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一个深秋,我去石河子市子午路邮局。给远方求学的孩子寄些网套御冬。
放下包裹去排队,当时正是棉花丰收的季节,再加上大家都知道新疆的棉花质量特好,往全国各地给亲戚朋友们寄网套的人真多。
好不容易轮到我了,快递员一看我的包裹摇摇头说:“你这个件寄不了,超大超宽了。”
“那怎么办?”我急得一下子满头大汗。
“你回家去分成小包装再寄吧。”
说完,他喊道:“下一位。”
我被晾到一边了,愣了许久才拖着大包离开柜台。
大包太重了,背过来仿佛已经耗尽了力气,真没有勇气再背回去。
这一刻,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沮丧,腿一软,坐在包裹上了。
“大叔,你不要着急,我来帮你。”
一个甜美的声音响起,抬头一看一个穿着邮局工装的小姑娘已经站在面前。
我眼睛一亮,赶紧站起来,心想太好了。
她麻利地帮我拆开大包,然后把网套和干果分开,重新挤压组合,打包,装进规范的包装袋中,帮着老花眼的我一针一线地把包裹密密匝匝缝好,并用信号笔仔细填好地址和收件人,顺利地把包裹寄出了。
做完这一切,我俩相视一笑。
看着小姑娘光洁的额头上也沁出汗珠,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一个劲地感谢她。
她不好意思地抿嘴笑着,只说是应该做的。
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也不肯说,问旁边其他工作人员才知道小姑娘叫朱宁。
仓促之间离开邮局,走出很远才想起柜台上找的40元零钱忘记拿了。
懊恼中返回邮局,心想工作人员都下班了该关门了吧。
没想到远远的就见朱宁站在关了门的邮局门口等我。
她见到我快步迎上来:“大叔,你忘记拿钱了,快看看,数额对吗?”为了区区几十元钱 耽误朱宁下班了。
我又一次真诚地表达谢意,她还是浅浅地笑着说不用谢。
望着渐渐远去的朱宁轻快活泼的背影,我的眼眶温润了,多么实诚的小姑娘,还是故乡人让人感觉温暖如春呀!
还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博尔塔拉阿克塔什矿区的一条便道上,我们开车路过一个蒙古包时,一个颤巍巍的哈萨克族老者挥手搭车,他后面站着一位年龄相仿的老太太。
我们以为他们要搭车进城,没想到他拿出了一个用过的牛奶包装袋,操着生硬的汉语,说了半天才听懂,他是想让我们给他从城里带一箱能煮奶茶的牛奶回来。
我们有点为难,说我们有事,也许很晚才能回来。
他说没关系,赶紧掏出25元钱,说牛奶23元一箱,什么时候给他带回来都行。
看到他们衣衫滥褛,大概是那种经济不宽裕的人家。
多么厚重的信任,我们立即收下了钱,说一定给他们带回来,如果晚了他们不要着急。
老大爷咧着没有几颗牙的嘴笑着朝我们挥手告别。
其实我们是应朋友之邀去小温泉泡温泉的。等我们舒服地泡了温泉,吃了手抓肉回到博乐市时早已是华灯初上。
我们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忘记帮哈萨克族老大爷买牛奶的事,见到一个超市,大家就一头扎进去,对照牛奶袋找那种牛奶,终于买到了,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不料,回来的路上又出现意外了。
山里到处都是羊肠小道,黑暗中只靠车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蒙古包了。
转到凌晨也没有找到路,我们只好绕到大路上回矿区了。
大家的心里有点沉重,怕那两个年暮的哈萨克族老人失望。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赶紧开车下山专程去找蒙古包,终于把那箱牛奶送到了两位老人手里。
其实,这箱牛奶都不够送牛奶的汽油钱,但做人要讲信用,信用比什么都珍贵。
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两个真实的小故事,这些人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故乡人。
推荐阅读:
新疆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来看看吧
45年前,新疆石河子团场女护士连杀3人却没有被判死刑,这是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