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立星双枪将董平马军五虎将、虎军大将

史小鱼 2025-02-03 19:30:29
董平的初登场与武艺展现

董平首次登场,是在宋江率军攻打东平府之时。彼时,他身为东平府兵马都监,肩负着保卫城池的重任。宋江深知董平的威名,试图先礼后兵,派遣郁保四和王定六前去劝降,结果不仅未能成功,两人还被董平痛打一顿后赶出城去 。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董平的忠诚,也凸显出他性格中的高傲与强硬,面对梁山的劝降,他没有丝毫动摇。

战斗正式打响,董平跨上战马,手持双枪,威风凛凛地出现在阵前。他的双枪,犹如两条灵动的银龙,在战场上神出鬼没。与韩韬的对战,董平尽显武艺高强,轻松占据上风,让韩韬难以招架。宋江见状,急忙派徐宁出战,以解韩韬之困。徐宁身为金枪班教头,武艺自然不凡,然而,他与董平激战五十余回合,也只能打成平手。这场精彩的对决,让众人深刻见识到了董平的 “万夫不当之勇”。

董平的勇猛,不仅体现在他的单挑能力上,更体现在他在战场上的无畏冲锋。他在宋江的军队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令梁山军队一时难以抵挡。从四更天出战,一直打到申牌以后,整整一天的时间里,董平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在敌阵中往来冲突,毫无惧色。这种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不仅考验着他的武艺,更考验着他的体力和意志力,而董平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武艺,坚持到了最后,成功收军回城。

性格特点:心灵机巧与莽撞冲动

董平不仅武艺高强,其性格特点也十分鲜明,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成就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也为他的命运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他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 。这样的多才多艺,使他在梁山好汉中显得格外独特,也为他赢得了 “风流万户侯” 的美誉。在那个以武力称雄的世界里,他的这份才情,无疑为他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采。

然而,董平性格中也有着莽撞冲动的一面。在攻打东平府时,他急于求成,不听从宋江的计谋安排,独自冲锋陷阵,虽展现出了勇猛无畏的气概,但也险些陷入危险之中。这种莽撞冲动的性格,在他后来的征战生涯中,多次给他带来了麻烦。例如,在独松关之战中,他被炮火伤了左臂,本应养伤待命,可他报仇心切,不听卢俊义的劝阻,执意与张清私自出战。最终,不仅自己命丧黄泉,还连累了张清,两人双双殒命于独松关下 。这一悲剧的发生,正是他莽撞冲动性格的直接后果。

这种性格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在梁山的人际关系。他的冲动和自负,有时会让他与其他好汉产生矛盾和冲突。在一些决策上,他常常凭借自己的想法行事,而忽视了团队的整体利益,这使得他在梁山内部的形象,既有英勇善战的一面,也有让人无奈的一面。

争议事件:求亲不成与背叛

在董平的故事中,最具争议的事件,莫过于他求娶程太守女儿不成,最终背叛东平府,还杀害程太守全家这一段。

程太守有个女儿,生得十分美貌 ,董平当时尚未娶妻,多次派人前去求亲,想要抱得美人归。然而,程太守却始终没有答应这门亲事。这让董平心中怀恨,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有些微妙,日常相处中难免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这种求亲被拒的经历,无疑在董平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后来,宋江用计将董平擒获。面对宋江的劝降,董平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选择了归顺梁山。他的这一转变,看似突然,实则与他之前求亲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被擒之后,他心中的怨恨和野心被彻底激发,或许他认为,归顺梁山是他实现自己目的的最佳途径。

归降梁山后,董平为了向宋江表忠心,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主动请缨,引军赚开了东平府的城门。入城之后,他径直奔向程太守的私衙,毫不留情地将程太守一家老小全部杀害,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随后,他更是强行霸占了程太守的女儿,将其据为己有。

这一行为,在梁山好汉中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让他成为了众人争议的焦点。许多人对他的做法表示不齿,认为他的行为违背了江湖道义和基本的人性准则。在梁山这个以 “义” 字为先的团体中,他的这种行径显得格格不入。尽管他武艺高强,为梁山立下了不少战功,但他的这一污点,始终无法被抹去。在后来的梁山排座次中,他的排名虽然靠前,但他的人品和行为,却让他在梁山内部的威望大打折扣。

梁山生涯与南征北战

归顺梁山后,董平凭借其卓越的武艺和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迅速在梁山站稳了脚跟,成为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把守梁山泊正西旱寨 。他在梁山的众多战役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梁山的发展和壮大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梁山对抗官军的战斗中,董平的表现十分抢眼。两赢童贯时,他作为 “虎军大将”,在九宫八卦阵中镇守东南巽位,与其他梁山好汉紧密配合,成功抵御了童贯的进攻。在战斗中,他冲锋在前,手中双枪挥舞,如入无人之境,令官军闻风丧胆。他还与索超巧妙配合,成功伏击官军,刺死了唐州兵马都监韩天麟,为梁山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

