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智指导师张聪女|成绩之外,孩子更需要健全的人格与家庭的支撑

孩子的心您要懂 2025-03-21 04:07:15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无数家庭被学业压力、亲子隔阂、情绪焦虑所裹挟。父母倾尽心血却换来孩子的沉默,孩子渴望理解却困于代沟的壁垒。

为了让更多家长走进孩子的心,打破壁垒,收获和谐亲子关系、幸福家庭,兴智家庭教育集结了1000多位专业有爱心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这片迷雾中的家长点灯。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指导师,是将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为自己终生事业的张聪女老师,也是学员眼中最亲切温暖的聪聪老师。

28岁的聪聪老师,是学员眼中“最懂孩子的姐姐”,是家长心中“照亮迷雾的引路人”。从K12教育者到家庭教育指导师,她将青春的热忱化作细腻的陪伴,用真诚与智慧证明:教育,是心与心的共鸣,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

从K12到家庭教育:一场关于“成长”的转身

2018年毕业后,张聪女一头扎进教培行业,那时的她,每天与成绩单、升学压力打交道,却也收获了最朴素的成就感:“每当学生跑来告诉我‘聪聪姐姐,我考上理想学校了’,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这段经历,让她与学生、家长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务管理、学生心理辅导和家校沟通经验。

然而,一次特殊的经历让她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在工作时,她接触到辍学、抑郁的孩子,甚至目睹学生伤害自己。面对家长的无助与孩子的沉默,她意识到:成绩之外,孩子更需要健全的人格与家庭的支撑。

聪聪老师说:“那时我只能靠百度查资料,笨拙地陪伴他们走出来。但个体的力量太有限了,我想影响更多家庭。”

聪聪老师与学员合照

看着越来越多孩子出现问题,发现大多数父母只会用“打骂式教育”对待自己的孩子,她想用自己的力量,用专业、科学的力量,带领孩子们走出成长困境,让家长们学会科学的教子方式。她毅然转型,加入兴智家庭教育,成为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我想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不是立规矩,而是用爱和榜样滋养孩子的未来。”

打破年龄质疑,用专业赢得信任

以专业为锚,破解 “年龄焦虑”

在教育行业深耕7年,年轻的外表却成为了聪聪老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她曾经支持过一位退休的质量工程师,最初学员对她充满了质疑:“你这么年轻,真的了解我们父母和孩子吗?真的能帮助到我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聪聪老师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用专业知识打开突破口。她针对孩子数学30 分的困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提分方案:从基础题到应用题,从知识点梳理到备考策略,用数据化分析展现学科逻辑。这种 “硬核” 能力让学员逐渐转变态度:“她对学科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我这个理科生。”

学员写给聪聪老师的一封信

“严格 + 温暖” 双轨并行,助力家长成长

在与学员第一通了解电话的时候,聪聪老师就会明确地告诉学员:“我是实战型老师,说到必须做到。”前三周,她手把手带学员练习沟通技巧;第四周起,她逐步放手,要求学员独立制定计划并执行。这种“授人以渔” 的方式让家长们真正掌握了教育方法。

除了专业能力外,她还坚持 “逐条回复” 原则 —— 学员发来的每一条信息,她都会拆解分析,肯定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无论是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还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她都会耐心解答,绝不敷衍。这种“被看见” 的感觉让学员倍感温暖:“她的回复比我和丈夫的对话还详细。”

聪聪老师与学员合照

除了文字上的交流,她还注重通过仪式感关怀:在节日里,她会为学员送上一束鲜花,让学员感受到她的祝福与牵挂;在学员取得进步时,她会远程鼓励,为学员加油打气;她还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与学员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

学员收到花后的反馈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学员的心路,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

在聪聪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从最初 “只会否定孩子”的妈妈,成为了后来在高考寄语中写下 “希望你能做自己”的妈妈。

年龄从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尺。聪聪老师用专业打破偏见,用真诚赢得信任,证明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能否真正解决问题”。

正如她所说:“年轻不是短板,而是优势—— 我能更懂孩子,也能更懂家长的焦虑。” 这种兼具专业性与同理心的服务模式,正在重塑家庭教育行业的信任基石。

学员孩子给聪聪老师的一封信

引导学员从自我忽视到爱自己

当我问有没有令她深刻的学员,她回答说“ 每一个”,她分享了其中一个学员的故事,她说,这个学员让她明白了家庭教育不一样的意义。

“你为什么不在意自己?” 一句叩问唤醒自我

这位学员是一名来自河南的全职妈妈,她将全部生活重心放在孩子和家庭上:每天操心孩子的学业、丈夫的饮食,却从未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甚至连喜欢的食物都要让给家人。

