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了授衔仪式,时年58岁的王瑞林被授予中将军衔。
说起来,这个王瑞林将军还挺不简单,他16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在解放战争中历任营部文书、东北军区机要处译电员等职,经受了残酷战争的锻炼和考验,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王瑞林因表现出色被调往北京工作,历任政务院机要处办报员、副股长等职,1952年9月后又被选调到副总理邓小平处担任机要秘书。
王瑞林工作认真、思想敏锐,对于首长安排的任务他都能出色完成,因此深受邓公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任和器重。
1969年初,王瑞林被下放到了江西进贤“五七干校”劳动。几个月后,邓公也被下放到了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
进入“五七干校”后,王瑞林被分配到了备田班,成了主力队员。尽管人生遭此巨变,但王瑞林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备田工作中去。
20多年未种过田的他,开始虚心向干校的水稻专家们请教,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王瑞林备田技术娴熟,因此还多次受到当地农民朋友的称赞:“老王的技术,比我们的行家里手还厉害。”
王瑞林在“五七干校”待了3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从“优秀干部”到“优秀农民”的转变,真正诠释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
1973年2月的一天,邓小平和夫人卓琳来到了进贤县,王瑞林闻讯后,急忙赶到招待所与两位老首长见面。
邓公一看是王瑞林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毛巾,亲切地喊着:“瑞林、瑞林,你来啦,太好了,太好了!”
他们紧握着对方的手不放,分别数年,他们都非常地想念对方。
之后,邓公还替王瑞林向“五七干校”的副校长李树槐同志请了几天假,带他一起回南昌。
从这个时候起,王瑞林又一次回到了邓公身边工作,不久后又跟着邓公回到了北京。
结果回到北京后没多久,邓公又一次受到了冲击,被撤销了一切职务,王瑞林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然而,尽管身处逆境,但王瑞林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初心,坚守立场、不卑不亢,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在一些重要的历史关头,王瑞林同志总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一切重归平静后,在叶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力支持下,邓公得以再次复出工作,王瑞林也于1978年初担任邓小平副主席处办公室主任。
1983年后,王瑞林又历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主任、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在任期间,为总政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4年5月,64岁的王瑞林被晋升为上将军衔。
2002年11月,王瑞林将军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尽管当时的他已是年过古稀,但他仍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事业,关注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建设。
此外,王瑞林将军也非常关心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退居二线后,他更是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积极参加支援老区、扶贫帮困等活动,深受老区人民的爱戴。
2018年12月8日,王瑞林将军走完了他精彩而传奇的一生,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