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新闻传播已成为各国媒体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都开设了既具有竞争力的硕士项目,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端人才。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国内重点高校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开设的硕士项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简介:
➤ 学硕:国际新闻传播
根据教育部为中国主流媒体培养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的要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9年设立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该项目在招生、教学、实习和就业等方面都得到了有关媒体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国际新闻传播项目还聘请了来自国新办、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国际台等在职领导,高级记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本项目申请者以本科专业为英语、小语种且英语优秀者优先。
➤ 专硕:清华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数据传播双硕士学位项目
该合作项目方向为“数据传播”双硕士项目(Tsinghua-USC Communication Data Science Dual Degree Program),主要聚焦于数据科学、信息技术、新闻与传播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社科与理工交融的跨学科特征,在国内外著名大学同类项目中具有开创性。
申请人需要准备:① 英文个人简介,要求不超过2页,内容应涵盖个人研究志向、兴趣、职业目标等;② 英文推荐信,要求不少于2封英文推荐信,其中至少有一位推荐人对申请人的学术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③ 英文本科成绩单;④ 英语成绩证明:托福(TOEFL)成绩或雅思(IELTS)成绩。其中TOEFL成绩不低于103分,或IELTS成绩不低于7.0;⑤ 学术论文等其它学术能力证明材料。
·培养特色:
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下设方向,清华国新拥有精干的新传教学科研师资团队,作为国内顶尖高校,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以及考核内容也较为国际化。但清华夏令营是体验式的,对录取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清华国新为三年制培养,国新的考核非常注重英文能力考察,非常适合英语方向或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们。

(2024年清华招生目录)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简介:
➤电视学院:国际新闻学
电视学院国际新闻学硕士专业又被称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是中宣部和教育部为推进当前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自2009年开始在中国传媒大学设立的。“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拥有一批国内顶尖、知名的学者,专业能力突出,国际化水平高。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除了日常的课程讲授之外,还会参加国情讲座、实践创作、海外实习和国情调研等多元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本专业毕业生大多前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从事国际新闻传播工作。同时,从电视学院招生简章来看,电视学院国新对于英语有较高的成绩要求。

(2024年中传电视学院夏令营招生简章)
➤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方向 该方向培养具有战略视野和全球传播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特别关注“一带一路”等全球性新闻传播议题。

➤国际新闻传播实务专硕
致力于高素质、全媒化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家国情怀与国际化视野复合型人才。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白杨班
中传于2022年在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开设国际传播白杨班,在传播学专业开设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的学术型硕士招生。就近两年的招生情况看,该专业方向仅开设预推免招生。

·招生情况:
从今年招生情况来看,传播学专业拟计划招生40人,包括20名推免学生;国际新闻传播拟计划招生40人,包括36名推免学生;而国际传播白杨班只接受推免生。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主要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申请制,近两年有招不满的情况,会给出5个左右研究生调剂名额。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广播电视学四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另在新闻学专业下设有特色项目国际新闻传播方向。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方面,学院秉持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响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在项目内设立大数据与新闻传播、战略传播等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并于2017级起新开设“一带一路”全球新闻传播全英文硕士项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设有新闻系、传播系、视听传播系、广告与传媒经济系、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五个系,建立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等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特色:
国新班扎根于人大新闻学院,采用学界导师与业界导师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的广阔平台,又能让他们得到锻炼国际新闻实务能力的实践机会。目前,人大的国际新闻传播只招收推免生,所以参与统考的同学只能将目光投向别处了,有志于保研的学生可努力冲刺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专业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地处上海杨浦区五角场商业中心区,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科2007年获批为全国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学科基础扎实丰厚,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院共开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三个博士专业。2019年9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恢复“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硕士项目。自2022年起,国际新闻传播被纳入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类别,学制为三年。今年复旦新传夏令营只开设了国新这一个项目,其重要程度不必多言。
➤学硕:国际新闻传播
复旦大学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自2009年开设,着重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新闻人才。项目采用双导师制,结合理论与实践,利用上海的外宣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业界实习机会。同时,该项目注重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鼓励申请者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专硕: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项目
该项目为复旦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Po)、墨尔本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联合开设。学生将分别在两所高校学习,毕业后获得双硕士学位。特色:全英文授课,跨国学习和文化交流,双学位证书。
·招生情况:
据官方消息,2025年国际新闻传播学术硕士项目计划招收推免生30人。同时申请本项目的学生,除英语专业学生外,英语能力须不低于以下水平: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550分,或托福成绩95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或雅思(学术类)成绩6.5分(报名日期前两年内有效)。英语专业申请人,须达到专业英语四级良好以上水平。若申请人所学外语为其他语种,须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该语种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考试550分的成绩。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简介:
自2014年起,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硕士点进一步拓展国际新闻业务研究,从英语新闻业务研究扩展为多语种全球新闻业务研究,从非英语语种的本科专业招收多语种全球新闻硕士。该方向已包括法、德、俄、日、西班牙、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多语种的国际新闻硕士培养。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点设有四个研究方向:全球传播、多语种全球新闻、新媒体与国际舆情、英语新闻业务。
·培养特色:
培养能够独立运用外语进行国际新闻采访、写作及翻译的专业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全球传播、新闻与传播专业都与国际传播紧密结合,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空间,有意从事国际传播方向的同学,上外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专业简介:
作为语言类特色的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国际传播专业硕士项目专注于跨文化传播和国际新闻的实践与理论。北外国传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下设的二级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同时,能够运用到国际传播及跨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当中。
·培养特色:
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英语)专业精准对接国家、社会重大战略需求,为主流对外传播媒体及多元化对外传播机构定向输出守正创新的高层次国际传播人才。专业结合外语教育特色,培养复语型并能娴熟运用英语在多种涉外场合从事跨文化新闻与传播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依托外语优势,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简介: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创建于2003年,以“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为学科定位,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创意教育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学院本科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两个专业均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中山大学新增“国际新闻传播”项目,该项目采用推免直研和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两种方式,面向全国招生,招收人文、社科和理科等多专业背景对国际新闻传播有兴趣、有基础的优秀学生。本项目鼓励外语能力突出、具有较强国际沟通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同学报名。
·培养特色:
中山大学的国际传播硕士项目致力于培养能够胜任国际新闻报道、全球媒体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项目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注重国际传播中的文化适应性。
特色:重视文化敏感性和多元传播能力的培养。