当聪聪老师问她“你为什么不在意自己” 时,学员沉默了。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开了她尘封已久的内心。

聪聪老师并未止步于语言的触动。她引导学员列出 “10 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从“独自吃一顿火锅” 到“买一束鲜花送给自己”,从微小的行动开始重建自我意识。

学员给聪聪老师的反馈

用行动打破“自我牺牲” 的枷锁

为了帮助家长真正体验 “被爱” 的感觉,聪聪老师设计了一系列 “自我关爱” 行动:

每日觉察练习:要求家长记录三件 “让自己开心的小事”,比如 “今天的咖啡特别香浓”“阳光照在脸上很温暖”。

突破舒适区挑战:鼓励家长尝试从未做过的事,如学习化妆、参加兴趣班。

惊喜传递:聪聪老师会远程赠送鲜花、手写卡片,用实际行动告诉学员:“你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

这些行动让学员逐渐意识到,“自我牺牲” 并非家庭教育的必需品。

当收到聪聪老师送的鲜花和卡片时,学员感动地说:“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有喜好,也值得被宠爱。”

学员收到花后的反馈

当学员在完成“独自旅行” 挑战后,她兴奋地说:“原来我可以不做‘完美妈妈’,只做‘真实的自己’。”

当家长开始关注自我,家庭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学员的女儿原本因转学陷入抑郁,在母亲状态转变后,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更令人意外的是,她通过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跟聪聪老师一样,成为了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她说“我想把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像曾经的我一样迷茫的妈妈。”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角色不应只是解决问题的“救火队员”,更应是唤醒家长内在力量的“点灯人”。当家长从“自我忽视”中解放出来,他们不仅能成为更好的父母,更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

“真正的教育,始于家长与自己的和解。”

学员像聪聪老师反馈

使命与未来:做家庭教育的“终身修行者”

从K12教育工作者到家庭教育指导师,聪聪老师始终坚信“孩子的未来需要健康的家庭土壤。”

她深知,家庭教育不仅关乎孩子的成长,更关乎社会的未来。因此,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心理学书籍到沟通技巧,从学科分析到家庭系统理论,她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家庭提供帮助,让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她说:“家庭教育是动态的艺术,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案例,我必须保持空杯心态。” 这种持续进化的姿态,让她在服务中总能敏锐捕捉学员需求,提供精准支持。

聪聪老师与同事合照

在与聪聪老师的交谈中,我发现她的目标远不止于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自身影响力激励更多人。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使命不仅是帮助家长解决问题,更是唤醒他们内在的力量,让改变在家庭中自然发生。”

谈及行业未来,聪聪老师充满期待:“我希望家庭教育不再是‘小众需求’,而是全民重视的课题。” 她计划将自己的服务经验标准化,帮助更多新手指导师快速成长;同时,她也在探索线上课程、直播等创新形式,让优质家庭教育资源触达更广泛的群体。“这条路很长,但我甘之如饴。”

在聪聪老师看来,家庭教育指导师是 “用生命影响生命” 的修行。她将继续以专业为舟,以真诚为桨,在家庭教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

正如她所说:“每个家庭的改变,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愿做家庭教育的‘终身修行者’,直到看见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中自由成长。”

聪聪老师与学员合照

编者有话说:

在聪聪老师的分享中,最让我感触的是一段她与学员“双向奔赴”的故事,当学员来到南昌上兴智的线下课时,在寒冷的冬天,凌晨两点聪聪老师便跑到高铁站去接学员。

她说:“我想让学员到了南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能有家人在时刻陪伴她。”

令聪聪老师意外的是,到了酒店,当学员打开大大的行李箱,她发现行李箱中学员自己的行李寥寥无几,只有换洗的几件衣服,而大半个箱子装着的,全是给她带的家乡的土特产:“聪聪老师,我想让你尝尝我家乡的味道。”

这份“双向奔赴”,不仅是教育者与受教者的心灵共鸣,更是家庭教育行业最动人的注脚。

聪聪老师的故事,也是1000多位兴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缩影。他们用专业破解教育迷思,用温度治愈家庭创伤,在琐碎中守护着教育的初心。

正如她常说的那句:“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亮心灯;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勇敢绽放。”

在兴智家庭教育的平台上,无数个“张聪女”正在行动——因为他们相信,当父母成为一束光,孩子的未来必将星河长明。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