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我党拥有三大主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是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血脉一直延续至今。
对于不太熟悉军史的人来说,三大主力的番号显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二、四”都有,偏偏要跳过中间的“三”呢?事实上,在中央的计划里,是有红三方面军的,但彭老总拒绝了。
反倒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出现,有些“意外”,这一切,都源于革命初期那复杂又特殊的情况。
我党的武装力量,最初大多为进步的农民和起义的旧军队,连“红军”这个称谓都是1928年5月之后才正式定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正规编制和规划。
而早期中央领导大多由留苏派或共产国际的人担任,在他们眼里,只有经过正规化训练、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才算是军队,因此在1929年的六届二中全会,中央通过讨论认定:
“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彭可以称为红军,其余如贺龙等都不能叫做红军,只能算赤卫队或游击队”。
如此一来,各地的番号及编制,大多靠当地领导人来争取,并非组织统一规划。直到1930年1月,全国形势越来越好,中央才决定将红色武装统一编成八个军。
同年4月15日,中央鉴于革命发展得特别快,拟定按地域组成三个军团。次月中央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准备再增设一个军团。
具体就是以赣南闽西的红3军、红4军、红10军等部组成红一军团;以湘鄂西的红2军、红6军等部组成红二军团;以湘鄂赣的红5军、红8军等部组成红三军团;
以鄂豫皖的红1军、红9军等部组成红四军团。此时中央对前景非常乐观,表示待部队实力壮大后,还要扩编成四个方面军。
各地区代表回去后传达了指示,红一、红二、红三军团都相继成立,但红四并未组建军团,而在后来直接成立了方面军,这其中有段阴差阳错的历史。
在中央的规划里,红四军团军团长由刚回国的刘伯承担任、政委由曾中生担任,两人是好友,又都在苏联留学过,如果能搭档,那红四军团实力就太强大了。
然而在“立三路线”的推动下,刘伯承还没来得及去鄂豫皖,就被安排到武汉领导暴动。结果此行也不顺利,同行的刘云被捕,刘伯承费了很大力气才逃出,这一折腾红四军团成立事宜就被耽搁了。
等张国焘空降鄂豫皖,事情就更加没指望,老张是个权欲心很重的人,他通过各种手段在鄂豫皖站稳脚跟后,发现此处与其他几大苏区的关联性并不高,于是就仗着“山高皇帝远”做些小动作。
1931年7月,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要求苏区每个县都要编出1个师,并组建20余个县的独立团,同时在没得到中央命令的情况下,老张又组建了红25军。这都是在扩编成方面军做准备。
同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由于没有上报,中央都是在一个月后才得知消息,顿感非常惊讶,多次致电要求更换番号。
“鄂豫皖苏区应在与湘鄂西、鄂北苏区打通后,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鄂豫皖中央分局要想尽办法建立和保持与湘鄂西、鄂北苏区的联系,将长江以北的苏区打成一片”。
从电报内容可以看出,中央本来规划的是让鄂豫皖红军成立“红二方面军”,没想到老张来了出先斩后奏。
面对中央的责问,老张也只是推脱:“仍命名为红军第四方面军,将来再改称第二方面军”,虽明知他是阳奉阴违,但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手段,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中央曾明确要求以红三军团为基础成立红三方面军,彭老总却认为如此会导致机构人员臃肿、于革命不利,便主动将红三军团并入一方面军。
反观老张,没得到命令就成立、中央要求改还不听,纯粹的利己主义,有这种心态,后来草地分兵时,他会以武谋权也就不奇怪了。
而红二方面军,也是由于老张的错误思想才仓促成立的,这事得从甘孜会师说起。
1936年7月初,红二、六军团历尽艰辛后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老张虽然在百丈关碰了一鼻子灰,但仍没有放弃错误的想法,他准备将二、六军团拉拢到自己这边来,以此向红一方面军发难。
在欢迎会上,老张本来准备说些颠倒是非的话,但贺老总警告道:国焘啊,只讲团结莫讲分裂,不然小心老子打你黑枪。
老张明白贺老总说到做到,就不敢多言,开始想别的办法。后来在高级干部会议上,老张故意强调这次会师是方面军和军团的汇合。
言下之意就是红四方面军在主导位置,贺龙、任弼时等人只是军团级别领导,下级要服从上级。
从组织原则上来讲,老张的话没错,但他自己都做过“另立中央”的错事,此刻却想要用组织原则来压人,就显得很黑色幽默。不过毕竟老张势大,大家就没明着反驳。
不久后朱老总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中央,毛主席决定迅速成立红二方面军,双方等级一致,老张就没办法再做文章。
1936年7月5日,中革军委下令将原红二、六、九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之所以没用“中央”的名义,主要也是为了照顾老张的情绪。
老张虽说在张浩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后,已有意取消“另立”,但此时还属于一道伤疤,最早不要碰。为避免引发反作用,毛主席等人就决定还是采取委婉的方式。
斗争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嘛,命令下达后,老张瞬间无话可说。而红二方面军成立后,贺老总、任弼时等人在商议与中央会合事宜之际,就不会再感觉受制于人,最终各方达成统一意见——北上。
革命这一路,也是诸多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