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made in China”曾经是毁誉参半的名词,那些年中国制造还大多是低质廉价产品的代表。而如今,中国制造仍然是中国的代表,只不过,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它代表的是性价比高的产品。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之中,中国制造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品牌,能够代表彩电行业的海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这次卡塔尔世界杯上,海信的广告词颇有些幽默,那么你真的了解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海信吗?
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而网友笑称除了中国队,其他都去了。而在赛场旁边的广告牌上,海信的广告在一夜之间就被数亿人知晓,世界第二,中国第一,这是海信数十年耕耘的成果,甚至在海信身上,可以窥见中国制造一路走来的不容易和现在的荣光。
在笔者年幼时,中国市场上最强悍的彩电品牌是日系的松下、日立和东芝,那个时候中国国产品牌几乎没有什么声浪,而进入二十世纪最后的十年之后,尤其是2000年年之后,中国制造开始爆发,到现在,松下日立已经不见了,东芝也成为海信旗下的一员。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前1-10个月,海信电视的销量达到了1960万台,中国电视品牌也首次跃居世界第二。从1925年,英国人约翰.洛奇.贝尔德第一次发明电视算起,中国的制造业巨头海信,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把中国制造的电视,推向了世界巅峰。
我们很好奇,在这个过程中,海信都做了什么?
海信,这个品牌代表着中国人的坚韧和创新1969年,海信集团成立。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海信面临的是全方位的差距,从技术到资金到人才,甚至在认可度上,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海信就在这技术一片空白的环境下成长,同时也教会了海信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核心技术必须掌握。
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海信成立的第二年就制造出了山东省第一台电子管式14英寸电视机,1976年9月,9英寸全塑机壳晶体管黑白电视机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1976年11月,12英寸木塑结构晶体管电视机试制成功;1978年9月,首台CJD18型彩色电视机出产;1979年2月,青岛电视机总厂成立,并被国家确定为电视机定点生产厂。
除了在传统电视上与三星索尼厮杀之外,海信还近乎偏执地走出了激光电视这个路线,一举打破了三星LG等在OLED电视上的垄断,更是改变了电视的原始形态,让巨幕电视成为千家万户触手可及的产品。
也正是因为海信有想法也敢干,产品的竞争力直线上升,在索尼的大本营日本,海信的高端电视占有率也要高过索尼。所谓一流的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海信直接开创了激光电视的时代,这样压迫性的进攻让三星和索尼也不得不回头再追赶海信的激光电视。
除此之外,海信全球首款叠屏电视、全球首台卷曲屏8K激光电视。这两项全球突破性创新分别是海信在ULED超画质技术和激光显示技术两个方向的代表性成果。
在研发创新之外,并购优质企业资产也是海信的重要目标,比如拿下曾经的明星品牌东芝,还包括并购欧洲厨电巨头gorenje,全球汽车空调Tier 1供应商日本三电控股,并在短时间内就解决这些明星品牌的糟糕财务状况,扭亏为盈。
以电视行业为基础,逐渐向综合多维度领域发展,甚至在自身绝对领先的激光电视领域,也拉上国内的长虹等友商共同进步,这足以看出,海信早已是行业领导和布局者,拥有的是强者的胸怀。
五十多年时间一晃而过,谁能想到出生于一穷二白的年代里的海信,经历了中国制造由微小到壮大的过程,自身俨然是中国制造的缩影。随着智能家居时代的到来,电视重获新生,重新成为物联网的核心产品,属于海信的另一个时代正在快速到来。
或许那个时候,海信就是世界第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