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不管到哪儿都不能不吃泡馍”,一首《西安人的歌》讲西安人对于泡馍的热爱,描述得相当形象。
地处西北的古城西安,气候相对干燥寒冷,而泡馍这种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能量,抵御寒冷。
而且,西安乃至整个关中平台都盛产小麦,面粉是主要食材,馍作为面粉制品,易于保存和携带,将馍泡在热汤中食用,既方便又能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作为历史上各民族交流频繁的十三朝古都,西安一直是民族文化充分融合的绝佳之地,少数民族擅长烹饪牛羊肉,而汉族有食用面食的习惯,泡馍这种将牛羊肉汤与面食相结合的吃法,正是民族文化融合在饮食上的体现。
实际,单论泡馍来说,西安的泡馍种类真的非常多:
牛羊肉泡馍
传统派系:分为“干泡”(汤汁完全收进馍中)、“口汤”(吃完馍剩一口汤)、“水围城”(汤多馍少,形似护城河)三种吃法。
特色:以牛羊肉高汤煮制,配以粉丝、木耳、糖蒜,讲究汤浓肉烂馍筋道。
小炒泡馍
区别:加入西红柿、青菜、醋、辣椒等翻炒,酸辣浓香,更具锅气。
代表:回民街的“马洪小炒”以重口味著称。
水盆羊肉泡馍
特点:清汤羊肉配月牙饼,馍不煮而掰块泡汤,汤鲜肉嫩,多配冰峰汽水。
地域分支:渭南水盆更重汤头,西安版本肉量更足。
葫芦头泡馍
独特之处:以猪大肠(葫芦头)为主料,汤底用猪骨与母鸡熬制,属汉民特色。
经典搭配:梆梆肉(熏制猪内脏)与泡菜。
三鲜煮馍
食材:丸子、响皮(炸猪皮)、五花肉,汤底清淡鲜香,适合不喜油腻者。
也就是说,单论泡馍种类,西安就有五种之多,要是论起吃法来,更是多的数不过来。
不仅种类多样,西安泡馍的吃法也各有讲究:
以牛羊肉泡馍为例,吃泡馍讲究自己动手掰馍,这样能让馍更好地吸收汤汁的味道。掰馍时要把馍先横竖掰成四块,再把每块分别掰成两层,最后细细地掰成黄豆大小。
吃泡馍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嗜好,调入糖蒜、香菜、辣子酱、芝麻油等佐料。糖蒜可以解腻,辣子酱能增添辣味和香气。
正宗的吃法是从一边一点一点 “蚕食”,这样能始终吃出鲜味。吃完馍和肉后,还可饮 “高汤” 一碗,异香满口,顿觉神清气爽。
吃泡馍时不要用筷子来回搅动,以免破坏馍的形状和口感。另外,泡馍一般分量较大,如果食量较小,可以选择与他人合点一份,或者提前告知店家少放馍。
西安老字号的牛羊肉泡馍多集中在回民街一带,而水盆羊肉又以澄城水盆和大荔水盆居多,葫芦头泡馍除了春发生和春发芽之外,其他的也值得一试,至于三鲜煮馍的吃法,随便找一家陕菜馆子,味道都不会太差。
一碗西安泡馍,不仅是食物,更是千年历史的味觉浓缩,藏着半部长安史。若想读懂西安,不妨从指尖掰馍的时光开始,让筋道的馍、浓香的汤,带你穿越秦砖汉瓦的烟火人间。(图片来源:西安文旅、西安商务、西安饮食、曲江文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