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建食堂背后:数千万失能老人,1.5亿独居,空巢比例超70%

浩子为之 2022-11-04 22:19:48

最近看到一个事,住建部、民政部发文,要开展“完整社区”试点,比如配建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还会配建食堂、家政服务网点。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盯着食堂这两个字不放。

正好,最近又有消息,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基本覆盖全省乡镇;宁夏乡镇级供销合作社覆盖率达到92.7%;重庆市农村综合服务社增加到6120个。

不少人,就把配建食堂,跟供销社扩张联系起来,过度解读,这属实没必要。

供销社我不太了解,但社区食堂其实一直在搞。

我查了一些报道。

太原迎泽一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有980人,配建了食堂,60岁到79岁老人,午餐8块,晚餐6块。80岁到89岁老人,午餐7元,晚餐5元。

重庆九龙坡一个社区,也是只供应午餐和晚餐,60岁以上老人,一荤一素8块、两荤一素10块、两荤两素12块,如果年轻人来吃,加两到三块钱就行。

从社区食堂,到小区配建食堂,这是我们正在构建宏大养老体系的一部分。

这两天我在想,先苦后甜,先甜后苦,你能接受哪种人生呢?

咱们的父辈,大多是上世纪50-70年代生人。

这一代人经历过的事太多,也太沉重,经常吃不饱肚子,铁饭碗说没就没了。

后来赶上了改开,胆大的,敢闯的,很多人都吃到了时代红利。

就算没赶上趟,至少生活条件比原来强太多了。

最起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总能实现,就算年轻的时候没交过社保,退休金也容易办下来。

他们的人生,算得上是“先苦后甜”。

反过来,看80-00这一代,从小的生活就像在蜜罐里,80后小时候还差一些,温饱是没问题了。

尤其是95后和00后,很多家里都有车,从小就用智能手机,出省出国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吃饭穿衣的问题是解决了,可考验考公考教资的人数暴增,每个行业的准入门槛都大大提高。

出去找工作,别说中专,大专生和二本都快丧失呼吸权了。

疫情来了之后,本来是最大就业蓄水池的三产服务业受到重创,又碰上互联网、教培、房地产岗位大面积减少,上个大学,连校门外头的饭馆都没去过。

和小时候的甜蜜来对比,称得上“先甜后苦”了。

这跟钱钟书所说的“吃葡萄”,很相似。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

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上一代人,把最好的葡萄留到最后吃,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这一代人,留到后面吃的葡萄,味道越来越酸,现实与预期的落差越来越大。

下面才是今天我们要聊的。

年轻人,固然在躺平与内卷之间左右彷徨,每一年都似乎是过去10年最好的一年。

可深究起来,上一代人的“先苦后甜”,也并不成立。

因为他们还要面对一个终极问题:

养老。

最近,民政部举行了第四季度例行发布会,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

我国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占比目前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过70%。

大量老年人不与子女或其他家人共同居住生活,面临着居家养老的许多生活不便或困难,甚至是安全风险隐患。

超过一半,具体是超过了多少?

官方没有说。

不过,我找到了2016年人民网一篇报道援引的数据,2000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截止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

也就是说,12年前,空巢老人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了。

现在,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

按50%的比例算,空巢老人最起码也得1.3亿了。

这一次,又着重强调了农村和大城市比例甚至超过70%。

保守估计,空巢老人总数应该会超过1.5亿人。

还有个值得深究的地方,12年前的数据里,农村空巢老人的占比并不高,现在一举超过了70%。

这里面,大有文章。

去年底,蓝白做过一期视频,关于独居户的。

按202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全国“一代户”的比重,比10年前上升15.33%,达到49.5%。

中国的家庭模式,从“四世同堂”转变到夫妻二人带娃的“核心家庭”,再进一步转换到独居或夫妻二人为主的模式。

独居户,既包括了年轻人独居,也包括了老年人独居,反正,家庭小型化的形势越来越强烈。

具体到地域,吉林、内蒙、天津等13个省区市的一代户比重已经超过50%,其中上海、黑龙江、北京、浙江均超过58%。

这就跟民政部空巢老人的比例对上了。

要么是京沪这样的大城市,或者长三角这样的务工流入地区,要么是东北、川渝这些外流人口多的农村。

江浙地市、省会的工厂多,房价非常高,租房买房门槛自然也高,年轻人当然会选择独居,不会把老人小孩都带去。

跷跷板有两头,反过来,东北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出去上学工作,留守在家的父母,当然也独居了。

如果有退休工资,如果还有自理能力,空巢其实不可怕。

真正的难题,是空巢+高龄失能老人。

长期照顾失能老人的吃喝拉撒,一天24小时身边都要有人,不光是经济问题,对所有家庭成员来说,都是巨大的精神煎熬。

华创轻纺团队报告说:2020年,我国的失能老人达到42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到了2900万。

极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催生出了一门另类的生意:

成年人纸尿裤。

这一类用品,主要包括成人纸尿裤、拉拉裤和护理垫。

都哪些人在用呢?

