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青 穆亚丽)6月6日,呼图壁县3.1万亩紫花苜蓿迎来丰收季,连片的苜蓿草流青溢翠,长势喜人,牧草收割机、搂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家住种牛场的李付春今年种植了1300多亩紫花苜蓿,收割后的苜蓿经过翻晒、搂草、粉碎、捆包,将成为牛羊的最佳饲料。

李付春说:“今年的苜蓿产量预计跟去年差不多,每亩产量大概在500公斤左右,每亩地收入大概也就是二三百块钱,这一千多亩苜蓿大概两天就收完了。”

紫花苜蓿草素有“牧草之王”称号,一年可以收割3-4茬,其蛋白质含量达20%以上,是一种非常适合奶牛吃的牧草品种。李付春告诉记者,他种植紫花苜蓿已经十几年了,紫花苜蓿不仅可以促进养殖业发展,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多年来他坚持不打农药,培育“绿色”苜蓿草。

李付春说:“我们种的这个紫花苜蓿,产量挺好,它的蛋白含量也特别高,我一点化肥都没上过,也没有打过农药,我们上的都是牛粪,种出来的草特别好。”

多年来,呼图壁种牛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种植方面采取“农户+企业”的种植模式,引导群众种植紫色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产业振兴。通过调整农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呼图壁种牛场农业事业部经理周易明说 :“现在种植的苜蓿草是有三万亩地,青贮玉米两万八千亩地,全部供给奶牛生产需要,这几年种植户由于效益的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前有一两百亩,现在有个四五百亩甚至上千亩,规模效益已经显现出来。”
近年来,呼图壁县积极探索苜蓿机械化生产,实现收割、翻晒、搂草、打捆、拉运全程机械化,促进牧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呼图壁县农业农村局农牧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焦继红说:“我们苜蓿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就是从种到收全是机械化的,采净率达到了98%以上。下一步,我们农业农村局将集中力量组织机械,进行第二茬苜蓿的收获,促进农牧民牧草经济收入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