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脱壳高峰期,钙质补充时机,水产专家指导,硬壳率9.8成
在咱们水产养殖这个圈子里啊,小龙虾可是相当有名气的。小龙虾这东西,浑身都是宝,肉质鲜美,市场价值特别高,很受消费者欢迎。不管是在国内的各大夜市,还是在出口贸易方面,它都占有一席之地。
就说养殖小龙虾吧,在很多地方都能养。南方一些湿热的地方,像江苏、湖北等地,水域丰富,适合小龙虾生长。而北方干冷的地区,虽然也有养殖,但面临的挑战更多些。像在江苏的一些平原地带,有大片的稻田可以用来养小龙虾,这种散养的方式,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
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啊,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脱壳就是个关键的事儿。小龙虾的生长靠脱壳,每一次脱壳都是一次成长。一般来说,小龙虾每个月会有1 - 2次脱壳,一年大概脱壳12 - 24次左右。在脱壳高峰期,钙质的补充特别重要,这对小龙虾硬壳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个做小龙虾养殖的朋友跟我说,他刚开始不知道钙质补充的重要性,结果小龙虾脱壳后软壳的情况特别多,不仅生长慢,还容易生病。后来在水产专家的指导下,选对了时间补充钙质,硬壳率能达到9.8成。这里说的这个数据可不是随便说的,那是实实在在测出来的。
咱先讲讲小龙虾脱壳的过程。小龙虾脱壳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在脱壳前,小龙虾会先找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开始吸收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把自己的旧壳撑大。这个时候,如果钙质不足,旧壳就不能很好地产生裂缝,新的壳也很难形成。脱壳的时候,小龙虾几乎是把自己的全身都从旧壳里挣脱出来,这时候它的身体很脆弱,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硬壳保护,在这个时候很容易被其他小龙虾攻击,也会被病菌入侵。
在南方的一些山区,比如说江西的某些地方,那里的水塘水质比较清瘦,周围很多都是冷门的绿植环绕。像龙血树,它比较耐旱,和小龙虾养殖的水域生态有点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还有桫椤,这植物可有点特别,它喜欢阴湿的环境,在南方的一些潮湿的山谷边能见到,它的根系比较发达,能稳固土壤,对水体周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作用。再看看水葫芦,这在很多水塘边都有,繁殖特别快,要是不管它,能把整个水塘都占满。还有菖蒲,它在水边的生长能力也很强,能净化水质。还有千屈菜,这种淡雅的小花,在水边一片紫色,观赏性不错,还能吸收水里的一些有害物质。和水葫芦那些疯长的绿植相比,菖蒲就像个内敛的君子,生长速度适中,既不抢夺太多养分,又能为小龙虾提供一定的栖息环境。像千屈菜这样的绿植,在北方可就很少见到了,南北绿植的差异也是受地域环境影响。
我再给大家讲个真实的养殖案例。在湖北有个小龙虾养殖户李大哥,他的虾池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面积不小。以前啊,他养出来的小龙虾硬壳率不高,在市场上就卖不上好价钱。后来他去参加了一个水产养殖的培训,了解到钙质对小龙虾脱壳和生长的关键作用。从那以后,他就特别关注钙质的补充。他发现啊,在小龙虾脱壳前的1 - 2周,是补充钙质的最佳时机。他就开始用那种专门的水产钙剂,按照合适的剂量给小龙虾补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小龙虾的脱壳变得很顺利,硬壳率明显提高,现在基本能达到9成以上。他的小龙虾个头也变大了,品质更好,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在北方,比较湿冷的地区,像黑龙江的一些水塘。那里的养殖环境和南方就不太一样。南方水域温度相对较高,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可能短一些。北方的冬天比较长,水塘很多时候会结冰。在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那里,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就会给小龙虾池塘做好保暖措施。他们会在池塘里种一些水生植物,像芦苇,芦苇这种植物在北方很常见,它的根系可以疏松池塘底部的淤泥,还能给小龙虾提供一定的藏身之处。还有睡莲,它在夏天开花的时候特别好看,到了冬天,它的根茎在水底也能起到一定的稳定水质的作用。北方的水质和南方比,矿物质含量有时候会有差异,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钙质的补充。比如说,北方有些水质偏碱性,像吉林的一些地区,在给小龙虾补充钙质的时候,就可能要考虑钙剂的溶解度等问题。
对于小龙虾养殖来说,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池塘的管理都是很重要的。在南方沿海地区,有一些虾池是靠海的,海水里本身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在小龙虾脱壳补充钙质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但在内地的一些虾池就不行了。我就听说有个浙江的小养殖户,他的虾池里的水源主要是附近的小河。小河的水看起来清澈,但是矿物质含量低。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小龙虾的硬壳就不好。后来他专门去检测了水质,发现钙含量很低,就赶紧想办法补充。
咱们再说说这个小龙虾脱壳高峰期的具体情况。小龙虾的生长是有一定周期的,一般2 - 3个月会经历一次快速生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脱壳就会比较频繁。比如说在江苏的一个养殖场,养殖员发现每到6 - 8月这个时间段,小龙虾脱壳就特别集中,这个时候他们就会特别紧张,时刻盯着钙质的补充情况。因为如果这个时候出了差错,那损失可就大了。
南方的水质多样,有山泉水养出的小龙虾,也有稻田水养出的小龙虾。山泉水养的小龙虾,肉质可能更清甜,在钙质的补充上,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肉质的口感。而稻田养的小龙虾,和稻田里的杂草共生。像狗牙根这种在南方稻田边常见的冷门绿植,它能吸收稻田里的养分,也会影响小龙虾生存的水质。如果狗牙根生长过旺,吸收了太多的营养物质,小龙虾就可能面临营养不足的情况,从而影响脱壳和生长。
北方的养殖场可能在规模上和南方有所不同。北方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他们有更完善的设施。但是也面临一些独特的问题。比如说在河北的一个大型小龙虾养殖场,他们发现北方冬季化冰期对小龙虾的影响很大。在化冰前,就要提前把池塘里的钙质调整好。要是化冰的时候池塘水温变化太大,再缺乏钙质,小龙虾就很容易受伤。像那些深绿色的黑藻,它在北方的水域里比较常见,对水温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如果黑藻在池塘里生长得太茂盛,也会和水里的浮游生物竞争营养物质,间接影响小龙虾对钙质的吸收。
再讲讲南方的养殖场景。在广东的有些地方,是热带气候,小龙虾的养殖方式和温度较低地区又不一样。那里的养殖户会利用温暖的气候优势,缩短小龙虾的生长周期。他们在养殖过程中也发现,钙质的补充和南方的降雨情况有关。在多雨的季节,雨水会冲淡池塘里的矿物质,这个时候就得增加钙质的补充频率。像广东一些水乡,周围有很多热带的绿植,比如棕榈树,这种树高大挺拔,它的落叶掉到水里分解后,会影响水体的酸碱度。而酸碱度的变化对钙质在小龙虾体内的吸收也有影响。
从这些各地的养殖情况来看,小龙虾养殖要因地制宜。南方的养殖户要利用好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北方的养殖户要根据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做好准备。在小龙虾脱壳高峰期,钙质补充的时机、方式、用量,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整。
我们都知道,养殖行业不容易,要想让小龙虾健康成长,每一个环节都得关注。就像小龙虾脱壳补充钙质这么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产量和品质。那大家有没有在自己的养殖过程中,遇到过因为某个小细节没处理好,而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呢?这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啊。