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剧版的《三大队》,凭良心说非常的好看,值得推荐。
电影版的《三大队》还没去看,张译主演,应该也差不了。
不过,网友们却将秦昊和张译的程兵进行了比较,对于谁演得更好,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电影的时间毕竟要更短一些,那里面的内容肯定更紧凑,情节也更跌宕起伏;电视剧时间长,那可能更注重细水长流,也更在意细节的处理。
所以,没什么好比较的。张译和秦昊都是很好的演员,相信他们诠释的程兵一定是各有各的味道。
电视剧里的程兵,刑侦三大队的队长,是一个破案高手,带着三大队的队员们屡立奇功。
但却在一次审讯犯人的时候,没控制好情绪,给了犯人王二勇一拳,不料犯人却当场去世。
作为警察当然知道下手的轻重,但王二勇此前遭到过热心市们的毒打,而程兵的这一拳可能刚好加速了死亡。
犯人死在审讯室,三大队难辞其咎,所有队员都停职接受调查。除了新来的女警员林颖是真的没看见以外,其他的队员都有意隐瞒程兵打犯人的事实。
但二大队的队长潘大海却如实地告诉上级督察,他说他就看见程兵打了犯人一拳,没看见的时候打没打他不知道。
当他话还没说完的时候,程兵就主动跑来承认了自己的过失行为。最后程兵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多,三大队全员就此解散。
王二勇的案子归到二大队继续调查,可整整十年,直到程兵出狱,潘大海始终没有抓住在逃犯人王大勇。
如果程兵当年没有入狱,那他能很快将王大勇抓捕归案吗?就呈现的剧情来看,大多数观众都会觉得:能。
潘大海情绪稳定,做事稳妥,那为什么查案就是不如程兵呢?
1.太守规矩
王大勇和王二勇曾经在潘大海眼皮子底下逃跑过,这让潘大海很没面子,对此也更加上心,但眼看着这哥俩连续作案,就是抓不着。
程兵入狱的那十年,潘大海对于这个案子可以说是非常的努力。
光是搜集的相关线索就堆满了整个屋子,照片地图贴满了整个墙屋,但这些也全成了无用功。
努力、执着、勤奋的潘大海,为什么就是破不了这个案子?
程兵在第一集的时候就向七叔提过让女警林颖调到二大队,因为他觉得潘大海更稳重,三大队作风生猛不适合林颖。
他和潘大海在追踪王大勇逃跑路线的时候,潘大海和林颖都是按正常人的逻辑分析,而他却是按贼人的思路去分析。
所以,他们所分析出来的路线刚好相反。
当时的事实也证明了,程兵是对的。
由此可见,程兵能带领三大队屡屡破案,就是程兵因为善于运用反套路,说白了就是不那么的守规矩。
而潘大海却是太守规矩、太理智的一个人。就像他去告发程兵,不是因为其他,就是觉得自己看见了就要把事实说出来,觉得当警察怎么能说谎呢。
正是因为这样,当程兵在坐牢的时候,他却能在警局里安稳升职,但也始终不能成为像程兵一样的破案高手。
2.只相信别人提供的事实
程兵对自己的队员说:“当你对案子毫无头绪的时候,你要相信作为警察的自觉”。
但潘大海从不相信这句话,反而更相信摆在眼前的事实。
程兵出狱后继续调查王大勇的案子,很快就分析到了王大勇可能从云南逃到了察邦。
他在瑞城碰到了一个蛇头,也观察到了这个人看王大勇照片时眼神的变化,这让程兵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直觉告诉他去察邦能找到线索。
而潘大海却告诉程兵:警察有国际合作的渠道,当年他把这个案子上报,上面联系了察邦的警察帮忙寻找,结果一无所获。
意思就是当地警力都找不到,你个老百姓怎么能查到呢?
虽然潘大海说的是事实,但程兵却认为去了就有找到的希望,不去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这就是他们的区别,程兵相信自己,而潘大海却只相信眼前的事实。
王大勇案,十年没有任何进展,大概也是因为潘大海用一些所谓的事实蒙蔽了双眼,然后把自己困于了方寸之地。
3.不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
不知道后面的剧情会怎么样,但就目前的剧情来看,潘大海始终不认同程兵的破案手法。
以前看着三队多次破案,潘大海对程兵说:好的案子都被你们三大队给碰上了。他把能力推给运气,就是不想承认自己不如程兵。
后来程兵带着报纸上的线索找到潘大海,想让潘大海顺着思路往下查。
潘大海其实早几天也有过这样的思路,但他却贬低程兵的想法,说他自以为是,说他不是警察了没资格干这件事。
他还用用死者传呼机数据,否定了程兵。毫无疑问,潘大海又一次用事实打败了作为警察的直觉。
而程兵虽然被泼了冷水,但还是决定按自己的想法去追查。
潘大海听说程兵办了护照准备出境查案,他不仅没有佩服人家的勇气,反而跑来阻止,还阴阳怪气地警告不要干违法的事。
他认为自己都办不到的事,程兵也不可能凭正规手段就能办好。
潘大海的种种行为让我想起了主持人莫罗说过的一句话:“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基于过往的经验,告诉自己这不能做,那不可行,最终变成自我思维的囚徒”。
我们都喜欢程兵,但生活中的我们大多数其实都是潘大海。遇到相悖的认知,就习惯性亮起红灯,人生困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潘大海不是一个坏警察,却是一个格局不大的人。
我想这也是大家不喜欢他的地方吧:不是因为教条、也不是因为能力不强,而是因为他看不到对方的有点,亦或是看到了也不想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