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旦入了临期食品的坑,就很难正视正常的消费品价格。” 除了面包,采访对象丫丫的吃穿用度基本上都可以在临期超市解决,可谓重度的临期产品使用者。
“现在的临期商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大多是正规品牌,尤其是一些进口品牌深受消费者青睐。”临期消费者们相信“用打折的价格,享受不打折的美味”,吃临期食品不是因为穷,而是一种更聪明的生活方式。
临期食品不管是对于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来说,吸引他们的主要是价格。同样品质的饮料,我只要花一半的钱就能喝到,为何不买?这个不算是生活方式,其实主要是那些对价格敏感的人群。要说喜欢临期食品,我相信老年人会更喜欢,因为价格实惠。
前几个星期去逛家附近的麦德龙超市,发现酸奶柜台边上的某品牌NFC果子特别便宜,因为之前在盒马叮咚等购物平台买大概要9元一小瓶,而这个柜台上的NFC果汁不到7元,于是我仔细得了看商品保质期,原来它快要到期了,转身在柜台的另外一侧有临期食品的标志。这就是临期食品打折的原因,因为如果卖不掉最终就要处理掉,不仅食品被浪费了,而且还要花额外的人力物力去处理。
高情商:对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而言,临期商品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尝鲜”与“淘宝”的乐趣。
低情商:穷到砖家嘴里这倒成了乐趣,真是讽刺。我富裕,但是我喜欢临期产品?超市里面有两种面包:一种是刚刚生产的,另一种是即将过期的,如果手头充足,正常人会选择哪个?
这里给喜欢购买临期食品的人几条建议:
1、临期食品,仍然在保质期内,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仍然能够得到保证,可以放心地食用。
2、临期食品,通常有比较大的折扣,建议按需要购买,不要囤积,以免造成浪费。 3、临期食品买回去之后,建议单独存放,并在保质期内食用完。这期间如果发现包装有异常,如膨胀、颜色变了、发霉等情况,要及时丢弃。
4、食品的保质期它不仅保安全,而且对色、香、味等食品特征,通常并不是刚刚过了保质期就不安全,不能吃了。特别是那种保质期比较长的食品,过期几天是没有问题的,如面粉、方便面等。而对于保质期本身就比较短的,如鲜牛奶标注的有效期是7天,建议到了第八天还是不吃为妙,以免肠胃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