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爱玲告别了自己在香港大学的学生生活,她回到上海,选择以写小说为生。很快张爱玲就在上海文坛一炮而红,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创办《天地》杂志的苏青。此时,张爱玲初入文坛不久,而苏青已凭反映她个人婚姻生活的《结婚十年》,成为畅销书作家。。张爱玲也欣然支持苏青,将自己的很多文章交予苏青的杂志上刊登。一向不擅与人交往的张爱玲还给苏青的散文集写序,即《我看苏青》就是张爱帮苏青的一本散文集写的序。张爱玲在书中为苏青说了不少好话,经过这样的互帮互助,她们之间的情谊更深了,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在《我看苏青》一文的开头,张爱玲就对苏青大加褒奖,张爱玲在文中说:
“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随后,张爱玲又颇有意味地写道:“同行相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何况都是女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
。
“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张爱玲这句话说的尖刻而犀利。
张爱玲还加上一句,“同行相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似乎暗示了她和苏青的关系,即使以后交恶了,也是正常。张爱玲早已看透人性了,也看透女人了,所以她也不强求,无论什么关系,都顺其自然吧!
苏青
不管怎么说,张爱玲的洞察力真是令人佩服,在关系最好的时候,她似乎已经看到了她们友谊的结局。
作为那个年代上海滩最为成功的两个女作家,她们的友谊保持了一种密切之间的分寸感。她们一起逛街,一起参加女作家访谈等,友谊甚笃。但始终有距离感和分寸感。
虽然爱玲有很深的洞察力,但她也许没有意识到,她和苏青其实是不同的两类人。
所以后面发生的一件事,张爱玲和苏青本就脆弱的关系迅速就断了。
我们都知道张爱玲爱的要死要活的第一段爱情是和胡兰成。
而苏青是他们之间的牵线人。对于苏青和胡兰成的关系,张爱玲也可能了解并不多,她爱上胡兰成后,张爱玲就完全沉浸于与胡的爱情中,就在张爱玲与胡私定终身,结为夫妻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张爱玲与苏青的关系岌岌可危。
果然被张爱玲说中了,“女人都是同行”。
有一天晚上,张爱玲去苏青家,意外地在苏青家里碰到了胡兰成,当时那两人突然看到张爱玲,的表情好像很不自然,这让聪敏的张爱玲一下子似乎明白了什么。
此后,张爱玲就果断断绝了与苏青的友谊。
张爱玲说女人都同行,她和苏青不仅在职业上是同行,还都是优秀的女作家,这种“”同行”关系似乎又格外复杂了。
除了苏青之外,张爱玲还有一个同学闺蜜炎樱,这个炎樱相信读过张爱玲作品的人也都不会陌生,因为张爱玲经常在文章中提到这个女朋友。
炎樱是张爱玲在香港大学的同学,她们在香港大学时几乎和所有青春期的女孩一样,有较为纯粹的友谊,两人经常同进同出,一起玩乐,即使两人一起回到上海后,也保持了好闺蜜的关系。当时张爱玲写小说,炎樱替她画插画拍摄照片、设计服装等,当时张爱玲许多所谓“奇装异服”,就是出自炎樱之手。可以说当时两人的关系相处非常愉快!
但就这看似完美的友谊,也经不住岁月的侵蚀。
1949年后,炎樱先去了美国,张爱玲也随后去了美国与好友汇合。
也许是境遇的改变吧,初到美国的张爱玲已经不是那个著名的女作家,由于她的作品得不到美国市场的认可,她几乎要断了生活来源,炎樱最初也帮助张爱玲的,她比张爱玲活泼,善交际,但毕竟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炎樱也有心无力。
于是张爱玲想到当时在美国的胡适。想借在美国多年的胡适之力帮她开开拓美国的写作市场。
第一次拜访胡适的时候,张爱玲担心自己话少,害怕冷场,于是就邀了炎樱一起去拜访。炎樱的确是善于调节气氛的高手,但整个会面下来,都是炎樱在说,张爱都插不上话。
胡适
于是,在第二次去拜访胡适时,张爱玲就没有带炎樱,自己一个人去。
无论张爱玲做了什么努力,最终胡适也爱莫能助。而她和炎樱之间却慢慢有了心理上的芥蒂。
那时,张爱玲是一个落魄作家,而炎樱凭借自己的女性魅力和交际手腕,明显比张爱玲过得好。敏感、自尊的张爱玲似乎也意识到她和炎樱之间的落差,两人之间的交往慢慢愈来愈稀少了,炎樱有时写信来,张爱玲都懒得回她。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有几年时间,张爱玲深受瘫痪的美国丈夫的拖累,更加深居简出。
张爱玲和她的美国丈夫赖雅
至此,年轻时的玩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最终友谊也完全消失了。
当然,如果说张爱玲与人疏远,完全不会交际也不尽然,在晚年,她认识的邝文美和宋琪夫妇就一直与张爱玲保持着亲密和相互信任的关系至死。
张爱玲甚至将自己死后的资产和作品版权都交给他们夫妇处理,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所以,我认为女人之间的友谊也要看缘分,遇到投缘的那个人就是一生的幸福!这一点和爱情一样。
这一辈子遇到谁,和谁能走的长远,或许就是命中注定。
张爱玲和炎樱
当然,张爱玲早已习惯离群索居,不管有没有爱情或友情,她的精神世界始终是富足的,没必要费力地维持一段并没有多少价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