大家可以去市场上看看,大部分都是老年失禁者和残疾失禁者,前者占据了绝大部分。

据wind数据,2019年我国成人纸尿裤生产量达52.8亿片,10年时间,增长20倍。

这是一份非常沉重的数据。

上世纪60年代,差不多有2.45亿的“第一代婴儿潮”,即将进入中老年阶段。

他们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2016年之后,这些蜜罐里长大的独生子女,又迎来放开二胎和三胎的大潮。

很多家庭,就演变成了奇异的“4-2-1-2”结构。

上面有双方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下面又有俩孩子,中间就这一根独苗。

“先苦后甜”这一代,接下来的10-20年,会让下一代“先甜后苦”的生活,变得更加苦涩。

独居老人激增,高龄失能老人的护理,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时间一年年的过,老龄化席卷的速度,可能会远超我们的想象,这个时候早做打算,把社区养老的空白填补上。

这要分两块来说。

一方面,是社区医院,社区食堂,还有普惠的托儿所,幼儿园,家政服务站,社区和小区的适老化改造。

只要有需求,就能用市场化的方式运营,还能提供不少就业岗位,碰到疫情,还能起到保供的作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当然,怎么让这些普惠性质的便民单位生存下去,需要更多探索。

拿食堂来说,我找到浙大公共政策研究院的一份调研,某市2018年把不少社区食堂升级成了老年食堂,2020年回访的时候,很多都经营不下去了。

原来雇一个阿姨烧饭洗碗,一个月开1000块钱的工资,勉力能维持,后来又招了有从业资格证和健康证,专门做饭的厨师,加上专门的保洁,一个月人力支出多了四五千。

还有各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比如,上面要求社区老年食堂必须对菜品与米饭留样三天。

还有频繁的“日查”“周检”“月汇报”,1年时间,各级调研到访28次,媒体报道了10次以上,频繁地迎来送往。

反而是那些摘牌的食堂,招了“五保户”来做后厨,工资开得不高,家庭困难的老年人也愿意干,不用再做工作台账,其他小区的人也可以来吃,居委会陪餐来监督食物质量,反倒能活下去。

我还看了一些案例,比如,社区用空间换服务,运营方用服务抵房租。

后厨用高度标准化的菜品,省下了粗加工的损耗,每份菜精准到克,无厨师化加工,还有把食堂升级成日间照料中心,帮忙给老人找钟点工、护工,组织老年人社交活动。

咱们一直都在说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市里全都盖成钢筋水泥的高楼,一点也不难。

难的是在近万条街道,十万个社区,千万个小区里,把便民设施、养老育儿机构经营下去。

另一方面,是失能老人的护理,全社会都向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倾斜资源。

现在,中国只有50多万名养老护理员,养老相关机构的人员,只占毕业生就业率的2.14%。

这远不能满足近3亿老年人、1亿多独居老人、40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

还有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

辅助的家电、家具、洗浴装置、坐便器、厨房用品,智能轮椅、生物力学拐杖,推广易于抓握的扶手支撑装置、地面防滑产品、无障碍产品,发展老年益智类玩具、乐器等休闲陪护产品。

还有,成人尿裤、护理垫、溃疡康复用品,辅助搬运、翻身、巡检等机器人、老年人监护、防走失定位产品。

这些产品所属的行业,还有从业者,都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其实已经看出些端倪了。

原来我还纳闷,为啥路上的药店越开越多,后来才明白,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卖给老年人的中成药。

比如很多人都给父母住处装了监控,年龄大了忘带钥匙,指纹密码锁普及的也很快。

我之前在网上看老年人的拐杖,带扶手还带手电筒,甚至还能放音乐,设计的是越来越精巧。

细细算这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接到电话,小时候熟悉的亲友离开,而且这种频率似乎越来越高。

时代不一样了,我能强烈的感觉到,整个社会,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老龄化大潮做准备。

有人觉得这种准备是徒劳,有人觉得这些准备只会催生投机和资本,有人对老龄化完全无感,还沉醉在妙龄青春的挥霍。

但如果连最起码的尝试都没有,每个人都会老无所依。

《没完没了》这个电影里,葛优有一段台词:

“我有时候也想,都三年多了,我这当弟弟的心也算是尽到了,不行就拔管子呗,可是每次到这时候我又想,要是调一个儿呢,姐姐会怎么对我?她肯定甭提多难,也得让我有这口气,所以我得让姐姐活着。”

将心比心,养老这件事,其实就这么简单。

0 阅读:15

浩子为之

简介:娱乐就要学会浩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