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号晚上,趁着电影《哪吒》的票房突破100亿,山东即墨抛出了关于江秋莲的调查报告。至此,持续了几年的网络最大争议事件可以告一段落了。
看完这份报告我就在想,一生经得起刨坟式审查的能有几个人?
而且这种网友审查已经与捐助无关了,纯粹是在诉诸仇恨。
说实话我都害怕,所以在官方证明她清白以后,我才敢说这些话。
当然了,现在依然有人不相信这份报告,这些人更不会有一丝歉意。
如果这些人承认自己被骗了,那不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傻子吗?
我想把这起近几年来最大争议的互联网事件的一些感触,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感触,我建议大家要远离这种群情激奋的流量。
因为作为普通人,当你反应过来被流量两头吃的时候,你会被深深刺痛的。
我在网上多次刷到,但这是首次发声。
这类流量事件,人性的善恶往往纠缠在一起,大多数人一旦置身事内很难扭转。
因为很多人自以为是做出了理性的逻辑判断,但忽略了一个前提:
前提是,很多时候大家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因此更愿意相信自己的逻辑推导,从而做出执念判断。
所以法律的事交给法律,因为法律很明确。
在法律以外,道德审判最终的胜利者,从来不是道德高尚的人,而是那群最不怕脏的人。
第二个感触,我基本上不捐款。
基本上,不绝对。
如果是慈善组织的话我百分百不捐。
我看过太多令人寒心的案例,这几年的像儿慈会大病救助,像蓝天救援队创始人内讧等多起公益慈善暴雷,让人触目惊心。
这些糟心玩意儿,让捐赠人心疼的不止是钱,还有心理创伤。
当你发现自己傻呵呵被骗的时候,内心是愤怒的崩溃的不能原谅的。
第三个感触,大家要看清楚这种披着高尚道德外衣的人性漩涡。
曾几何时,慈善在网上变成了神圣的不容置疑的伟大事件。
随着短视频的风靡,网上的大善人也越来越多。
但凡你敢在爱心人士的评论区里多问一句话,就会涌现出无数个道德水准高于常人的网友,用唾沫淹死你。
这帮人经常在网上展现自己的善良,他们喜欢把赞美热泪盈眶的送给爱心人士。
还是这帮人,当发现爱心人士骗了人的时候,他们比普通人更为凶残,恨不得要把曾经的膜拜对象生吞活剥喽。
郑州张广兵爱心厨房,网友们从排队捐赠到痛打落水狗,也就短短几天时间。
很多人前一天在视频里还说,但行好事不问前程;隔天就开直播,暴跳如雷的要求退钱。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在攻击或者诋毁公益。
我认为公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这个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救济手段。
大家都想帮助一个悲惨的人走出生活困境,但没有人想捐出来一个大富翁。
我希望大家清醒认识到人性这种东西,一点儿都经不起考验。
我们要祛魅,摘掉一切滤镜,对公益慈善起到监督和监管的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公益的运行更健康,公益才能够走的更远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