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岩松观点」第1903篇原创文章
今天市场开盘就开始重回调整,结果尾盘又是银行护盘,硬是把上证指数拉红了。指数虽然红了,却有4300多家公司是绿的,对散户来说又是赚指数亏钱的一天。
今天已经是大盘连续修复的7天了,在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一口气修复3400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继续往上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几天资金开始抱团防御性的品种,今天涨的黄金、旅游酒店、机场港口,以及物流和银行,都是偏避险性质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些避险方向要怎么选,哪个更靠谱。

金价又双叒叕飙涨
“金价大涨”是最近最热门话题之一,从股票投资者到大妈都在聊黄金。因为金价不是在创新高就是在创新高的路上。
黄金一直以来都是被当做避险资产来配置,现在大家觉得懂王的关税要引发经济衰退,出于避险和抗通胀的需要,全球央行都在抢黄金。我们的央妈在2月就增持黄金5吨,连续第16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也是创了纪录。之前大家还在讨论能不能突破3000,现在已经被懂王拱到3300附近了,大部分机构看金价可能在3300~3400美元/盎司,高盛预测极端情况下黄金可能会突破4200美元。

黄金需求上升,价格上涨是符合逻辑的。但因为黄金价格上涨,认为黄金价格上涨能提升黄金股业绩,然后去投黄金股的逻辑就不一定对了。
你以为的黄金股是挖金矿、卖黄金的,其实多数黄金股只是冶炼黄金,赚加工费的,比如中金黄金超过80%是冶炼业务,湖南黄金84%是外购非标金业务,山金国际第一大业务是金属商品贸易,占比56%。
拉长时间看,黄金股的走势和黄金价格的走势很多时候也是不一致的,A股黄金股涨更多是因为市场不好,资金找地方避险而已,本质还是在炒情绪。这个底层逻辑你一定要清楚。


黄金ETF vs 黄金股ETF
后台不少朋友问了黄金ETF,我发现很多人把黄金ETF和黄金股ETF给搞混了。
黄金ETF主要投资并持有上海黄金交易所挂盘交易的黄金现货合约等黄金品种。而黄金股ETF,主要是投资黄金产业链上市公司(包括金矿采掘公司和金饰珠宝零售商等)。
简单来说,黄金ETF属于商品类ETF,买的是实物黄金;黄金股ETF买的是股票。你要是看好黄金涨价,那就配黄金ETF;你要看好黄金板块,那就配黄金股ETF。我这样解释大家能听懂了吧。

黄金和黄金股我都是不看的。首先,我判断不了金价的变化,金价马上就3300,后面还能涨多少我不知道。然后,现在太热了。我看到有新闻说有人贷款30万去赌黄金,两周赚了2万。你告诉我,这到底是避险还是风险?
旅游、港口物流和银行怎么选?
旅游酒店属于大消费,有政策刺激,马上就要进入51假期,紧接着又是暑假旺季。但我一直不太喜欢旅游和酒店,他们在疫情的时候就没怎么跌,医药新能源都是跌了70%~80%的,疫情后旅游酒店又大涨了一波,我更没理由看他们了。
今天还看了个消息,张家界连亏3年,今天停牌被ST了,还被出具了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但从走势看,股价3月以来就连续放量大涨,估计看走势进入的人又要懵了。

机场、港口和物流都是偏价值型的公司。中国国航疫情前每年也就赚个60~70亿的利润,这几年亏了700多亿,十年都不一定能赚回来。亏了这么多钱,现在的股价和疫情时还是一个价。

港口和物流都要比航空公司好,这几年也是保持了增长的,股息率大部分在2%~3%之间。


如果一定要让我在这几个里面选一个,可能我会选银行,反正其他几个我是没什么太大的兴趣。银行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国有银行和头部的股份制银行基本没有倒闭的风险,不少银行的股息率已经达到了5%左右,正常来说,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觉得这个收益率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银行还有保险的分析,我在之前的文章有过比较系统的梳理。这里就不啰嗦了,有兴趣的可以翻回去看看。今天还是用一个线下课时解答学员的案例来说说银行股的投资思路。

杭州银行价值分析
这个学员是大厂的高层管理层,分析问题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投资上也不追求高收益,每年有十几个点也就够了,当时看上了杭州银行,想问问我的意见。
当时他问我:买股票三种安全边际,低估买价值,合理买成长,低估买成长。像杭州银行经营稳定、低风险,预测未来三年有15%的增长率,现在市盈率5倍,这种银行股是不是更有性价比?要不要结合市场不同阶段平衡权重?
我是这么回答他的:
第一个,低估买价值,无非就是巴菲特当年最早期用的格雷厄姆那种方法,赚低估修复的钱。
第二个,合理价格买成长,就是巴菲特后来跟芒格一起做的方式,因为低估的公司没有那么多,所以用合理的价格买成长型企业,然后随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赚钱。
第三个,低估买成长,这是最好的方式。
你举了杭州银行这个例子。最近几年利润增长率20%多,预测未来三年还有15%的增长,市盈率只有5倍,属于低估了。按PEG来算只有三分之一。一般PEG是1就不错了,三分之一已经非常低了。PEG在成长股上面有用,在价值股上面意义不是特别大。
如果像你判断的那样,它能有15%的增长,那就属于成长股。还是5倍市盈率,那这个收益就很好了。
正常来说,像这种类型的公司在市场上很少见。也就是现在银行股到了这种估值非常低的时候,才会有这种五倍级别的市盈率,然后刚好有一些特殊性的银行,它的增长情况还比较不错。
像这种公司有一个好处,它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能有15%的增长,还是五倍市盈率,那这个收益在市场上就已经非常高了,而且这种公司也没有什么风险,大家也都能够分析的出来。
正常来说,像这种安全边际高、收益这么好的公司,性价比是非常高的,我就建议很多人去买这种公司,不过很多人都不愿意买这种公司,觉得没水平,宁愿去炒那些短期快涨的,但最后反而赚不到钱。
如果你是一个长期认可价值投资的人,而且资金量比较大,像这种就是很好的投资机会,即使下跌也是暂时的,而且幅度也不会太大,往上增长的空间还比较好。

那要不要结合市场不同阶段来看,权重怎么平衡?我是结合的。
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少说这些股票?第一个,很多人不想听这些。第二个,我们目前也不会买这种公司。
2022年,我就买了港股的中信银行,当时是3块多点,后面2023年涨到4块多点,我把它卖掉了,赚了几十个点。因为2023年指数在中位,像这种股票我们就会提上日程。2023年,股市又下跌了不少,性价比更高了,我就把这个中信银行卖掉,换成弹性更大的成长股。
根据市场不同阶段的估值,做了一下调整。
如果是现在,这些银行股我不会买。但是如果市场涨到中位或者偏高一点,我也会把它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