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华社记者采访被袭击!事发地:中铁施工现场,网友炸锅

書影念痕呢 2024-11-15 16:04:31

“我逮到人了,我逮到现场了,我能让你走吗?”这是在某施工现场,一位项目负责人对记者的喊话。

11月14日下午,有知情人士爆料,在安徽合新高铁中铁七局施工现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调查记者王文志、程子龙遭遇袭击,除了记者手机被抢夺之外,王文志本人右手受伤。

11月12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刊发调查报道,揭露了合新铁路(合肥至新沂)多家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以次充好,违规将“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垫层”偷换为不符合铁路行业标准的“再生胶仿制品”,这些仿冒品性能远低于设计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而这次事件就发生在两名记者返回合肥进行追踪报道期间。

袭击事件发生后,有记者联系到了《经济参考报》总编室,工作人员回应:

两名记者目前暂时安全,并且报社已经将相关情况上报。

关于是否关注到此事,记者联系到安徽省公安厅宣传处,得到的只有三个字回应“不清楚”,然后就挂断电话。

与此同时,记者也多次联系安徽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但电话总是无人接听。

而中铁七局在11月14日,新闻曝出的当天20点34分发了回应声明,

1、目前正全力配合皖赣铁路安徽有限公司的调查。

2、高度关注此次事件新闻,配合安徽定远县警方全面调查。

3、坚决维护记者舆论监督的合法权益。

对于具体事发情况,中铁七局安全隐患排查举报电话负责人于先生倒是被记者联系上了,不过他的回应却耐人寻味,听到记者询问“袭击事件”时,他的反应强烈,连声感叹:

“哎呀呀呀,不要用这个袭击,实际上有可能有点小摩擦,农民工他有时也搞不清楚,对不对,不管是哪里的记者,我们都不能被袭击。”

于先生的回应显然已经一定程度将此事定性,认为只是“有点小摩擦”,敢打记者导致受伤,而且还是新华社的记者,仅仅只是小摩擦吗?农民工之间和记者会有什么摩擦?

注意,这里还有一点关键,除了“定性小摩擦”之外,于先生将当事人表达为可能是“农民工”,那么真的是农民工和记者的冲突吗?

我们来看现场曝光的情况,

有记者到现场就此事件询问项目负责人,打人是你打的是吧?然后对方说,可能是我的工人吧,反正当时你可能要走对吧......

这意思就是,猜测是工人,并完全理解工人的做法,就是因为记者要走,要走似乎成了理所当然被打的理由,当然了,究竟是不是“工人”有待确认?

记者反问,我不走是吗?意思是,我还不能走吗?

这里负责人就彻底暴露出了真面目,厉声喊话,我逮到了人,逮到现场了,我会让你走吗?

注意,这里他说的是“我逮到了人”,就没提“工人”了,现场“抓”到了人,就不可能让他离开了,这是什么逻辑呢?

是害怕什么被发现吗?害怕的程度是否到了但凡有被发现的可能,都要从源头做好“控制”呢?令人细思极恐。

不过对此言论,这位负责人的解释是,有人到工地上偷东西,我叫他们蹲守。

这个说法和“逮到人怎么可能让走”的言论多少能对得上一点,但这里面有两点关键疑问:

1、合新铁路多家施工单位已经被发现问题,而“袭击事件”又刚好发生在记者调查期间,难道真的就这么巧,是抓小偷抓错人导致的冲突吗?

正因为记者调查的存在,导致施工单位高度警惕,甚至出此应对之策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说抓小偷并没有说服力。

2、就算是工人听从包工头指令蹲守“抓小偷”,但双方对峙时,记者也完全可以亮出证件表明身份,又何至于冲突到既被打流血,手机被抢的程度呢。

3、“手机被抢”这个细节不同忽视,如果是小偷,你抓小偷就好,抢手机做什么,大概是对“拍摄”和“通报”的高度防患,才会冲突到抢手机的程度,所以抓小偷无法令人信服,要严查。

14日傍晚,安徽定远县警方已经向记者表示,会依法依规对此事进行调查。

对于此事,打人都打到新华社记者身上,网友哪里还坐得住,相信一开始大家听到“记者受袭击”还以为是在战地的记者,没想到这样的“袭击”竟然发生在国内。

为何媒体要用“袭击”二字,如果不是当事者讲述官媒不会乱用,“袭击”代表有埋伏的偷袭,伤害之大,冲突之激烈可以想象,正是因为这种“埋伏”上升到“伤人”的程度,更令人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

1、有人感叹,胆子真大!官媒中的官媒,新华社记者都敢打,更何况普通人了。

2、有人点出此事件的特殊性,中铁七局,那可是铁路,人命关天,怎么能如此儿戏?

3、有人指出问题源头,说本来就是低价中标,外加层层转包,拿出的钱可能连真正的材料都买不到,只能以次充好,这个方向的推测看起来基本靠谱。

还有更多网友纷纷感叹两位记者的英勇,当事记者已经发文,表示自己暂时安全,并对所有人的关心表示感谢。这件事已经发酵地非常大了,希望有关部门的调查尽早给出答复。

0 阅读:16

書影念痕呢

简介:一个人的兴趣越抽象,就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