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公益研学项目走进常熟市王四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公益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了王四食品的历史与文化,还亲身体验了制作传统美食的乐趣。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的悠久历史。通过一段精彩的视频,大家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这家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值得一提的是,王四食品有限公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迄今为止,公司已经成功申报了三项非遗技艺,分别是:常熟叫化鸡制作技艺(江苏省级非遗)、酿造酒酿造技艺•王四桂花酒酿造技艺(江苏省级非遗)以及王四松树覃油制作技艺(苏州市级非遗)。
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王四食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在这里,大家参观了“王四酒仙馆”,并且亲自参与了叫化鸡的制作过程。常熟叫化鸡制作大厨向大家讲述了叫化鸡的由来。他提到,这种独特的烹饪方法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一位常熟虞山山麓的乞丐,因为缺乏炊具和调料,便用泥巴包裹鸡只,用树叶和枯枝生火煨烤。后来,诗人钱谦益偶然目睹了这一过程,并在回家后尝试了这种烹饪方法,稍加调味后,发现味道更加鲜美。从此,这种烹饪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人们称为叫化鸡。师傅还向大家展示了如何捆扎和裹泥的技巧,他将腌制好的三黄鸡填入火腿肉、香菇、干贝等食材,用荷叶包裹,再用草绳捆扎成枕头状,最后用黄泥和稻草包裹成茧状。在师傅的指导下,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成员们纷纷跃跃欲试,尽管初次尝试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草绳无法固定整只鸡,或者裹出的形状不尽如人意,但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制作技巧。初次尝试制作叫化鸡的过程,让每个家庭都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他们纷纷拍照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
体验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当天凌晨新鲜制作完成的王四叫化鸡端了上来,并向大家介绍了食用叫化鸡的独特“仪式感”。几位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别在叫化鸡的几个指定位置轻轻敲击三下,这三下分别寓意着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和家庭和睦。这样的吃法不仅讲究,而且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泥壳被敲开,荷叶随之脱落,热气腾腾的叫化鸡散发出松枝、丁香和荷叶的香气,大家一同品尝着这道酥烂肥嫩、风味独特的佳肴,纷纷夸赞并竖起大拇指。此外,工作人员还准备了桂花酒、冬酿酒、血糯米八宝粥等美食供参与者品尝。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一家致力于食品制作、传承文化的民族企业的坚守与耕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企业助力下得以代代相传、源远流长的美好愿景。
活动结束后,参与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公益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体验了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家长们认为,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文化认同感非常有帮助,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