·专业简介:
厦门大学的台海传播硕士项目聚焦于两岸三地以及国际传播中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播问题,尤其注重两岸关系的新闻传播与媒体分析。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年厦门大学就开始了早期的新闻教育,开启了中国人办新闻教育的先河。1983年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大陆率先以“传播”冠名,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目前,学院共设有台湾与海外华文传媒研究网、新闻传播实验室、品牌与广告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四大机构。
·培养特色:
国际传播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硕,3年学制)——新闻学下设的研究方向特色:专注台海及周边地区的新闻传播研究,强化区域性新闻传播的理论与实务。

·专业简介:
南京大学,坐落于肃静优雅的南京古城,是一所声誉卓著的百年老校,师资雄厚,环境优美。它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36年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所创立的“电影与播音专修科”,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广播教育单位,也是中国影音传播高等教育的起源。
·培养特色:
南京大学的学硕分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专硕更加偏向于实务型,负责教学的老师都是学院中新闻实务非常强的老师,所设计的课程都围绕着新闻实务方向,对于新闻理论方面的侧重会比较小。而国际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属于新闻与传播专硕下设的重要方向之一。从今年录取情况来看,国际传播方向扩招名额最多,达到了26个;同时,国际传播也是南大新闻与传播招生中历年来均为人数较多的一个方向。
暨南大学·专业简介:
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国际新闻与传播(全英语教学)专业于2013年创办,依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优势资源,培养熟练掌握英语,通晓新闻传播理论,熟悉新闻传播规律,掌握媒介传播技能,精通新闻业务,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国际新闻传播实践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据今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数据排名显示,暨大的国际新闻传播位列全国第四,名列前茅。

·培养特色:
暨大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为新闻与传播专硕下设专业之一,力求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突出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新闻传播专业或相关领域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新闻传播已成为学术界和媒体界的热门方向。从上述多所高水平大学在这一领域开设了具有特色的硕士项目就可以看出,目前我们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的趋势。各高校的项目设计不仅注重外语能力的提升,更加强调跨文化的理解和应用,推动我国在全球新闻传播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新闻传播已经不仅仅是本国文化和信息的传递,更是跨国文化沟通、全球舆论引导以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具。
而要想成为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全球视野,关注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首先,大家一定要注重语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外语水平的提高,能够自如地与国际媒体接轨,获取第一手的国际信息。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重提升英语能力,尤其是各项英语成绩。其次,要积极参与相关实践,利用实习机会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际新闻的传播过程,以及不同文化、政治背景下的信息传播特点。此外,新传的知识依然是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大家应注重新传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行业前沿动态的跟进,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写作,在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等知识的基础上,为未来的新闻传播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