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传》那宫斗的世界里,甄嬛曾经对敬妃有过这么一番评价:“在这后宫之中,许多人是隐藏了锋芒的,若真是一无是处,又如何能在华妃之下,隐居这么多年呢?”其实啊,在综艺《一路繁花》里,倪萍也是这种藏着自己锋芒的人。
倪萍自己在节目最后有个坦白局的时候说过,要是让她来主导整个节目,她肯定一会儿催这个,一会儿念叨那个。再加上她平时说话直来直去,有啥说啥的性格,估计节目还没播出呢,团队的人就得心里埋怨她;等节目播出了,观众也得在下面议论她。所以啊,好多时候倪萍这个“大姨”在节目里就跟隐形了一样。
只有偶尔节目组做事太过分,碰到她的底线了,或者行程里有些事儿实在让她看不下去了,要么就是聚光灯强行照在她身上了,又或者和特别信任的人在一起,完全放松的时候,那个真实又鲜活的倪萍才会显现出来。
看这个节目,我最期待看到的,就是姐姐们大大方方、无拘无束地展现出变老的样子,可不是那种被所谓“优雅”的固定模式套住,也不是假装一团和气,更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吵吵闹闹、互相撕扯。
倪萍在节目里第一次特别出彩的时刻,是和老闺蜜蔡明一起“偷吃”烤土豆。在泸沽湖看完美丽的日落之后,她俩悠闲地散着步,一下子就被路边一个卖烤土豆的摊位吸引住了,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虽然节目组给繁花团的经费有限,但她俩还是决定一起凑钱买一个尝尝鲜。吃完土豆后,倪萍坚持要给老板钱。老板一开始不愿意收钱,想免费请倪萍和蔡明吃。可她俩坚决不同意,非要给钱。老板没办法,就说给5块钱就行,结果倪萍直接扫码付了60元。这是为啥呢?
因为这个卖烤土豆的摩梭族女人是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日子过得挺艰难的。倪萍心里清楚,摩梭族有“走婚”的习俗,女人在生育和养育孩子方面承担的代价和成本都特别高。她没有用直接施舍或者捐赠的方式给钱,而是选择用买烤土豆的办法来支持老板。这样一来,既实现了自己帮助人的心意,又很好地维护了对方的尊严。老板当时说要5块,倪萍转账60,这60元对倪萍来说可能不算太多钱,但对那个卖烤土豆的老板来说,那可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和美好的祝福。
节目组在事后采访的时候,暗示倪萍自己掏钱的行为不符合规则。倪萍不慌不忙地回应,提出老板要求的5块钱走繁花团的公共账目,而剩下的55元由她自己私人支付。这样一来,既没有违反规则,又照顾到了人情。这么一对比,节目组反而显得有点小气了,白白错过了一个让节目内涵得到升华、让女性群体产生强烈共鸣、彰显女性力量的好机会。而这本来应该是《一路繁花》和繁花团存在的重要意义啊。
女性在生活中,可不能仅仅知道服从规则。这几个姐姐在各自的领域里,历经了无数的风风雨雨,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能够真正站在行业巅峰的人,绝对不是那种死守陈旧规矩、不知道变通的人。除了遵守规则之外,更要有判断规则是否合理的能力,甚至要有打破旧规则、颠覆旧模式、重新建立新规则的实力和勇气。倪萍就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很具体地把这个道理传递给了大家。
倪萍第二次出彩,是主动站出来沟通团队的问题。在印尼的时候,倪萍指出团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迟到现象严重。她还特别强调,别看一个人只晚到个五分钟,可这浪费了别人多少宝贵的时间啊。作为团队里的大姐,她有勇气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商量,制定规则,共同遵守。这可是保证团队能够长久和谐发展的基础。好多人在团队里其实不是没有怨言,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有了不同的声音,往往都是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却在互相抱怨。大群之外还有小群,小群之外还有私聊。
时间长了,不满的情绪没有地方发泄,矛盾得不到解决,团队就像被蚂蚁一点点蛀空的堤坝,从内部开始瓦解,失去了向心力。这时候必须得有人站出来,愿意当这个“坏人”,把问题摆在明面上,大家的情绪才能得到抒发,最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得到巩固。
当时,李小冉和刘晓庆听倪萍说迟到的事情,先后表示自己没迟到吧,自己表现得还不错吧?倪萍处理得特别巧妙,她没有直接评判她俩的话,而是先从自己说起,说包括自己还有蔡明,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迟到的情况。她先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承认自己也有迟到的时候,给所有人都留了面子,让在座的各位心里都能舒服点,避免进一步制造对立的局面。当问题被提出来,或者矛盾被激化的时候,主事人的态度和姿态会直接影响全局的发展方向。
倪萍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是要批评某一个人,而是要解决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因为大家是一个团队的,是在一条船上的人。当下不是要给谁定个罪名,评判谁有没有迟到,谁迟到的次数更多,这些都没有实际意义。团队需要达成共识的是未来大家应该怎么做,是继续这么松散下去,互相耽误时间,还是大家一起做到守时。讨论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当下如何达成共识,提出未来可行的方案,而不是一直纠结于过去已经犯下的错误。倪萍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倪萍第三次出彩,是和蔡明之间有趣的互动。刚到印尼的那个早上,蔡明指着门口的一棵树问倪萍这是什么树。倪萍特别肯定地说这是“痒痒树”,还说只要去挠它的树干,叶子就会闭合起来。蔡明还真相信了,拿着一根棍子就去给大树挠痒痒,挠了半天,叶子一点反应都没有,蔡明回过头问倪萍这是怎么回事。
倪萍顺着话茬说:“中国的方子到外国不灵了。”然后还对着镜头偷偷地笑。一开始,我只是被蔡明所感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得像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毫无保留地相信着她信任的那个人。后来我又重新看了这一段,才发觉愿意为别人守护这份纯真的倪萍也非常珍贵。倪萍这个时候其实完全可以戳破这个玩笑,直接告诉蔡明自己是骗她的,可当她看到蔡明真的像个小孩子一样,认认真真地按照自己说的去做时,她反而不忍心打破这份美好的氛围了。因为她深深懂得,在生活的琐碎繁杂与沉重压力之中,能够保留一份纯真,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的事情啊!
所以我一直觉得,美好的关系都是双方共同营造出来的。不管是亲密无间的爱人,还是关系亲近的朋友。不存在绝对的一个人负责欢笑,一个人负责闹腾。只是有时候我陪着你欢笑,你负责闹腾,有时候你看着我欢笑,我负责闹腾。写到这里,我真的特别希望倪萍和蔡明能单独开一个节目,哪怕只是坐在一起唠唠家常,回忆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那都会特别有意思。
人生越往后走就越会发现,具体生活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智慧,才是最让人回味、最芬芳的。和闺蜜蔡明顺顺利利的人生相比,倪萍的人生经历要坎坷得多。爱情的苦涩,婚姻的波折,生活中的意外,她一样都没有躲过。生命慢慢前行就会发觉,有些人走的是宽敞的大路,有些人走的是蜿蜒的小路,有的人一路平坦顺利,有的人则是磕磕绊绊。蔡明因为人生平顺,活得外向而充满活力,倪萍因为经历诸多磨练,铸就了内心的沉稳与坚定。
这一对性格截然不同的好姐妹,向我们展示了,生活赋予每个人的经历,无论好坏,都是成长的宝贵养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最终,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