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石景山区2025年爱鸟周活动走进广宁村小学,为在校学生带来了精彩的鸟类科普课程,将爱鸟护鸟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灰头绿啄木鸟叫声尖厉,这是咱们在北京能看到最大的啄木鸟。”“咱们学校就在猛禽迁徙通道上,秃鹫、老鹰都能看到。”活动现场,鸟类专家彭博以《关注自然,从认识身边的鸟类开始》为题,生动地讲解了鸟类的外形特征、独特生活习性,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关注。课堂上氛围热烈,学生们踊跃提问,与专家良好互动,学习到了爱鸟护鸟的实用知识。
“几乎每个周末,爸爸妈妈都会带我上西山,爬鬼笑石,常常能听到各种鸟叫。尤其是现在春天,小鸟都孵化出来了,我用相机能拍到好多鸟窝,鸟妈妈在那里照顾小鸟,特别可爱。”来自广宁村小学的六年级学生黄轶默说,“观鸟现在已经成了我的一大爱好,不仅能帮我放松身心,感受到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还让我内心无比舒畅,促进学习和成长。”
活动上,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还为学生们发放了《石景山区野生鸟类名录》宣传册。这是石景山区于2024年底公布的全区鸟类统计目录,系统地梳理了区内记录到的242种鸟类资源。这些鸟类分布在城市绿地、山地、湿地等不同生态环境中,展现了石景山区自然生态的丰富多样。
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资源执法科科长马艺文介绍,今年,石景山区进一步强化对鸟类资源全方位观测,申请调配了先进的视频和声纹设备,大大提升了鸟类保护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截至目前,全区又监测到3种新的鸟类,其中包含全球近危的斑头秋沙鸭、靴隼雕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戴菊、秃鼻乌鸦等鸟种监测数量创历史新高。
本次鸟类科普走进广宁村小学后,接下来,石景山区爱鸟周的系列活动还将继续,以巡回展的形式在区内其他学校以及政府机关陆续开展,将爱鸟护鸟的理念传播给更多人。最后,爱鸟护鸟展将在石景山区规划展览馆落地,作为常设展长期展出,持续为公众普及鸟类知识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