三败高俅时,董平先是与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两人大战三十回合,难分胜负,展现出了旗鼓相当的实力。后来,他又与琅玡彭城节度使项元镇交锋,不幸被项元镇放箭射伤右臂。即便如此,他依然顽强战斗,直到被林冲和呼延灼救回。这场战斗,虽然董平受伤,但他的英勇表现却让众人对他的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梁山受招安后,董平随宋江南征北战,参与了抗击辽国侵略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他的武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征讨辽国时,董平与番将耶律国珍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两人斗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耶律国珍的弟弟耶律国宝担心哥哥有失,鸣金收兵。董平趁耶律国珍听到鸣金声分神之际,抓住机会,果断出手,将其刺杀。这一战,不仅展现了董平高超的武艺,更体现了他在战场上的机智和果断。之后,他还统领朱仝、史进等七员大将,成功攻破太乙混天象阵中的水星阵,为梁山军在征讨辽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立下了大功 。

在征讨田虎的战争中,董平同样表现出色。他奋勇杀敌,多次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在与田虎的军队交战时,他的双枪犹如两条夺命的蛟龙,在敌阵中穿梭自如,令敌人胆寒。他的英勇表现,激励着梁山军的士气,为最终平定田虎的叛乱发挥了重要作用。

征讨王庆时,董平与林冲、呼延灼等十员将领屯驻宛州之西,成功大败临汝州张寿所部援军。在这场战斗中,董平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勇猛的战斗风格,与其他将领密切协作,展现出了梁山军的强大战斗力 。

最终结局:独松关之殇

董平的生命,最终定格在了独松关。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他的命运走向了悲剧的终点。

当时,梁山军攻打独松关,董平在关下骂阵,却不幸被火炮扫伤左臂。这突如其来的重伤,让他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然而,他报仇心切,根本听不进卢俊义的劝阻,执意要与张清私自出战。

两人不骑马,步行杀上独松关。面对关上守将厉天闰和张韬,董平虽奋力抵抗,但左臂受伤的他,使枪时力不从心。仅仅十个回合,他便难以抵挡厉天闰的进攻,只能节节败退。张清见状,急忙上前支援,却在刺向厉天闰时,因用力过猛,枪刺进松树中拔不出来,被厉天闰趁机一枪刺中腹部,倒在血泊之中。

董平见张清遇险,心急如焚,回身去救。可他万万没想到,张韬会从背后偷袭。张韬手起刀落,董平躲避不及,被拦腰砍成两段,一代英雄就此陨落 。

董平的结局,看似是战场上的意外,实则与他的性格和之前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莽撞冲动,让他在受伤后仍不顾危险地出战,最终丢了性命。而他之前求亲不成背叛东平府、杀害程太守全家的行为,也让他在江湖中失去了人心。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他的这些过往,或许也影响了他在战场上的运势。正所谓 “性格决定命运”,董平的悲剧结局,正是他性格和行为的必然结果。

人物评价:是英雄还是莽夫

董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引发了后人无尽的争议。他究竟是英雄,还是莽夫?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武艺上来说,董平无疑是顶尖的存在。他善使双枪,出神入化,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徐宁的那场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武艺。在战场上,他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无论是对抗官军还是征讨四方,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的勇猛和战斗力,在梁山好汉中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也让他成为了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

然而,仅仅凭借武艺高强,并不能完全定义一个英雄。在道德和人品方面,董平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他求娶程太守女儿不成,便怀恨在心,归降梁山后,不仅杀了程太守全家,还强占其女儿,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在那个讲究忠义和道德的时代,他的这种做法违背了基本的伦理道德和江湖道义,也让他失去了众人的尊重 。明代进步思想家李贽就曾怒斥他:“最可恨者董平那厮,只因一个女子,便来卖国负人,国家有如是人,真当寝皮食肉 。”

在性格方面,董平的莽撞冲动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他在战场上常常不顾后果地冲锋陷阵,虽然这种勇猛无畏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舞士气,但也容易让他陷入危险之中。在独松关之战中,他不听劝阻,执意出战,最终导致自己和张清双双战死,这就是他莽撞冲动性格的恶果。

金圣叹评价董平是中上人物,称其 “真英雄,真风流,温太真不足齿也”。他看到了董平武艺高强和风流倜傥的一面,但对于董平的道德瑕疵,却似乎选择了忽视。而李贽的评价则更加直接和严厉,他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董平的卖国负人行为 。

董平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着卓越的武艺和英勇的战斗精神,又有着严重的道德缺陷和莽撞冲动的性格。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也让我们思考在评价一个人物时,不能仅仅从单一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全面、客观地去分析。他在《水浒传》中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武将,更是一个引发我们对人性、道德和英雄定义进行思考的典型人物 。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