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女演员在商场摆摊,拍过上百部电视剧,称会继续坚持演戏

萝莉好美丽 2025-03-19 18:24:06

在香港九龙某商场的三楼转角处,一个紫色卫衣的身影正在精心整理着摊位上的手工耳环。

摊位旁竖立的手写价目牌上,"每件88港币"的字样旁贴着《陀枪师姐2021》的剧照海报——这个看似普通的饰品摊位主人,正是参演过132部TVB剧集的资深演员梁珈咏。

从《同事三分亲》中初露锋芒的刘定英,到《巾帼枭雄》里命运多舛的丫鬟春桃,这个在镜头前活跃了二十余载的身影,如今正以另一种方式续写着人生剧本。

"每天能卖出十几件手作饰品,比拍戏日薪还稳定些。"

梁珈咏边将新到的淡水珍珠项链挂上展示架边说道。

她身后墙面上错落有致的剧照墙记录着职业生涯的点点滴滴:2007年《同事三分亲》里戴着黑框眼镜的职场新人,2016年《城寨英雄》中扎着麻花辫的茶楼老板娘,2021年《星空下的仁医》里穿着白大褂的产科护士。

这些跨度长达十五年的角色造型,共同拼凑出香港电视工业生态的某个切面。

在TVB的薪酬体系里,像梁珈咏这样的"绿叶演员"长期处于金字塔中下层。

据香港演艺协会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合约艺员每月底薪中位数约1.2万港币,每集电视剧的额外津贴从800至3000港币不等。

"去年只接到3部剧的邀约,加起来拍摄周期不到两个月。"

她抚摸着摊位上的珐琅胸针苦笑道。

这些镶嵌着维多利亚港夜景的手工艺品,每件需要耗费她3小时制作,却支撑起了房租和母亲的医药费开支。

这种"双线作战"的生存状态并非个例。

曾在《金枝欲孽》中饰演太医的老戏骨陈荣峻,如今每周三天在深水埗经营车仔面档;《法证先锋》系列里的"鉴证科阿杰"招石文,转型成为婚庆司仪已有五年。

香港浸会大学传媒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指出,近五年TVB常规剧集数量缩减28%,导致超过六成的合约艺人需要发展副业维持生计。

"我们就像是影视工业的'散工',哪里有活就去哪里。"

梁珈咏擦拭着《宫心计2》里穿过的戏服头饰,这些珍藏多年的行头即将在月底的慈善义卖中亮相。

每周三清晨的剧组通告时间,梁珈咏仍会准时查看手机讯息。

她的储物柜里永远备着三套不同风格的戏服:职业套装、古装衬裙、休闲便装。"

说不定突然有临时通告呢?"

说这话时,她正往保温杯里倒入罗汉果茶——这是从《大太监》剧组学来的护嗓秘方。

社交平台上的动态暴露着这份执着:凌晨四点的将军澳电视城定位打卡,杀青时与灯光师傅的合影,以及最新更新的#试镜日记#话题里,详细记录着每个被拒绝角色的特征分析。

在铜锣湾某影视培训中心的周末课堂上,常能看到梁珈咏指导新人的身影。"

不要觉得小角色就不需要设计,当年我演《义海豪情》里的疯妇,特意去精神康复中心观察了三个月。"

她边说边示范着如何通过眼神变化展现角色层次。

这些从片场积累的实战经验,正通过免费工作坊的形式传承给新一代演员。

"表演是种需要终身修炼的手艺,就像我摊位上这些首饰,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夜幕降临时分的摊位前,常有认出她的剧迷驻足。

某个暴雨倾盆的周末,三位中年女士在《溏心风暴》的剧照前激动合影:"你就是《家好月圆》里那个被家暴的钟点工对不对?

当年我每集都跟着哭!"

这样的时刻,梁珈咏总会取出珍藏的剧组签名照相赠。

这些流转在摊位间的光影记忆,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图景:当霓虹灯牌映照在珠片发夹上,市井烟火气与舞台镁光灯在此奇妙交融。

在最新更新的社交动态里,梁珈咏晒出了某新剧的剧本封面,配文写着"第三十六次试镜成功"。

照片角落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角色分析:丧子主妇,右腿残疾,潮州口音......这些用荧光笔标注的细节,连同摊位抽屉里未完工的景泰蓝手镯,都在无声诉说着某个关于坚持的故事。

"只要还能记住台词,我就会一直演下去。"

说这话时,她正将新到的演出通告单小心夹进记账本——那个本子的封面上印着《巾帼枭雄》的台词:"人生如戏,但戏比人生长久。"

0 阅读:15

萝莉好美丽

简介:萝莉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