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正是流感高发期,
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01
什么是流感?
流感(Influenza)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中医学上归于“时行感冒”,属温病范畴。
临床表现较一般感冒症状重,可有畏寒、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全身症状重,伴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人有腹泻、水样便等。
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发病更急,症状更重,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流感可能会引起肺炎、中毒性休克、合并感染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02
得了流感怎么办?
1、必须尽快就医
从症状上分辨流感和感冒,有时不会很准确,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流感季节,周边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并发症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高危人群接触者: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2、如何把握“黄金48h”?
流感发病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时间”。流感诊疗指南指出,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甚至死亡。
当确诊流感病毒感染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如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片,如有病情变化,要及时到呼吸专科诊治。
3、本院协定方守护肺气安康
宣肺止咳方
“麻黄开鬼门,半夏涤痰浊”——承仲景之术,此方源自《伤寒论》精髓,经30年临证锤炼而成院内制剂。
蜜麻黄携紫苏子驱表寒,法半夏配陈皮理太阴,更佐以蜜款冬花润肺之妙,尤擅化解咳嗽声重、痰白清稀之症。
芪蝉止咳方
“玉屏护表固金汤,虫类搜风定喘急”——汇古今之智,取法玉屏风散精髓,佐以蝉蜕、僵蚕等虫类药巧解顽咳。
黄芪固表密卫,薄荷轻清开窍,更添旋覆花降逆之威。主治风邪伏肺之咽痒阵咳,尤适换季时节频发之过敏性咳嗽。
温馨提醒:咳嗽分寒热,用药需辨证。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孕妇及特殊体质者要提前告知。
03
如何预防流感?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时行感冒”的病因病机来自于正虚和邪实两个方面。
一是因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疲劳等,使得人体正气不充,肌腠不密,卫气的防御功能下降,易感外邪;
二是外感风寒疫毒从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致使肺卫失和而发病。
专家提醒,预防流感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建议要在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真正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流感预防茶疗配方饮用:
流感预防茶疗配方
生姜苏叶茶
紫苏叶3-6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加水适量烧沸,晾温后代茶饮。适合风寒感冒初起,可疏风散寒,解表利气。
黄芪防风茶
黄芪30克、防风10克、鲜生姜5克,洗净晾干,置于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具有益气祛风防感作用。
豆豉二白汤
淡豆豉12g、葱白15g、白萝卜30g,加水适量烧沸,趁热服用。适合深秋、冬季寒冷季节服用,可散寒解表,消食祛痰。
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最有效手段,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最佳。
04
流感易感人群
1、儿童&青少年
孩子机体防御功能较弱,感染流感病毒后极易合并支气管肺炎、咽喉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病症。青少年学习紧张,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更易“趁虚而入”。
2、老年人
老年人群机体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不仅易患感冒,且感冒后病程多较长,症状较重,甚至会引起病毒性肺炎。
3、熬夜、疲劳人群
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或平时缺乏运动和锻炼,身体素质较弱者,机体防御功能有所下降,一旦出现疲劳过度的情况,极易感染流感病毒。
4、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等患者,呼吸道防御能力低,或者已有肺结构性的改变,一旦接触流感病毒,极易并发肺炎,导致基础疾病恶化。
5、既往有多种慢性疾病患者
既往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肿瘤病史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防御功能较弱,更易感染流感病毒,易合并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临床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都属于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并不高,但也不能就此忽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