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多次报道点赞杨笠,背后有何深意?

三楼的猫头鹰 2024-10-26 10:28:48

最近电商巨头京东意外深陷舆论漩涡,导火索不是产品质量,也不是物流速度,而是一位颇具争议的脱口秀演员——杨笠。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京东官宣杨笠成为其双十一的形象大使。

消息一出,舆论场瞬间炸开了锅。

01

争议代言人?

支持者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京东对女性消费群体的重视,是品牌年轻化、多元化的体现。但是,更多的却是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要知道杨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偶像”,她以犀利的讽刺和对性别议题的独特见解著称,尤其是在其脱口秀作品中,经常出现被认为是“贬低男性”、“制造性别对立”的言论,这也让她在收获大量拥趸的同时,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京东这家以“奋斗者文化”著称的电商巨头,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位“危险”的代言人?答案或许并不复杂:流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流量意味着关注度,意味着潜在的消费群体和真金白银的利润。而杨笠,恰恰是一位自带流量的“话题女王”。

她的言论或许尖锐,或许刺耳,但却总能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对于京东来说,选择杨笠作为代言人,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策略,其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她身上的争议性话题,为双十一促销活动制造声势,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

但这场流量盛宴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京东似乎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品牌形象与用户信任度。

长期以来,京东凭借着“正品低价”、“快速物流”等优势,以及其所倡导的“奋斗者文化”,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杨笠的代言却让这种形象受到了冲击。

部分用户认为,杨笠的“性别对立”言论与京东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奋斗、团结”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这种价值观的断裂让他们感到困惑和失望。

而那些原本就对杨笠的言论持反对态度的用户,更是对京东的选择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对男性用户的冒犯和不尊重,甚至有人喊出了“卸载京东”的口号。

02

跨国舆论

更耐人寻味的是,杨笠现象所引发的争议并非局限于国内,甚至还掀起了一场跨越国界的舆论风暴。

BBC、《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位中国脱口秀演员,并毫不吝啬地为她贴上了“女性权利斗士”的标签,将其推上了《Vogue》的封面,成为了西方世界眼中中国“女性觉醒”的代表人物。

而这也不是BBC第一次对这位姑娘赞不绝口了。

这种“一边倒”的赞誉,不禁让人反思:西方媒体为何如此热衷于将杨笠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他们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西方媒体对杨笠现象的解读,并非是出于对中国女性权利的真正关心,更像是借题发挥,利用性别议题在中国社会内部制造矛盾和对立,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他们深谙舆论传播之道,知道如何利用“性别对立”这一敏感话题挑动社会情绪,激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

通过塑造杨笠这样的“对抗性”人物,西方媒体试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国年轻一代的价值观,进而达到其分裂中国社会、阻碍中国发展的最终目的。

在这场由代言引发的舆论风暴中,我们看到了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激烈碰撞,也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性别议题的解读差异。

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更应该明白,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度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为了追求短期流量而牺牲品牌价值观,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性别议题,避免被情绪化言论所裹挟,更不能成为某些势力操纵舆论的工具。真正的性别平等,不是制造对立,而是要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尊重、理解的社会环境。

媒体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避免为了博眼球而进行断章取义、煽风点火的报道。媒体的责任,是传递真相,引导舆论,而不是制造矛盾,激化对立。

杨笠代言京东,或许只是一场普通的商业合作,但却意外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折射出的是社会价值观的碰撞,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博弈,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理性思考代替情绪化表达,用包容理解取代偏见歧视,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参考来源:

乌有之乡官方微博 乌有之乡视频专栏【红色资讯】第46期:从杨笠到朱军事件,看女权与媒体关系

0 阅读:193
评论列表

三楼的猫头鹰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