旅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一支战功赫赫的部队没有扩编、没有升格,一个解放战争初期的旅长竟被评为了少将,这也着实令人唏嘘不已,不过这又能怪谁呢?并没有人刻意针对他们,只是由于偶然因素,导致归属权存在问题,一拖再拖,最终失去了升格的最佳时机,所幸毛主席明见,这才用一句“皮有功,少晋中”给到了皮旅上下安慰与肯定,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